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士君 劉秩剛
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EESR(安裝竣工狀態報告)是系統(或子系統)安裝活動完成后向調試活動轉移的接口文件和證明性文件。它為審查安裝完成狀態和進行系統調試活動提供信息。
聯檢意見項是在EESR實體現場聯合檢查活動中(簡稱聯檢)提出的意見,是發現的不合格項或有缺陷的地方。根據對系統調試/生產的影響和可接收程度,分為I類意見項、Ⅱ類意見項。I類意見項是不可接受的項目,若不清除,不能進行EESR A的移交簽字。Ⅱ類意見項是可以在EESR A移交時暫時接受的、需在EESR A后盡快消除,必須在EESR B移交前完成消缺的項目[1]。
系統EESR移交管理工作是一個全過程管理。根據二級進度計劃—附件EESR移交計劃要求及工程節點目標,關注EESR移交關鍵點“外符檢查→EESR A(PRE版)文件發布→現場聯檢→意見項固化消缺→EESR A(CFC版)文件簽署”,從監理方組織外部符合性檢查開始跟蹤,協調督促建安單位進行符合性檢查消缺、單體調試、符合性檢查報告及EESR A PRE文件的編制及報審工作。系統聯檢完成后,意見項劃分I、Ⅱ類并固化,及時組織建安單位進行意見項消缺,I類項消缺完成后,建安單位報各方審查EESR文件,組織各方簽署移交證書。因此I類項清除驗證工作是一個重要控制點。而Ⅱ類項需根據冷熱試、裝料等節點要求,清除具備條件的意見項,減少機組臨界前的遺留項,完成系統EESR B文件的簽署,最終為機組臨時驗收證書PAC簽署提供有利條件。
系統具備聯檢條件后到系統消缺完成并移交的流程為:
(1)建安單位(工程管理部門)向總包方(施工管理部門)提出聯檢申請。
(2)總包方組織監理方、業主方核實是否具備聯檢條件。
(3)具備條件,總包方發出聯檢通知。
(4)總包方組織建安單位、監理方、業主方相關處室按照邊界圖紙對系統進行聯檢。
(5)總包方收集各方的聯檢意見并在聯檢后2天內組織聯檢意見項固化會,對意見項進行固化。
(6)總包方將固化后的聯檢意見項建立統一的系統聯檢項清單,統籌管理(建立唯一編碼等),發送建安單位消缺。
(7)聯檢意見項消缺完成后,建安單位分批將已完成意見項報送總包方,由其同步發送監理方、業主方進行驗證。
(8)各方(總包方、監理方、業主方)驗證完成后總包方組織反饋建安單位,對于驗證合格的聯檢意見項進行簽字關閉[2]。
建安承包商職責:負責配合聯檢,及時對聯檢意見項進行消缺,跟蹤意見項處理情況,參加各類消缺會議等;審查并簽署EESR。
總包方職責:負責組織聯檢、固化、驗證聯檢意見項,設計、采購等部門協調處理涉及設計、采購的相關問題;組織消缺會議,審查并簽署EESR。
業主方職責:各處室(調試處、維修處、儀控處等)參加聯檢、提出意見、對結果驗證關閉,負責接收主工藝及非主工藝安裝實體工程,并簽署EESR。
系統移交聯檢意見項消缺采用專題會議推動的模式,根據工程進展需求確定頻次、會議層級。
根據《工程二級進度計劃》要求的系統EESR時間,同時結合實際安裝進度,系統移交消缺會制定了具體詳實的消缺計劃。由監理方從系統符合性檢查意見項消缺入手,制定符合性檢查意見消缺計劃。符合性檢查完成后,進行系統聯檢形成意見項。會議以系統為單位,梳理出剩余工作量、主要制約因素,會上各方進行討論、協調,制定出行動項,在下一次會前反饋結果及問題,以供會議進行決策,形成完整的PDCA循環。
田灣3號機組由于前期采購、設計等問題導致了施工進度滯后,影響了系統的聯檢及移交計劃的進行,為了保證“冷熱試”“裝料”等節點的順利進行,總包方根據業主方需求梳理出節點所需移交的系統清單,并以節點開始日期為基準,倒排了系統消缺、移交計劃,通過系統移交消缺會議對計劃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并部署下一周的具體工作任務,對于計劃執行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會同相關單位進行及時處理,避免了因問題堆積不上報、不處理的現象出現,同時將會議梳理出的執行進展、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以及下一步工作通過郵件發送,形成合力共同推進系統消缺、移交進展。
在系統進行聯檢時,由于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業主方運行、維修等處室經常提出操作不便、維修不可達、儀表不可見等問題,此類問題是否納入聯檢意見項或者具體應該劃分為I類項還是II類項,各方產生了較大的分歧,這些分歧問題的產生不但不符合程序的要求,而且長時間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了系統移交的進展。
在工程實際執行中,抽取了某一個階段的聯檢意見項做了分析,樣本共計2058項聯檢意見項,分別通過建安、采購、設計領域以及氣的分歧項因素進行分析,建安問題占62.7%,分歧項問題占21.4%,設計問題占8.6%,采購問題占7.3%,如下圖:

為了解決分歧問題的產生,總包方組織協調各方確定了聯檢I、II類項的分類原則,并升版了《安裝向調試移交管理程序》,規范了意見項的分類,有效的解決了分歧問題的產生。同時為了使意見項的轉化有據可依,編制了聯檢I類項轉化為II類項的原則,使得意見項轉化原則更加完善。
