近年來,“拒絕熬夜”不斷被重提。青年人的熬夜現狀究竟如何?本刊與問卷星合作,針對此問題對18—42歲青年進行了調查。調查有效樣本總數為1430份,男女比例分別為50.65%和49.35%。
調查顯示,80.95%受訪青年經常熬夜,從不或幾乎不熬夜的僅占1.59%。49.21%受訪青年入睡時間是0點到2點,每天平均睡眠時間達到8小時的受訪青年僅占6.35%。不同年齡、性別、城市和職業的青年,存在差異化的熬夜現狀。
各個年齡段青年均存在經常熬夜的現象,18—25歲青年熬夜人數占比為94.23%,熬夜現象最嚴重。關于熬夜群體的數據顯示,大學生占比最大,達33.67%,其次是公司普通職員、服務業員工、企業管理者等。張楚(化名)是位于湖南長沙的中南大學大四學生,她1周至少有4天熬夜,凌晨前睡不著。調查顯示,女性熬夜比男性更普遍,88.95%的女性經常熬夜,經常熬夜的男性占73.15%。所在城市不同,熬夜現象也有差異,新一線城市青年熬夜占比達52.38%,四、五線城市青年熬夜占比僅4.76%。
習慣性熬夜和被迫性熬夜是熬夜的兩大主因。調查顯示,74.6%受訪青年因玩手機而熬夜,63.49%受訪青年有熬夜習慣,48.1%受訪青年曾熬夜工作。張楚說,讀大學空閑時間多,她晚上就愛玩手機。35歲的某跨國企業高管柳建(化名)則經常加班,他無奈地說:“公司項目多,我們與海外團隊有時差,會議只能安排在晚上。”也有部分“熬夜黨”表示自己是“報復性熬夜”,因為白天太忙,只有晚上的時間真正屬于自己。

談到熬夜帶來的影響,張楚大呼:“熬夜使人變丑!”柳建更是強烈建議年輕人不要熬夜,他說:“我晚上工作看似精神好,第二天會感覺頭很沉。”調查數據顯示,68.25%受訪青年覺得熬夜使人“累丑”,49.21%受訪青年表示熬夜后身體出現毛病。
通過數據分析發現,青年人對熬夜危害的認知程度與是否熬夜的相關性極弱,“清楚熬夜危害仍熬夜”的青年占比達77.78%。
如何減少熬夜?90.48%受訪青年表示全靠自覺。湖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吳月娥說:“偶爾熬夜無傷大雅。因工作等原因熬夜,個人要學會提高效率,用人單位則應制定人性化的輪崗與調休制度。若是玩手機或失眠等造成的習慣性熬夜需引起重視,年輕人切勿放縱,不要透支身體。”同時,調查顯示,63.97%受訪青年認為熬夜后補覺有用。但是,補覺或可減輕身體損傷,早睡才是關鍵,自律才能真正實現“時間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