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茂隆
(山西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2)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不斷發展,城鎮建設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園林景觀工程項目作為生態建設中重要的內容之一,也取得較好的發展。這類項目的建設不僅響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號召、有助于加強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恢復,同時也為人們營造了景色宜人、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更好地促進了生態文明的建設。因此,有關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與發展就需要進一步發展。近年來,園林景觀工程項目的建設,已經成為城鎮和鄉村中生態和人居環境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程。為確保該類工程的實施效果和質量,就需要合理使用一些新技術、應用一些新材料。傳統園林工程的技術和材料已經難以滿足現代園林建設的需要,于是人們開始研發各類新型的施工技術及工程材料,各類新材料、新產品應運而生,新技術、新工藝在各個領域競相綻放,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及材料被加以應用。實際施工過程中,只有保證技術的合理性、先進性以及可靠性,才能更好地滿足園林建設建設的要求,保證工程質量。結合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筆者對園林景觀工程中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進行總結歸納。
為能更高效地開展新技術、新工藝在園林工程中的應用研究,從當前園林工程的現狀出發,需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在工程實踐中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就其基本原則而言,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前期規劃設計和后期工程施工要進行有序的銜接,以保證新材料、新技術能得到較好的應用。前期規劃設計時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合理地進行規劃設計,并且能夠結合項目的外部環境條件等特征選擇合理的新材料,同時還要考慮植物造景與土建工程的協調統一,使之美感更強,層次更突出,以便在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后達到更好的效果。后期施工時,要充分理解設計意圖并深入研究新技術的要點,確保能很好地實施。
每項園林工程的實際情況都不盡相同,主要表現在場地的地形地貌、氣候水文、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等各方面,在實際新工藝的應用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場地自身的特點,選取適合場地本身的新技術、新材料,以達到技術、材料與場地的協調統一。切不可生搬硬套、選用一些不適合場地條件的技術和材料。
首先是在新技術、新材料選取方面,盡量選取已經相對成熟的技術和材料,以節約材料成本和后期維護成本;其次要綜合考慮長遠的效益,充分考慮在采用了新技術、新材料之后,遠期能夠產生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經濟效益,而并非僅局限于當下,需在可持續性方面進行充分考量。
園林景觀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已經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結合不同性質的項目進行合理的應用,能夠取得較好的效果。而新技術新材料的類型也有很多,有助于更好地進行工程建設,使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更加科學合理。目前在不少園林景觀工程中已經開始逐步應用了一些新技術新材料,更好地滿足工程建設的要求,實際應用的效果良好。一部分技術和材料為近年來新研發的成果,另一部分則為市政、建筑行業的技術和材料引入園林景觀工程中。本文就以下幾種新技術新材料進行解析。
高邊坡防護技術是各類邊坡綠化新技術中的一種,常見的有山體的自然邊坡、人工開挖形成的邊坡以及因地質災害而形成的邊坡主要有土質邊坡(高度大于20m、小于100m)或巖質邊坡(高度大于30m、小于100m),其高度會對邊坡穩定性產生重要作用和影響,其穩定性分析和防護加固工程應進行個別或特別設計計算。
高邊坡防護技術的目的是增強其強度,保證其穩定性,同時兼顧其美觀。在對自然高邊坡處理時,往往通過在坡體內施工預應力錨索、系統錨桿(土釘)或注漿加固等措施。邊坡表面可根據景觀效果的需求,采用植物防護、砌體封閉、網噴混凝土漿等方式,最大限度減小坡面的風華沖刷。對于堆積體高邊坡,主要采取淺表加固(采用中空注漿土錨管加拱形骨架梁混凝)、混凝土貼坡擋墻加預應力錨索固腳,并綜合考慮采取相應的排水降壓的措施。通過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不僅起到較好的邊坡防護作用,同時也具有一定的景觀美化作用。
該技術在園林景觀工程的應用過程中,主要是結合海綿城市的理念,加強雨水回收、凈化及再利用的技術。該技術近年來在全國各地都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基本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技術措施。這類項目建設跟園林景觀工程結合的較為緊密,實施過程中應因地制宜,合理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與指標,合理選擇低影響開發設施,結合“滲、滯、蓄、凈、用、排”等低影響開發措施,實現源頭減排、過程控制、系統治理。在滿足自身年徑流總量控制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實現區域內外雨水協同調蓄、凈化、回用目標。并應堅持經濟性原則,合理優化低影響開發系統、經濟指標,節約建設投資。
主要措施有設置下凹綠地、布設植草溝、采用各類透水鋪裝,合理選用雨水調蓄及回用設施。在透水鋪裝方面(如透水磚、透水混凝土等),要從質感、色彩等方面考慮,與整體景觀效果相融合。設施上可采用地下雨水調蓄池(PP 模塊)蓄水,雨水經截污掛籃井、棄流井至蓄水池,蓄水池雨水經雨水處理機處理后回用綠化及道路澆灑。
顧名思義,透光混凝土是一種可以通過光線的工程材料。透光混凝土由大量的光學纖維和精致混凝土組合而成。混凝土能夠透光的原因是混凝土兩個平面之間的纖維是以矩陣的方式平行放置的。透光混凝土能很好地透射不同波段的可見光和紅外光,大大節約了建筑普通照明損耗,是一種綠色低碳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絕熱性,可用于室內火災逃生、夜間導向等特殊領域;與普通混凝土相比,透光混凝土的抗折強度大幅提高,可根據建筑要求制成各種形制的型材;透光混凝土墻體本身具有很高的欣賞價值,在白天從外表看起來跟普通混凝土幾乎無區別,但是到了夜晚,在燈光的照射下,絲絲縷縷的光線透射出來形成美妙的景觀效果。
近年來我國在城鄉園林景觀及生態建設方面取得很大的進展,城市越來越綠色,鄉村越來越美麗,山水林田都得到大力的生態恢復,園林景觀工程在各類建設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運用新技術新材料首先可以減小施工難度、保證施工效果,其次可以提高綜合效益、具有可持續性,再次可以提高主管部門的重視,有利于園林標準化的建設,促進建設及監管程序的完善。新技術新材料推動了工程管理體系的進步,園林工程中新技術新材料的廣泛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快實現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在園林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會不可避免地對原生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如場地開挖、爆破、施工機械的污染等,如果合理地采用新技術新材料,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施工破壞行為,可以人為地將這些影響降低,并結合不同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計劃,保證園林景觀工程整體建設工作進度的順利進展。
眾多的成功案例和經驗表明,園林景觀工程中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為解決園林景觀工程項目中的技術問題和材料應用問題提供諸多可借鑒學習的經驗。園林景觀工程中新技術的應用有效地降低施工難度、提高了施工效率,新材料的應用則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工程成本、增強了景觀效果。基于其帶來的多重優勢,必然會推動行業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如何在園林工程中更好地研發利用各種新技術新材料、更加合理地應用到具體的工程設計和施工中,是相關的研發、設計、施工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不論是物質層面還是精神層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人們的需求也有所提高。尤其在工程建設行業,對于新技術新材料的需求極為迫切,在我國園林景觀建設發展的過程中,同樣需要先進工藝的支持,在安全、環保、自然、生態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進行整體效益的考慮,充分利用新技術新工藝的特點。通過應用新技術新材料,能夠進一步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保證質量,進而為人們創造出生態宜人的戶外場所,使人們能更舒適更健康地工作生活。為此,這就需要有關的研發設計團隊及施工單位加強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發、引進與應用,以進一步提高園林景觀工程的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