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軍
(湛江市港嘉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廣東湛江 524000)
隨著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各項成本均實施精細化管理、控制各類支出,對建筑工程建設質量的要求往往是越來越高,但是在項目實際施工過程中,卻常常因為各種因素所影響而出現很多質量問題。這其中,尤以建筑材料的影響最為顯著,一旦不合格材料進入到施工現場,勢必會影響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給其日后運營使用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相關建筑施工單位就要在日常管理中,對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給予相應的重視,及時挖掘出材料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為建筑工程的長治久安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常,大部分建筑工程在施工建設期間都會涉及大量豐富的建筑材料,由于這些材料在不同溫濕度的檢測環境中會產生不同的反應,所以使其檢測結果也會與標準值之間出現較大差異。例如,水泥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建筑材料,由于其一般都被應用在建筑物基礎工程、墻、板、柱或地面等大面積施工環節中,所以該材料的質量也會對建筑工程的受力特點及整體穩定性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要想保證建筑工程的順利開展,使其符合人們的安全居住使用需求,前提條件就是要對水泥質量加大檢測力度。而按照相應的檢測標準要求,相關檢測工作只有在達到標準規定的溫度、濕度環境下進行,才能確保最終的檢測結果。但若是檢測環境溫濕度低于或超過這個要求,則勢必會影響水泥的性質,進而使其檢測結果與現實情況之間出現明顯的不相符情況[1]。
由于建筑材料的檢測流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所以為了確保檢測效率和檢測精度,就需要運用到一些較為專業、先進的精密儀器才能達到最終的檢測目的。而這些儀器設備的精確程度和專業程度必須能夠滿足建筑材料的檢測要求,才能提高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這種情況下,相關檢測部門就要不斷加大對建筑材料檢測工作的投入力度,盡可能引入先進的檢測儀器與設備。在這一環節中,必須確保儀器選購的經濟性與合理性,不僅要按照國家相關檢測標準要求來進行選購,而且還要依據檢測項目的內容、要求及方法等關鍵因素來進行選擇,此外,相關單位還要對這些儀器設備(按規范進行檢定或校準并對其)日常維護管理工作給予相應的重視,不僅要定期對其整體運行情況進行認真檢查,而且還要針對已存有的故障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和處理,并對處理后的結果進行相應的檢定或校準,已確保其滿足建筑材料檢測工作需求。
建筑材料檢測工作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專業性,要想使其整體工作效率和質量達到相應的標準要求,就要安排專業檢測技術人員來負責完成。但若是相關檢測技術人員缺乏專業檢測知識以及素質技能,勢必會給材料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造成很大的影響,使材料檢測結果常常因為檢測人員自身工作態度不端正,未按照相關檢測標準要求來進行而出現虛報、誤報的情況,這樣不僅降低了材料檢測的質量,使其失去原有的實效作用,而且還會給整個建筑工程的順利實施埋下一定的安全隱患。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快速提升,建筑材料檢測技術和操作方法等也實現了全面的優化創新,雖然這些新技術給建筑材料檢測工作的不斷完善和更新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但由于這些新技術在具體實施期間的側重點不同,所以使相關檢測數據的精確性也是無法做到全面保證,進而產生一定的差異。因此,要想規避這種情況的發生,相關檢測人員在開展本職工作時,就要根據檢測項目的實際要求和情況,合理選擇材料檢測方法和技術。
現今,抽樣檢測方式是大部分建筑材料檢測工作中最為常見的技術手段之一。但是在實際檢測過程中,卻經常因為樣品選擇缺少代表性和針對性,而不能確保檢測結果的精確度,進而使其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一些建筑施工單位缺乏材料檢測工作意識,在建筑材料檢測過程中,往往較為注重檢測工作效率,相對于檢測樣品質量的控制卻是極為忽視,再加上取樣人員未按照相應的規范要求合理選取樣品,每次抽取的樣品數量和代表的檢驗批數量不一致,所以導致最終的檢測樣品失去了原有的代表性,這樣就會給建筑材料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造成很大阻礙,使其最終檢測結果的精準度大大降低[2]。
