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強,張志華,陳鵬飛,楊敬承,劉潞凱
(中國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河南鄭州 450000)
在建筑行業日益發達的當今社會,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也象征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崛起,注入了多少建筑人的汗與血。隨著建筑業的日漸飽和,打造精品、追求卓越、質量第一、服務第一已成為目前各個建筑企業所追求的目標,也是各建筑企業的核心發展觀。隨著建筑業的發展壯大,質量問題也隨之上升,各種質量安全事故、民事投訴也越來越多,質量問題被推向風口浪尖。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確保住戶滿意,為住戶營造一個舒適、安全、放心的居住環境,做好建筑、提升質量成為每一個建筑人的責任。
1.1.1 原材控制
為了使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得到保障,在選擇鋼筋材料的時候,需要做好調研工作,選擇性能好的鋼筋材料,杜絕使用不達標原材。鋼筋是整個樓體的骨架,只有合格達標的鋼筋原材才能使一棟樓“健康成長”,所以一定要嚴把鋼筋進場關。首先是廠家選擇,根據工程需要及要求優先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產廠家,由參建方聯合對廠家綜合考察、橫向對比廠家資質、業績、信用,經考察合格后,開始對進場過程進行監督,每批進場原材需經過進場驗收,對鋼筋合格證、規格、型號、牌號、爐批號、材質證明文件、生產廠家等按進場計劃核對無誤后方可進場,且按國家標準及相關規范要求對每批次進場鋼筋進行抽檢,由使用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試驗檢驗單位對鋼筋的抗拉、抗彎等力學性能檢測合格后,出具合格的檢測報告,方可用于現場使用,堅決杜絕不合格產品用于現場施工。
1.1.2 鋼筋加工
在實際施工使用的過程中,鋼筋原材需經過切割加工后方可用于建筑骨架安裝作業。鋼筋材料的加工應嚴格遵循設計要求及相關規范圖集。在滿足要求且做到鋼筋原材最大利用率、最低損耗率的前提下,還應避免破壞鋼筋原有性能,即出現鋼筋材料不適用工程的情況,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在實際作業的過程中,需要安排專門人員做好監督管理工作,對下料清單嚴格審核,層層過濾,得出最優清單,并對下料過程或下料尺寸實施監督,分階段統計鋼筋使用率及損耗率,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得出最優方案,并遵循綠色施工的理念,提高廢料利用率。
1.1.3 鋼筋安裝
鋼筋安裝過程既是骨架組裝的過程,因此鋼筋安裝質量是決定建筑使用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按照圖紙要求、相關規范標準、圖集制定施工方案,確定施工工藝、方法、要求及質量標準,嚴格控制鋼筋安裝質量,制定質量管理制度,對一些主控及一般項目逐一檢查(鋼筋規格、數量、安裝位置、間距、排距、保護層、連接質量、錨固長度等),嚴格把關,確保建筑使用耐久性、安全性。
如果說鋼筋是建筑工程的骨架,那么混凝土既是血與肉,鋼筋與混凝土有效結合及構成建筑工程的魂。混凝土具有高強度、耐久性、簡單生產等優點,結合現代施工工藝,促使高強度混凝土成為近年來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新興技術,大大延長了建筑物使用壽命及增加結構安全性,在建筑業中的發展趨勢及規模不斷壯大,它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的質量。混凝土施工質量主要有兩大因素:原材料生產質量、施工質量。
1.2.1 混凝土原材料
構成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有水泥、砂石集料、水及各種添加劑、外加劑,隨著近年來混凝土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混凝土的耐久性、工作性、實用性、體積穩定性及各種力學性能上不斷創新發展、更新換代,使混凝土應用技術越來越廣泛,因此提高混凝土質量是目前混凝土發展趨勢,亦是建筑業之所需。拋開材料創新,在現有混凝土技術前提下,根據混凝土不同強度、不同用途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及原材料質量要求,同時使用新興添加劑有效增加混凝土強度及可操作性,使混凝土在建筑業中更適用、經濟、耐久,同時堅決杜絕片面提高混凝土強度,盲目更改配合比或違規使用添加劑,而忽視混凝土后期強度及耐久性。
近年來由于混凝土強度嚴重不達標導致發生樓板垮塌、橋梁斷裂等質量安全事故層出不窮,甚至已建成樓棟由于強度不足,不滿足設計要求,直接爆破拆除。
影響混凝土強度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即是原材料—水泥,水泥是否達標、是否合格直接影響混凝土強度。所以加強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及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是解決混凝土強度問題的重要措施。
