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認堂
(廣西壯族自治區田陽公路養護中心,廣西百色 533600)
路面開裂是公路工程瀝青路面常見的病害現象之一,依據結構形勢劃分,路面裂縫可以分為橫向、縱向及網狀裂縫三種。縱向裂縫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現為:路面荷載疲勞、路基沉降;橫向裂縫形成的原因主要為:路基的差異沉降或是由于路面溫差較大引發的溫度裂縫;網狀裂縫形成的原因為:由于養護和修復工作不到位,導致的路面縱向與橫向裂縫處理不當,進而加速了其開裂速度,并受到車輛荷載的影響,使其發展成網狀裂縫。裂縫問題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處理會導致裂縫深度和范圍的持續擴大,如果加上雨水問題,會造成路基結構的破壞進而引發更嚴重的病害問題。
路面的坑槽也是公路工程中十分常見的現象,坑槽問題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路面積水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加上車輛荷載的等外力作用的影響,使積水通過路面分析深入到路基中,在真空泵的吸附與動水圧的共同作用下,使水分在瀝青路面與集料層之間積存,長期保持這種情況,會導致瀝青混合料出現松散或脫離等問題,進而導致路面的坑槽現象出現。坑槽問題會導致車輛駛過時出現顛簸,對于車輛行駛的穩定性會產生一定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引發車輛損害或交通事故,所以坑槽問題應得到公路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
當瀝青路面出現車轍病害時,會使路面的平整度受到較大影響,進而影響公路交通的穩定性。造成車轍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①公路建設過程中,對于路基的施工質量不達標,其多表現在對于路基混合料的壓實度不夠或是混合料本身存在質量問題;②由于部分地區的晝夜溫差大,長期受到溫差影響會影響混合料的穩定性;③部分重型運輸車輛存在超載行為,這會導致路面承受的荷載過大,進而出現車轍病害。
對于二級公路的瀝青路面進行有效的養護和管理是管理瀝青路面的重要工作內容,并且也能大大提高二級公路瀝青路面養護質量,加強管理的關鍵所在。面對養護和管理力度的不夠,采取針對性的加強措施,加大瀝青路面的養護力度,并且可以針對施工現場的實際狀況明確責任,細則劃分到每一個人,并且推行連帶責任制度,將瀝青路面進行階段劃分,然后把其中的任一段分到每一個養護管理人員身上,確定好每一養護人員的工作責任,保證在發生問題的時候能夠找到該段的責任人。以此可以有效帶動相關養護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可以主動加強對二級公路瀝青路面的養護管理,即使問題發生,也可以盡快發現問題所在,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大大保障路面的養護質量[1]。此外,加大瀝青路面的養護和管理力度,還需要建立和健全養護管理體系,定期進行管理,以此有效保障在問題發生的時候,能夠在一定的時間內及時挽救,減少損失的延伸。要建設團隊定期舉辦工作探討會,在會議上著重點出二級公路瀝青路面問題解決的重要性,并且明確如果不解決該問題,可能產生的后果。除此之外,針對于提出的問題,還要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科學合理地解決瀝青路面的問題,實現有效的防治,大大延長二級公路瀝青路面的壽命年限,為人們的出行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公路的長期運行使用過程中,路面的結構性與功能性損壞問題時有發生,所以,采取局部修補是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較為常用的方法。工作人員通常會應用復原劑或乳化瀝青作為輔助性材料對路面進行修復。噴灑復原劑前,工作人員需對其進行稀釋,然后通過局部噴灑,使其在路面的細小裂縫中進行滲透,實現封閉效果,進而實現對路面細微裂縫的修補,提升路面穩定性。乳化瀝青的應用原理與復原劑相似,通常應用與寬度小于6mm的裂縫修補工作中,在具體實施環節,工作人員需要提前清除裂縫中的雜質,然后灌注乳化瀝青,撒上細石、砂屑等材料,并在制定時間內清掃路面,之后公路便可以投入使用。在該技術的應用過程中,半乳化瀝青和乳化瀝青都是較為常用的路面養護材料,在對路面進行封層養護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需注意對路面的清潔以及噴灑方式的管理,以此提升作業效果。