2.4.1 聯檢意見I類項劃分原則
(1)系統或設備不滿足工程設計要求,與工程設計、圖紙、及該系統應遵守的標準或規范不符合,且影響調試活動的。
(2)應完成的單體試驗項目或者單體調試結果不滿足設計或廠家要求。
(3)現場存在設備損壞且影響或妨礙調試活動的。
(4)現場存在設備腐蝕、泄漏缺陷且影響調試活動的。
(5)系統上影響調試活動的臨時設施(如盲板/堵頭等)未拆除,或者系統未恢復(除遺留項以外)。
(6)未按要求對系統邊界內設備或電纜進行標識(掛臨時標牌)。
(7)對于圖紙有KKS碼的支架未懸掛臨時標牌。
(8)消防系統不可用且無臨時消防。
(9)現場存在不能保證操作人員人身安全的隱患:如照明不可用或照明不滿足要求(含臨時照明)、臨邊或孔洞缺少防護或防護不合格、封閉區域無可靠通風、交叉作業存在高空墜物、現場存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介質或化學品沒有達到管控要求、放射性照射等。
2.4.2 聯檢意見II類項劃分原則
聯檢提出的意見項不清除不會影響或妨礙調試活動,在EESR移交后仍可實施的活動,不影響EESR A版簽字。
(1)系統或設備不滿足工程設計要求,與工程設計、圖紙、及該系統應遵守的標準或規范不符合,且不影響調試活動的。
(2)支架、管道、設備的保溫、防腐補漆、色環、色標及流向標識問題。
(3)沒有正式標牌但已懸掛合格的臨時標牌的。
(4)穿墻處的電纜未刷防火材料,無正式防火封堵。
(5)閥門、儀表、配電箱等位置沖突干涉且不影響調試活動的。
(6)電氣間如有通風措施,則正式通風作為II類項。
(7)流程圖與系統實體安裝不符。
(8)不影響調試活動的甲供物項(包括俄供、第三國、工程公司采購)涉及廠家需要處理的問題。
(9)安裝布置阻礙人員通行。
聯檢意見項消缺過程中,外部制約意見項主要存在于設計、采購等板塊。
根據核島、常規島、BOP設計、采購責任方的不同,梳理對應的管理流程,促進了系統移交。
核島系統聯檢意見項設計問題解決流程:俄方設計問題根據業主方設計管理處和總包方設計管理部確定的模板,由總包方施工管理部門將意見項涉及的圖紙號、總序號、房間號、意見項類別(I、II類)和專業等信息填充后,總包方設計管理部發送至業主方設計管理處翻譯,發送俄方解決。若俄方未答復或存在分歧,業主方設計管理處予以協調或通過設計協調會解決。
核島系統聯檢意見項俄方供貨問題解決流程:俄方供貨問題由總包方施工管理部門將意見項發送業主方設備采購管理處或駐歐設備采購監造隊協調解決。總包方施工管理部門跟蹤、督促處理進展。
常規島、BOP系統聯檢意見項設計、采購問題解決:由總包方負責。
為了提高意見項消缺效率,使各方溝通更加便捷,總包方建立了聯檢意見項消缺微信群,同時編制微信群管理辦法,有效利用信息化措施,對于現場消缺完成的意見項,通過圖片發送微信群以便于提出人及早驗證簽字,對于現場出現的問題,也可以盡快的進行溝通和解決,提高了意見項的消缺效率。
(1)聯檢意見項關閉存在“監理、總包方”驗證合格而業主方驗證不通過情況,主要原因:聯檢意見項關閉“監理、總包方”以按圖施工為原則,而業主方以改善功能性意見為準,如:支架間距、無檢修空間、操作便利性等。因業主方不接受“以施工文件、施工圖為檢查依據”,在雙方聯合執行的程序《安裝向調試移交管理》無法進行描述規范,引起此分歧。因此建議后續項目在安裝向調試移交的相關程序中務必明確:提出EESR聯檢意見項時應“以施工文件、施工圖為檢查依據”。
(2)系統聯檢意見項形成后,總包方施工管理部門專人審核聯檢意見項將其聯檢意見項匯入臺賬,完成總序號編碼、格式調整、內容完善等工作,1天內發送建安單位以便開展消缺工作,每周督促核島、常規島、BOP承包商反饋意見項消缺進展并更新至總表臺賬,進行數據統計,了解系統意見項消缺狀態。聯檢意見項臺賬數據多,人工管理難度增大,耗時較長,數據更新只能每周定期更新一次,無法實現實時更新[3]。建議后續項目開發聯檢意見項手機終端和PC端管理軟件,確定必填字段,重點將意見項責任單位劃分明確,由總包方施工管理部門根據責任單位將固化后意見項發送至建安單位工程管理部門統一接口人,建安單位負責組織將責任范圍內意見項關閉情況及時更新至管理軟件,總包方設計、采購意見項分配到設計、采購等部門,在意見項管理軟件顯示責任人,可實現意見項實時管理。聯檢意見項關閉需監理、總包方、業主方三方驗證簽字后才可關閉,以業主方最終簽字為準進行關閉統計。在意見項消缺時可將整改后工程物項照片上傳,監理方、總包方、業主方根據消缺照片也可及時關閉意見項,節約現場人員驗證時間,加快驗證速度[4]。
田灣核電3、4號WWER機組聯檢意見項管理由于業主方各處室分工系統的不同,核島常規島BOP設計、采購主體不一,導致總包方與業主方、監理方、建安單位、設計方和供貨方之間的組織與協調接口關系更加復雜,給我們的管理工作帶來挑戰。通過采取組織管理、合同獎懲、技術等措施,現場意見項消缺驗證活動依據進度計劃穩步推進,在聯檢意見項人力投入管控、消缺進度控制、設計采購制約問題解決等方面仍有改進之處。后續項目管理要在上述環節加強監督、管控,積極實踐和探索聯檢意見項管理的新途徑并逐步優化完善,使其更加貼合現場實際,為安全、有序、高效的聯檢意見項消缺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