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
2021年全國愛眼日期間,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理事長曹錫榮、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姚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主任黨光福等多位專家和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就公眾關心的眼健康話題進行了對話,呼吁民眾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談及眼健康,姚克教授指出,眼健康貫穿全生命周期,不同年齡段各有側重。青少年階段要防控近視,應當經常參加戶外活動;中青年因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容易造成干眼病,應關注眼表健康;50歲之后則需重視白內障的發生,及早預防干預和治療。他說:“眼部健康在人體健康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們的眼睛就像一部高級相機,保護好鏡頭才能捕捉世界的絢爛。平時要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建議大家每年至少進行一次眼健康檢查?!?/p>
對于運動員來說,高超的競技水平與高質量的動態視覺密切相關。乒乓球女雙奧運冠軍喬紅以自身經歷向公眾傳遞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對眼健康的重要性。她說:“作為乒乓球運動員,我們追求既要‘手快’更要‘眼快’。乒乓球在運動過程中忽遠忽近、旋轉多變,并且速度非???,需要用雙眼緊盯乒乓球來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因此,在平時執教過程中,我也會向隊員強調眼睛在打球中的重要性,并叮囑他們在訓練和生活中保護好雙眼。即使現在退役了,我依然保持良好的用眼習慣,注意眼睛的勞逸結合?!?/p>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提交的一份統計顯示,我國60~89歲人群白內障發病率約為80%,超六成初診患者對白內障疾病認知不足,患者在診療方面存在“白內障要‘熟透了’再做”“藥物可以治愈白內障”“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青光眼等疾病者不能手術”等誤區,害怕眼部手術、擔心手術結果、對手術不了解、沒有意識到疾病嚴重性等,是制約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的主要因素。對此,《醫師報》常務副社長兼執行總編輯張艷萍認為,中國的白內障手術已從傳統的復明手術提升為屈光性白內障手術,精準度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醫療設備和晶體選擇亦呈現多樣化的趨勢。提高國內白內障手術率仍存在進一步改善和提升的空間,需要醫生、患者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