在公路的長期使用中,路面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出現裂縫問題,嚴重的還會直接導致斷裂,這對于公路交通安全會造成嚴重影響,同時也增加了路面養護工作的難度。相關工作人員只有做到預先采取預防性養護,才能保證病害問題得到早期處理,從而防止裂縫現象的繼續擴大。在進行裂縫處理時,灌膠封閉技術是較為常見的裂縫處理技術之一,其原理是通過將聚氨酯類物質灌注到路面裂縫中,進而實現對裂縫的封閉,防止雨水滲入對路基造成的破壞。同時,灌膠封閉技術的應用還可以有效提升公路路面的整體性能,實現公路路面預防性養護的目的。
熱再生技術在處理公路路面破損情況時應用較為廣泛,該技術除了可以實現對路面的修復需求外,還具有一定的環保價值,可以促進資源的高效利用,減少資源的浪費。熱處理技術是應用原理為應用專業的設備對路面瀝青進行加熱處理,加熱方式主要有紅外加熱和微波加熱等,通過對病害路面的間歇性加熱,提升路面溫度實現對原有路面的軟化處理,然后在坑洼處添加新的瀝青混合料或再生劑,使新材料與原有路面進行充分結合,在配合碾壓作業使路面保持平整,實現對坑洼路面的修復處理,同時提升路面的綜合性能。熱再生技術具有操作簡單、處理效果好、作業成本低等多方面優勢,因此受到公路管理部門的廣泛應用。但該技術需以原有路面為基礎進行處理,需要結合路面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機械設備。此外,在應用熱處理再生技術時,如果對于原有路面的加熱溫度控制不到位,就有可能引發路面翻松問題,這對于路面的養護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如果加熱溫度過高,則會加速路面老化,嚴重的甚至會造成路面出現燒焦情況,這對于公路路面的使用壽命會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在應用熱再生技術時,需要對路面加熱溫度進行規范性掌控,需要在路面加熱過程中保證操作的均勻化和迅速化,從而全面提升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質量。
由于我國地域廣袤,經緯度跨度較大,所以我國氣候也呈現出南北溫差大,東西部濕度差大以及降水分布不均等特點。所以,針對不同區域,應根據當地是實際情況及氣候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養護管理策略。以我國北方冬季為例,降雪天氣的出現是影響路面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往,公路管理部門通常采取撒鹽融化冰面的措施,但該方法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見到成效,但是長期應用會對路面造成一定破壞,進而增加后續的養護與維修成本,同時縮短路面使用壽命。如今,機械除雪方式已在我國北方多地推行,機械除雪不但可以保證短時間內清除路面積雪,也防止了因溫差變化導致的路面裂縫問題發生。
在夏季,我國多數地區氣溫較高,同時伴隨降水的持續增加,路面變形、起拱的現象也時有發生。所以,公路管理部門需建立早期預警機制,實時關注氣候變化,對于即將發生的天氣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應對,例如,在多降雨地區,需保證路面排水系統通常,并做好防洪工作。在高溫干旱地區,需對路面進行灑水降溫養護。此外,由于夏季氣溫較高,駕駛員容易出現疲勞現場,進而導致交通事故發生的概率增加,相關部門需持續強化對公路交通運行的監督管理,提升公路安全管理水平,進而間接實現對公路路面的保護,以促進公路使用壽命的進一步提高。
隨著瀝青路面防治工作內容的不斷深入探究,我們逐漸發現造成二級公路瀝青路面出現問題的還有一個原因在于路面的積水現象。在二級公路上如果出現長時間的積水情況,沒有有效的排水,那么很容易給瀝青路面造成嚴重的威脅,對其路面的抗壓和強度、結構等都會產生極大程度的不利影響。為了更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提高路面的排水系統的管理強度,加強排水處理,避免出現長時間積水的狀況。在二級公路的基層可以設置一定的防水層,并且具體設置上縱向以及橫向的排水設置,保障路面上的水分能夠及時迅速滲透到基層并且有效排放到地下。在雨水積存的時候,一定要迅速展開處理,分析發生的原因,然后有效提高二級公路瀝青路面的質量。
通過對全文的總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近年來,我國對于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投入力度持續增加,我國的公路項目建設里程也有了明顯增長。公路工程的路面質量是保證交通運行安全的重要因素。所以,除了要注重公路建設質量控制外,還要提高對養護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相關部門需要對公路潛在的病害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并結合世界情況采取針對性的養護管理措施,以此提高公路路面的平整度,保證路面綜合性能,從而實現公路事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