應嚴格對各工地混凝土供應商的履約能力及生產能力和質量管理水平進行評估,評估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生產能力:生產能力主要包括生產線、庫存情況、混凝土運輸車輛情況、運距等。生產能力不足,滿足不了已開盤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造成質量隱患。
(2)是否建立質量管理制度,是否執行。
(3)實驗室運轉情況。
(4)配合比調料設備是否正常,是否定期檢修,是否形成定期檢修記錄。
(5)原材料是否合格,是否進行復驗,并出具復驗報告。
1.2.2 混凝土施工
在混凝土原材料控制合格的前提下,混凝土施工工藝及方法亦是影響混凝土工程質量的一項重要因素,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即提高混凝土強度、耐久性及觀感質量,避免混凝土工程中一些常見質量通病的出現。混凝土施工質量主要影響因素包括特殊環境下施工措施、振搗、澆筑順序、澆筑方式等。
(1)根據環境溫度及混凝土運距,使用不同類型添加劑,嚴格控制混凝土出罐溫度、澆筑溫度及凝固過程溫度,避免由于混凝土自身水化熱性能造成混凝土裂縫,尤其是大體積混凝土,內部升溫較快,導致內外溫差較大,產生裂縫。
(2)振搗。振搗目的即排除混凝土氣泡,提高混凝土強度及觀感質量,因此混凝土澆搗質量至關重要,根據混凝土自身性能嚴格控制振搗范圍、振搗方式及振搗時間。
(3)澆筑方式。混凝土澆筑方式包括泵送、自卸,根據規范要求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高度,避免超高澆灌造成混凝土離析,影響混凝土強度的,以及超高沖擊力對整體構件穩定性的影響。同時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澆筑順序及不同標號的穿插澆筑的把控,嚴禁串號。
(4)混凝土養護。混凝土養護也是提高混凝土強度、減少開裂的至關重要的因素。針對不同季節采取不同的養護措施,冬雨季施工應編制冬雨季混凝土施工專項方案,確保減少環境因素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冬季施工做好保溫保濕措施,夏季氣候炎熱、干燥,不及時進行灑水養護,混凝土表面水分會蒸發過快,出現脫水現象,使已形成凝膠體的水泥顆粒不能充分水化,從而不能轉化為穩定結晶,從而使混凝土產生塑性收縮,影響混凝土強度,且極易形成干縮裂縫。
模架的支設質量是混凝土觀感質量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影響結構使用功能的主要因素,直接影響到構件尺寸、房間尺寸、門窗洞口尺寸、平整、垂直、標高等。同時模架支設質量也是安全保障,要確保模架的整體穩定性,要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質量管控。模架施工前應編制模架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并嚴格交底,交底到位、較低徹底,施工過程中亦嚴格遵照執行,做到方案先行、樣板先行。
施工設計方案是否科學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對整體工程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加強對設計質量的控制,本設計單元完成后設計方案,需要相關參建單位共同對方案進行會審、論證,保證方案可行、合理。此外,提高工程設計水平,加強與設計單位的溝通,對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要制定相應的對策。
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使用也會對整個工程的質量產生影響,因此,工程現場應具備的材料管理具體包括:①加強對材料采購的監管,記錄好市場上存在的各個規格型號的材料,明確土建工程所需的材料;②材料入場時,也需做好管理工作,并進行記錄,并且要檢測材料的質量,保證入場的材料質量都合格;③做好施工現場材料的管理,對于不同材料的管理,要由專門人員負責,保證管理人員要職責分明;④我們還必須監督建設的各個階段。
在開始進行施工之前,要組織相關的工程技術人員討論施工方案,找到施工方案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合理布置施工環境,優化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合理配備人、料、法、環、機。嚴格遵守建筑計劃。為了建設質量,必須制定適當的獎勵和效益標準,并嚴格規定質量水平。
PDCA,既計劃、實施、檢查、行動。PDCA質量循環管理辦法是現代生產社會催生出來的一套具有高科技含量、適用于各個生產行業的科學的質量管理辦法,促使現場質量管理得到良性循環,熟練掌握使用可大大提升產品質量。
用于土木工程施工過程、施工工藝、質量管理的有效性,將影響整個項目的質量和安全,因此,建筑工作需要改善建筑和建筑工作的質量管理,以及施工過程中的質量管理,以確保整個建筑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