在建筑材料檢測過程中,為了避免周圍環境對其檢測結果造成不利的影響,相關檢測部門在對各類建筑材料進行檢測時,就要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規范,對現場材料檢測環境的溫濕度進行嚴格的把控。例如,在對混凝土標準養護強度進行檢測時,依據相應的標準規范要求,檢測環境的相對濕度應以不小于50%數值為基準,溫度應以20±5℃為基準,并且要及時采用塑料薄膜將成型抹面后的混凝土試件包裹起來。同時,還要隨時關注試件表面濕度,并將其放置在與檢測環境溫度、濕度相同的室內環境中靜置1~2d,然后再對試件進行拆模,隨后還要將其及時放入到溫度為20±2℃,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進行養護,直至試件的試壓齡期,在符合規范規定的檢測環境中,才能確保其最終檢測效果。但若是溫度過高,則混凝土強度也會隨之大幅提升,這樣就會給檢測人員判斷混凝土強度帶來一定的難度,進而使其最終檢測結果出現較大誤差。因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相關檢測人員就要在充分了解檢測樣品特點的基礎上,采用相應的設備對檢測環境的溫濕度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與相關標準要求相符合,并保證檢測結果,使其達到一定的精準性和實效性,進而為工程質量管理方案的科學制定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在建筑材料檢測工作中,為了避免相應的檢測設備因缺少一定的先進性和專業性而無法保證最終檢測結果,相關工作人員就要在檢測實驗開展之前,根據相關要求,合理選擇檢測儀器和設備,不僅要確保其生產廠家的專業資質,而且還要對其整體應用性能以及價格的合理性等進行全面檢測,使之完全符合建筑材料檢測工作要求。另外,在設備進場后,還要對其日常維護管理工作給予相應的重視,以便可以隨時發現設備故障,并通知維修人員及時對故障進行處理,做好設備的維護和修理記錄,有效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維修后的儀器設備要通過檢定或校準,合格后方可再次投入使用,進而為后續試驗檢測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3]。
檢測人員專業素質能力的高低能夠直接影響材料檢測的效率和精準程度,因此,要想確保建筑材料檢測工作水平,首要任務就是要不斷強化材料檢測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首先,相關檢測部門要定期組織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專業檢測技術培訓活動,以便進一步提升檢測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其次,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績效考核制度,以便不定期考察現有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并將其日常工作表現和實際技術水平納入年終獎勵評比中,能更好地提升檢測人員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使其在開展檢測工作時能夠做到遵規守矩、按部就班,并對相應的檢測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和判定,從而最大化減少檢測結果與實際數據的誤差。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中所涉及的材料種類十分豐富,所以使其相應的檢測工作任務量也是十分龐大,要想確保最終的檢測結果,相關工作人員關鍵任務就是要確保取樣的規范性和代表性。在挑選取樣樣品時,應盡量選擇具有典型和代表意義的建筑材料,并按照實際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計劃采用適合的檢測模式進行檢測。例如,在同一批次材料中進行樣品選取,必須根據材料數量,按照分開取樣原則來進行選擇,尤其是液體材料,不僅要分批取樣,而且還要選用干燥、整潔、密封的容器進行盛裝,確保取樣質量,避免對檢測結果造成不良影響。
綜上所述,為了進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建設質量,減少項目施工中劣質材料對建筑質量及安全的影響,相關施工單位應加大所選建筑材料質量檢測力度。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不僅要合理選擇檢測設備和檢測方式,做好設備日常維護管理工作,而且還要提高相關檢測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能力、嚴格控制檢測環境、確保檢測取樣的規范性,切實提高材料檢測效率和精準程度,進而為工程施工質量的嚴格把控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