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玲,李 云,劉天密,雷從改,陳波帆
(海南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海南 海口 570206)
為促進水產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進一步完善水產品質量監管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出臺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并制定了監控計劃。產地監督抽查工作作為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的有效措施,在保障養殖水產品質量安全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
監督抽查主要包括抽樣、檢測、結果報告、復檢和結果處理5個部分。為了保證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檢測工作的獨立性、檢驗檢測結果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檢測結果處理的合法性,在水產品監督抽查過程中實行抽檢分離是必然趨勢[2],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抽樣工作,質檢機構負責檢測工作。但是,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的抽樣工作是檢測工作中的首要環節,抽樣過程是否規范直接關系到檢測結果的公正性和代表性,抽樣工作的質量直接影響到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更關系被抽樣單位的命運和檢測機構的聲譽。
水產品產地監督抽查抽樣按照《水產品抽樣規范》(GB/T 30891—2014)[3]、《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暫行規定》(農辦漁〔2009〕18號)等執行。抽樣是一項具有很強專業性、技術性的工作[4],只有嚴格按照標準規范規定的方法和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進行抽樣,才能保證所抽取樣品的代表性和真實性,才能代表該批產品的質量狀況,才能保證陽性樣品后續執法的有效性。水產品監督抽查抽檢分離后,抽樣工作由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執法機構具體組織實施。如果不通過專業培訓,行政人員顯然不具備抽樣的專業素質,培訓后也存在職責分工變動和崗位變動等問題,這就有可能造成抽樣不規范、所抽樣品代表性不足等問題。
抽檢分離與主檢負責制之間的矛盾是誰對樣品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樣品的代表性負責[2]。實施“抽檢分離”后,對于一般的委托樣品,檢驗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采取質檢機構負責制的管理方法沒有問題,但如果涉及抽樣,而抽樣過程又不是由質檢機構人員實施,那質檢機構不會對檢驗檢測結果代表的樣品負責。因為沒有在質檢機構組織下實施的抽樣,質檢機構不能負責。但目前水產品監督抽查通用的檢驗報告模板中,檢驗報告的編制、審核、簽發都是質檢機構負責,沒有抽樣人員簽字。當“檢樣”和“留樣”的檢測結果不一致時,就會出現無人負責的結果。抽檢分離后易出現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最終導致無人對檢驗檢測結果負責。
“抽檢分離”解決了檢驗檢測的獨立性問題,但是沒有解決“抽樣”的獨立性問題[2]。如上所述,抽樣是保證檢驗檢測結果準確的必要前提,因此抽樣工作的獨立性、科學性也不容忽視。由于水產品監督抽查抽樣環節在現場實施,無法避免抽樣人員與被抽檢單位的直接接觸。抽樣人員會在現場受到干擾放棄抽樣代表性的過程,選擇利于或不利于被抽檢單位的抽樣過程進行,從而使樣品缺乏代表性。實施“抽檢分離”之后,只解決了檢驗檢測中利益干擾的問題,但是并未解決抽樣的利益干擾問題。故“抽檢分離”沒有解決抽樣公正性的問題。
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地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通過抽查結果評估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找出潛在的問題,從而制定相應的措施并解決問題。而部分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監督抽查的職責認識不清,忽略了安全問題本身[2],沒有從根本上做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抽樣工作,往往是有選擇性地進行抽樣,從表面看是提高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但實質問題沒有得到解決,還會導致水產品質量安全隱患,最后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
對水產品進行抽樣,是水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的重要步驟。產品抽樣的方法、數量、地點和抽樣有無代表性直接關系著水產品監督檢查工作的質量和客觀性、公正性。在水產品養殖企業中抽樣,很多情況下,養殖企業客觀上已經參與到產品的抽樣過程中,企業會本能地將其預選出的質量好的產品,提供給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產品抽樣。實際上已不能完全遵循“在企業養殖產品中隨機抽取”的規定,其檢測結果也就不完全具有客觀性、真實性,甚至含有虛假情況。
