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峰
(汕尾市粵源水利建設監理有限公司,廣東汕尾 516600)
全面推動水利行業建設與發展對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各個地區都在抓緊推動水利工程建設進程。水利工程與房屋建筑工程不同,具有工程量大、施工難度高、涉及范圍廣、影響因素多等特點,直接關乎民生問題。為了保證水利工程建設質量,全面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尤為重要。應加強工程質量管控,保證水利工程各道工序有序開展,提高工程的安全性、經濟性,從而實現最終的建設目標。
有效的施工管理措施能夠在保證工程建設質量、安全的同時,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嚴格按照工程項目合同開展工作能加強業主、承包單位、施工單位的協調性,實現共贏目標。新建水利工程已經從傳統型轉變為現代型,水利工程功能更多。在“十三五”期間,我國水利行業發展更為迅速,取得了優異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施工管理缺乏科學性、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管理制度不規范等,這些問題最終都會影響工程建設質量。此外,目前新建水利工程規模較大,施工管理中依然采取老方法、舊理念,創新性不足。
對項目實施質量控制的核心便是提升對人員的管理效果。人是控制對象的核心,需充分激發項目相關人員的參與積極性,主動調動潛能參與項目實施,盡量將人為誤差控制在較低的水平。為了實現上述目標,除了從思想覺悟、勞動紀律及專業素養等方面加強培訓外,還需建立更為科學的崗位責任機制,公平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創造更為和諧的勞動環境。此外還需結合具體項目的特征,開展適合的人員配置與管理。在對工程質量進行監控期間,還需重點考察人員的技術能力、心理素質和錯誤行為等。在施工現場對人進行科學監控,主要可采取下述措施:形成合理的管理體系,結合具體的工作需求設置崗位,并配置相應的高素養工作人員;增強現場管理和操作人員質量管理意識,將其作為開展項目的首要任務;嚴格落實質量管控的各項規定,形成具體的責任機制;提升項目管理人員的責任素養,從質量管控的基礎工作入手,面向全員實施質量教育工作,統一計量單位,做好數據的記錄和傳遞。
縱觀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發展,項目管理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其原因則是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若想實現項目管理目標,首先要構建完善的施工管理體系,制定相關的法律制度,對施工各環節起到約束和規范作用,保證管理工作有據可依。施工管理環節,管理人員先要轉變管理思想和觀念,運用新型的管理方法和形式,保證管理體系構建的高效性,并且聯合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落實全面化管理,確保將管理工作落實到具體工作細節中。只有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制,才能展現管理人員的最大能效,確保在有效的監督管理作用下推進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科學運用施工材料,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
對于施工單位而言,制定一套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能保證水利工程施工的有效使用。水利工程管理人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構建施工安全監管體系,總結分析從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強化設備安全使用管理,在設備使用過程中,要重視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培養。新時代設備使用工作重點,不再是將經濟效益作為評價設備工作效率的唯一標準,創建以安全管理為核心的新型設備操作工作理念。做好宣傳工作,保障水利工程施工的安全工作,確保工作人員具有安全操作意識。堅持樹立以安全為工作核心的理念,加大宣傳力度,保證設備操作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與工作質量。定期舉辦設備安全操作維修知識培訓活動,利用現代化宣傳手段,不斷更新宣傳內容,營造和諧的宣傳氛圍,提高水利工程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普及。管理部門應加強與實際工作人員的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在根據安全管理條例進行設備操作時遇到的困惑,消除相關顧慮,完善安全管理效果。進行針對性宣傳工作,根據不同設備的使用方式及建設情況,選取不同的安全管理維護手段,保證安全施工宣傳工作的有效落實。
