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風,方明明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江蘇 南京 211800)
自20世紀以來,惡性腫瘤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不斷上升,腫瘤放射治療技術迅猛發展,新型放療設備不斷更新并在臨床普遍應用,迫切需要素質高、實踐工作能力強、技術全面的高級應用型放療技術人才。放射治療技術專業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在教學中,尤其要注重實踐技能訓練,培養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實訓基地的建設極其重要。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是建校80多年的老校,遵循強化學生動手能力、培養應用型人才職業教育的根本宗旨,一直著重建設實訓室和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放射治療技術專業是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的特色專業,尤其重視建立完備的實訓基地。
分析從事放射治療技術工作者的能力要求主要為熟悉放射治療設備、精通放療擺位技術、具備制作定位模具的能力、具備正規操作放療設備的能力等。這些專業技能的培養依賴實訓基地的建立,按照臨床實際工作崗位,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于一體,建設仿真、實用、先進的實訓基地,是培養放療技術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必要手段。
當前,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關鍵是要辦出自己的特色,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高職特色的主要內容之一就是教學環節的實踐性,使學生在校期間完成上崗前的實踐訓練,畢業就能上崗工作。全方位地提高實踐能力,掌握過硬的操作技能,依賴實訓基地的建立。
高職教育必須緊跟行業科技發展的先進水平,產學研結合型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是目前職業教育正在積極探索的模式。校院合作共建實訓基地,是放療技術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教師提高教學和科研能力。
要充分認識實訓基地建設的重要性,準確把握實訓基地的功能和定位。高等職業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基礎理論知識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素質高的高等技術性專門人才,在辦學的指導思想上,將實訓基地建設與師資隊伍建設、專業建設共同作為學校建設和發展的重要內容,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全面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和實踐技能培養,不能削弱或替代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實訓基地的功能是培養必要的臨床實際操作技能,同時驗證并深入理解專業理論知識的內容。只有準確把握實訓基地的功能和定位,才能更好地發揮實訓基地的作用。此外,利用校內實訓基地的先進設備,開展課題研究和面向社會提供服務,也可以提高學校的影響力,服務地方社會經濟,提高師資素質,促進教學工作。
將建立業務精湛、素質優良、專兼結合的實訓師資隊伍作為實訓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首先,打造一支理論造詣高、技術操作強的“雙師型”專職教師隊伍,以專業人才建設為重點,優化師資結構,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形成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水平優秀的教學團隊。其次,充分利用校院合作的優勢,取長補短,由醫院承擔部分臨床教學和實訓帶教工作,嚴格篩選聘請了數十名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擔任兼職教師,實行專兼結合。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深知實訓基地是職業教育實訓教學的重要保障,積極探索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新模式,不斷改善條件,現已建成富有先進性、綜合性、開放性的以校院合作為基礎的放射治療技術實訓基地。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的放射治療技術實訓基地分為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兩部分,校內是基礎,校外是保證。充分利用合作辦學醫院的軟硬件資源,拓展校內實訓基地功能,相輔相成,共同發展。校內實訓基地為教學提供臨床仿真模擬操作訓練場所,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真實的臨床教學見習和實習場所。
4.1.1 科學合理規劃
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為了建立完善的仿真實訓中心,通過多地考察,廣泛調研,科學規劃,以崗位需求為目標,結合放射治療技師資格考試和大型醫用設備上崗證的考核要求,加大投資力度,積極建立校內仿真放療技術實訓基地,并且根據專業規范和專業設置的基本標準,結合學?,F有的專業設置,將放射治療技術和醫學影像技術、醫用設備儀器維修、醫學護理等專業有機結合,使學生有一個整體的技能訓練場所,避免了重復建設而造成資金浪費。模擬臨床的仿真環境,將整個放療技術實訓中心建在實訓樓負一層,建設時,按照“逼真性、適應性、先進性、實用性”的原則,創設臨床的逼真情景,完全按照臨床放療過程構建實訓室,同時,適應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需要,保證基地的建設符合專業發展的先進方向,對實踐性教學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使之成為集教科研、技能考核于一體的功能齊全的現代化綜合實訓中心,實現了與臨床實際工作的完全結合。
4.1.2 硬軟件并重
硬件建設就是以工作實景為規劃依據布局實訓基地,同時與教學環境設計相結合,做好基地的整體布局、實訓室及實訓區域的劃分,實訓設備根據完成各實訓模塊任務的需要確定[1]。通過自建、共建、捐建的方式,建成制模室、模擬定位室、物理室、放射治療室4個具有高水平仿真環境的校內實訓中心,完全模擬臨床放療的整個過程。功能主要有以職業能力需求為依據規劃實訓項目、以工作任務分析為依據開發實訓模塊。例如在制模任務中,購置了足夠學生實訓應用的熱塑面膜、頭頸肩膜、真空體膜、恒溫水箱、定位架等完整的制模設備,保證本模塊任務得以順利完成。
4.2.1 校內實訓基地
開辦放射治療技術專業,設備投入成本較高。各種大型放療設備是放射治療專業必不可少的教學資源,但其價格相當昂貴,幾百萬元的放療設備僅靠有限的教學經費根本不能負擔,為培養符合培養目標和適應社會需要的放療技術專業人才,要加強“校院合作”。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放射治療技術專業是與江蘇省腫瘤醫院合作辦學的,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使兩院共建放療校內實訓基地,醫院把準備換新的大型放療設備捐贈給學校,使學校的實訓設備基本接近校外醫院的臨床狀況,使畢業生走出校門就能頂崗工作。目前,醫院已捐贈瓦里安電子直線加速器以及模擬定位機等大型醫療儀器設備,原值總計千萬元以上。將機器發射射線的裝置去除,保留完整的機械運動部分,將其安裝于放射治療技術實訓基地內,最大限度地節約了辦學經費,又建成了完全貼近臨床的實訓基地,可以為放射治療技術專業提供良好的校內實訓場所,實現了真正的教、學、做一體化,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2.2 校外實訓基地
由于大型放療設備價格昂貴,且設備操作室需要防輻射、恒溫或屏蔽磁場等條件,校內實訓室建設的完善十分困難。因此,部分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資源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該專業的人才培養質量[2]。另外,校內實訓基地只能模擬臨床場景,不能完全符合實際操作。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臨床體驗,還充分利用了合作辦學醫院的優勢,共建校外真實實訓室,改革實訓環節,讓學生在部分專業課程教學時,直接進入醫院放療科學習并與病人溝通,上機操作,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現實訓項目與崗位技能的無縫對接。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利用校外放射治療技術實訓基地(江蘇省腫瘤醫院放療中心)真實的工作環境、病人、設備、診療過程等,實現學生職業能力與崗位能力的高度融合。構建校院協同的多層次技術技能積累創新平臺,是實現技術技能人才積累的主要路徑[3]。
另外,醫學高職高專教育的一年校外實習非常重要,本著“互惠互利、資源共享、長期合作”的精神,與江蘇省腫瘤醫院、南通腫瘤醫院、八一醫院、泰興市人民醫院、徐州三院等簽定長期合作協議,嚴格按照教學要求規范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與管理,加強溝通與協調,保證教學質量的提高。
實訓基地是開展實訓的前提和基礎,是職業教育專業建設的重要內容,只有擁有高質量的實訓基地,才能培養高質量的技能型人才。放射治療技術人才是社會急需的專門人才,江蘇衛生健康職業學院放射治療技術專業在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的配合,使學生可以盡早接觸專業的實際工作,實現從理性認識到真實感受的飛躍,保證培養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崗位適應快的高質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