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會會
(上海寶冶集團有限公司,上海 200941)
建筑工程具有綜合性強、質量要求高等特點,建筑工程建設活動的開展需得到優質材料、高性能設備、高素質人才等多重要素的支持,且需切實做好前期設計、中期施工、后期維護管理等各環節的工作。現階段,土木工程建筑已經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占據較大的比重,同時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1]。
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的關鍵材料,以水泥、砂、石、水等為原材料,按照設計配合比取用物料,再予以充分的攪拌,制得均勻性較好的混合料。經澆筑后,混凝土逐步凝固成型,可構成完整、穩定的結構。
混凝土澆筑施工水平將直接影響建筑結構的整體質量,例如結構的密實性、穩定性、耐久性能等。若缺乏科學的施工工藝,則容易出現混凝土施工質量問題,例如裂縫、蜂窩、麻面等現象,且此類問題在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縱觀房屋建筑工程的發展趨勢,可知其具有高層化、規模化的特點,此時更加凸顯出混凝土的承受作用,其應當穩定承受源自于上部結構的重量以及各類荷載作用,因此需合理應用施工工藝,將混凝土澆筑施工真正落實到位。
2.2.1 混凝土質量問題
關于混凝土質量問題,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方面作出解讀:
(1)原材料質量不達標。水泥、砂、石、外加劑等原材料的質量均會對混合料的綜合性能帶來影響,而在部分工程中并未根據施工要求嚴格控制原材料的質量,例如出現材料以次充好、材料進場時未加強質量檢驗的情況,因某類或多類材料的質量問題而影響到混合料的整體質量。
(2)混凝土拌和工藝不合理。例如未按照設計配合比取用材料,部分材料的用量超過或少于設計值,產出的混凝土自然難以全面滿足質量要求,出現強度偏低和易性較差等情況;又如混合料拌和的時間未得到精準的控制,時間偏短時將影響原材料混合的均勻性。
2.2.2 施工工藝不合理
①施工人員的專業水平不足,導致混凝土的性能優勢受到抑制,成型的結構存在不同程度的質量問題;②施工單位過度重視工期,對施工工藝的重視程度不足,此時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1)原材料方面。根據施工要求準備水泥等相關原材料。在此項工作中,應當向具有資質的供應商采購材料,材料進場時檢驗出廠合格證等相關資料,同時組織質量檢驗,明確材料的實際特點,若不滿足要求則予以退場處理。材料進場后妥善保管,采取防潮、防曬等相關防護措施,確保材料的質量可滿足要求[2]。
(2)拌和工藝方面。提前組織試驗,確定混凝土性能可滿足工程要求時所對應的配合比,將其作為正式拌和的作業標準,利用稱量系統精準取用材料,充分攪拌,出廠時做質量檢驗,滿足要求后方可出廠。遵循隨拌隨用的原則,盡可能縮短混凝土出廠后至澆筑前所耽擱的時間。
基礎混凝土澆筑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應當根據結構特點采取相適應的澆筑施工工藝。在階梯形狀基礎的混凝土澆筑施工中,需要密切關注臺階的分布規律,合理協調施工要素,做到一次澆筑成型。而在杯形基礎澆筑施工中,則需要有效縮短杯口底部的澆筑時間,使其在短時間內成型,以免因施工時間過長而受到外部環境的干擾。
以肋形樓板澆筑施工為例,較適宜的是趕漿法。根據梁板結構的尺寸合理分層,逐層澆筑到位。需注意的是,澆筑時應當嚴格控制梁板的厚度,即不可超過虛鋪厚度;合理控制澆筑方向和振搗方向,要求兩者具有一致性。在澆筑前,根據厚度要求設置標記作為施工的參照,以便在梁板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根據該標志采取控制措施,使成型后的梁板結構滿足厚度要求[3]。
正式組織剪力墻澆筑前,可在墻體地面澆筑一層混凝土,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預留施工縫隙,但應當精準控制縫隙的位置,不可出現偏差。剪力墻澆筑遵循的是連續性原則,加強對接口部位的振搗,切實提高該處混凝土的密實度。振搗棒的振動作用較強,既要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又要避免振動棒碰觸鋼筋等既有構件的情況,否則將會影響剪力墻的完整性和穩定性。
模板是混凝土的關鍵支撐裝置和圍護裝置,也是混凝土得以有效成型的必要基礎材料。模板施工中,應當根據混凝土施工需求選擇合適類型的模板,并配套用于支撐模板的附件或是其他附屬材料,通過多類材料的應用構筑完整的模板體系。
模板設計的關鍵在于確保模板可以滿足混凝土澆搗的施工要求,例如強度、尺寸、平整性、潔凈度均為重點考慮對象;在滿足前述要求的前提下應當盡可能節約材料,避免不必要的投入,以提高項目的經濟效益。模板設計工作人員應立足于實際情況,經考察后對作業條件形成準確的認識,設定合適的數據,形成可行的模板設計方案。
3.3.1 支撐模板施工
在支撐模板施工前,先全面檢查現場的作業環境,從中挑選可用于固定的點位,在明確合適的模板固定位置后,針對柱模四周及銜接區域采取針對性的處理措施,以免在銜接部位產生縫隙。以工程規范以及施工要求為準,將模板安裝到位,相鄰模板緊密連接。
3.3.2 接縫處理
模板接縫未處理到位時,在混凝土澆筑施工期間容易出現漏漿現象,導致結構的完整性和密實性受到影響,同時混凝土材料的浪費量將明顯增加。在解決漏漿問題時尤為關鍵的是在樓板與模板間利用刮杠刮平,保證接縫處的平整性。
混凝土對溫度較為敏感,在溫度條件不合理時,混凝土的性能易受到影響。因此,需加強對混凝土溫度的控制,而該項工作具有全面性,必須在混凝土拌和、運輸、澆搗、養護各環節均采取溫度控制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始終維持在合理的區間內。實踐表明,遇冬季施工環境中,混凝土入模溫度應超過10℃;遇夏季炎熱的施工環境時,混凝土的入模溫度需在30℃以上。但溫度的控制無特定的規定,具體需根據現場環境、混凝土質量特性等因素而靈活調整。
濕度控制工作落實到位有利于保證混凝土的含水量,其中以養護階段最為關鍵,是除了溫度以外的又一關鍵控制指標。對于濕度較大的地區,養護環節可采取覆蓋薄膜的方法;天氣較為晴朗時,則應當考慮到混凝土水分散發的情況,可利用灑水的方法提高混凝土的濕度,使其始終保持濕潤的狀態。而在夏季高溫施工環境中則可以覆蓋土工布,適當澆水養護。
混凝土完全成型需經過一段特定的時間,早期性能增長速度較快,后續則以較為緩慢的速度增長。新拌混凝土暴露于外部環境中,例如溫度、濕度等多項環境因素均會對其造成影響,導致其在較短時間內大量散失水分,從而出現水泥反應不充分的情況,后續混凝土結構顯現出質量問題,例如變形、開裂等。對此,需要加強對施工時間的控制,通常在混凝土澆筑后的12h 內,應及時采取覆蓋、灑水措施。
綜上所述,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工程人員應當予以高度的重視,合理應用施工工藝,加強質量控制,充分發揮出混凝土的性能優勢,構筑質量達標的混凝土結構,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