為了提升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管理質量,工程管理技術人員應該整合工程項目的各項數據信息內容,將工程項目進行進一步細化,以保證工程項目的有序推進。與此同時,工程管理人員需要依據整理好的工程項目計劃編制項目質量管理制度,進而科學合理地規范各項工程項目實施內容,并確定項目實施的方法流程。在水利水電工程實際施工之前,制定科學的工程實施計劃與質量管理制度,可以促進工程管理技術人員從宏觀的角度對施工內容進行有效統籌和調控,加強對施工計劃的把控。
材料可作為整個水利項目實施的核心,因此材料的質量也會直接決定項目的質量水平。對此,施工單位需組織科研人員對材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選取質量合格的原料參與施工。在應用材料前,需按照標準檢驗材料質量,對材料類型的確定需盡量謹慎,以此降低質量問題的發生概率。加強對材料質量的管理可作為防范質量問題的關鍵。管理人員需更為重視材料的采購環節,嚴格管控確定的材料類型,由于材料在整個項目實施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果材料質量不達標,則難以保證整個項目的質量水平。這便需要水利項目嚴格把控原料采購環節,選擇行業信譽度較高的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嚴格實施驗貨和檢測。材料簽收需結合項目實施合同要求操作,嚴格禁止質量不合格的產品應用到項目中,杜絕各相關人員玩忽職守,需嚴格把控原料質量,避免項目出現質量問題。對于原料采購人員的選擇也需格外謹慎,需具備更高專業和道德素養的人員擔任采購工作,通過不斷學習提升采購人員的思想意識,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量壓縮原料成本。高質量的原料能夠成為提升整個水利項目實施的基礎,因此水利項目實施的重點便是加強對質量的管控,全面提升水利項目的建設效果,促進經濟發展。因此質量管理工作可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礎,依據法律要求認真貫徹質量管控的措施,為項目順利和穩定實施提供前提。
水利工程成本管理成效與企業的經濟效益息息相關,因此,應該加強項目成本管理,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保證成本效益目標的實現,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企業的良好發展。由于水利工程的實施難度較大,正式施工前,應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將策劃方案作為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據,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考核實施細則等,確保成本監管目標的可行性,從而獲得理想的成本管理效果。此外,應加大成本管控力度,遵循動態化、精細化的管理原則,并且對成本目標的展開進行考核,從而達到項目管理的目的。
(1)數字勘探技術。數字勘探技術擁有較高的分辨率,它能夠對信息成像進行處理,以X線曝光及信息讀出處理,并最終制作成平片影像。再數字化分析勘探出的結論,實現對地質相關資料的校正、分頻等優化,從而提高危險評估的準確性。在傳統攝影測繪技術的應用基礎上,強調對水利工程中的要素測量,考慮到測量經濟成本,輔以計算機技術的應用,以及各種圖像后期處理功能,保證施工危險評估結果的完整性及準確性。
(2)地理信息技術。地理信息技術又被稱為“地學信息系統”,是一種現代化空間信息系統。它通過計算機技術軟件系統的支持,對整個或部分地球表層(包括大氣層)空間中的有關地理分布數據進行采集、儲存、整理、分析。在水利工程施工勘探過程中,地理信息技術的水平要求較高,應用范圍較廣,可以與遙感等其他技術聯用,提升水利工程的勘探效率。
(3)瞬變電磁技術。瞬變電磁技術也稱為時間域電磁技術,簡稱為TEM,其危險評估原理是通過不接地回線或是接地線源向地下發射脈沖磁場,在每個脈沖磁場間歇過程中,利用電極觀測二次渦流場的方式,通過電磁感應定律,得到不同地域的地質特征。在利用瞬變電磁技術進行水利工程施工危險性評估時,大部分施工現場可能出現電磁干擾現象,導致地質內部出現溶解情況,而地質環境中的礦物資源在電化學溶解時,其內部會出現大量的金屬陽離子,并緊密依附在陰極表面位置,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這種現象推導出項目災害危險情況。
對于水利水電施工與管理技術的分析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一項研究,水利水電工程因為其投資金額大、周期長、復雜性高等原因給其在具體的施工和管理中帶來一定困難,相關部門和人員應該注重施工細節,展開科學管理,使水利水電工程的整體質量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