為了保證水產品監督抽查工作的質量、客觀性和公正性,樣品抽取的方法、過程以及樣品的制備必須規范。針對抽檢分離后抽樣工作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以下質量控制措施[5]。
抽樣人員培訓方式可以多樣化,包括集中授課、遠程電話、視頻指導和現場傳授等方式。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4個方面。①抽樣前的準備工作。依據抽樣任務,嚴格按標準要求,確定抽樣的方法、地點、數量、時間、人員以及樣品編號、制備要求、運輸和交接等細則,安排好人員分工,制定合理的抽樣方案。②準備好抽樣用品和工具。包括任務下達通知單、抽樣單、封樣單以及樣品抽取和制備的各種工具、耗材。③抽樣要求。嚴格按照《水產品抽樣規范》(GB/T 30891—2014)、《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暫行規定》(農辦漁〔2009〕18號)等的要求進行抽樣。④樣品管理和運輸要求。水產品樣品要求冷藏或冷凍防腐,準備適合的運輸工具和冷凍設備,防止所抽取的樣品在運輸途中腐爛、變質[6-7]。
建議在下達全年的水產品監督抽查任務后,委托經驗豐富的抽樣人員對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執法機構參與水產品監督抽查的人員實行集中授課培訓。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同時進行水產品制樣實操培訓。在實施水產品監督抽查抽樣的過程中,如遇到問題,要有專人負責進行遠程電話、視頻指導答疑。對于不能單獨完成抽樣工作的,應派出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其抽樣,再逐步過渡到自主獨立抽樣。
為了規避抽樣人員與被抽檢單位或其他方的利益聯系,各主管部門應加強對抽樣工作的考核,以保證監督抽查工作的有效性。同時,應設立抽樣監督機制,被抽檢單位有權力和義務向上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舉報不符合規定和標準的抽樣行為;建議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相關條例和細則,對不符合規定和標準的抽樣行為進行通報,甚至處罰,以增強抽樣人員的主體責任意識。
抽樣程序是否規范是做好抽樣工作的關鍵。產地水產品監督抽查的抽樣工作要嚴格按照《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暫行規定》《水產品抽樣規范》等執行。為了保證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公正性,抽樣要實行突擊抽樣,事先不得通知被抽檢單位,避免個別不法被抽檢單位特別準備用于應付抽查的樣品。
封裝后的樣品應置于低溫或冷凍狀態下保存和運輸,確保樣品送至檢測機構時沒有腐敗變質,并盡快與樣品接收人員交接樣品和抽樣單。若因特殊情況不能親自送至檢測部門時,應將樣品封于泡沫箱等容器中,由抽樣人員填寫樣品移交記錄等并簽字,確認無誤后再寄送至(含抽樣單)檢測部門。
樣品接收人員要嚴格按照《產地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暫行規定》《水產品抽樣規范》相關規定和監督抽檢任務要求,逐一查看抽樣單信息是否填寫規范和完整、樣品數量和狀態是否滿足檢測要求、樣品簽封是否規范等,對于樣品和抽樣單都滿足要求的進行登記接收并簽字,對于樣品和抽樣單有一項不滿足要求的都須退回。建議在樣品移交記錄中由抽樣人員簽字表明其所抽取的樣品可以代表產品并對此負責。
樣品的流轉應保留完整的記錄,以備查驗;樣品在整個流轉過程中應保留其唯一性標識。樣品室應放置樣品存放冷凍柜,用于測試前樣品及留樣樣品的存放,兩者需分區放置,以免混淆。存放水產品樣品的冰柜須常備冰塊,以確保短時停電時樣品的保存,長時停電須把樣品轉移至簽有協議實驗室保存。
在食品安全宣傳周的基礎上,通過電視、網絡和報紙等媒介和培訓班的方式對水產品生產者進一步加強《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知識等的宣傳,使水產養殖從業人員知法識法,提高其質量安全意識[8]。同時,完善監管手段,加強執法力度,獎罰分明,強化水產養殖單位的質量安全意識[9],自覺自愿配合監管部門做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
加快推進水產品合格證智慧管理平臺建設,將不合格的產品拒之門外,督促水產養殖企業提高自律意識,提供安全可靠的水產品,主動配合監管部門做好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抽查工作[10-11]。建議將水產品合格證制度與水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進行有機結合,做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①要統一水產品合格證標識,健全網頁查詢、終端查詢、手機查詢模式,完善水產品信息。②要加強水產品流通環節監控。對出場水產品進行標識或包裝,建立標識、包裝與網上查詢系統的鏈接,實行實名銷售;建立水產品信息庫和公示平臺,產品信息庫主要包括產地、投入品、產品質量檢測數據等內容。③要與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協調,做好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的有效銜接,做到產品合格證標識互認。④要利用多種方式開展宣傳,讓水產養殖生產者和消費者充分了解合格證制度的重要性、必要性,進而推進合格證制度,在社會上形成使用合格證、查看合格證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