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戈銳
(湖南虹康規劃勘測咨詢有限公司,湖南長沙 410000)
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建筑規劃設計成為建筑行業重點關注的內容。隨著城市建設進程不斷推進,城市規劃中的建筑基本沒有區別,這樣的城市建筑會非常死板,無法達到審美的要求。在城市建設中,建筑規劃設計最先要尊重地域文化,也就是把傳統文化因素融入建筑規劃設計中。建筑規劃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不僅要考慮到建筑的美感,還要確保傳統文化因素在建筑中的協調性,在建筑規劃設計中要最大限度體現傳統文化因素,放慢城市中人們生活的節奏,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因素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作用。
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文化改變了現代建筑工程的設計狀態,避免建筑規劃設計過于生硬。本文中主要探討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作用,具體如下:
首先,傳統文化已經成為建筑規劃設計中常見的因素,推動建筑工程的傳統性發展。如今建筑工程規劃設計受現代因素的影響,表現出風格相似的特征,而傳統文化的應用打破了千篇一律的建筑規劃,避免建筑規劃設計中出現審美疲勞[1]。建筑規劃設計時,挖掘傳統文化中的設計因素。設計人員從傳統文化中尋找建筑規劃設計的靈感,融合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提高城市建筑的審美水平,讓城市中的建筑有獨具一格的特點。
其次,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有傳承文化的作用,建筑是一個城市的標志,當人們進入一個城市之后,最先進入視野的就是建筑,把傳統文化融入到建筑規劃設計中,可以把傳統文化最大化的繼承、傳播[2]。我國的傳統文化具有自身獨特的價值,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傳播著我國獨有的文化,建筑規劃設計人員要吸取傳統文化中的營養,讓建筑規劃設計有生命力。
再次,建筑規劃設計中傳統文化有顯示地域特色的作用,我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的傳統文化有一定的差異,比如我國南方傳統文化和北方傳統文化就有明顯的差別,標志性建筑可以成為一個城市的象征,把傳統文化應用到地標性建筑的規劃設計中,就可以從建筑中體現出地域特色。
最后,傳統文化應用到建筑規劃設計中能幫助人們構建旅游線路,現代建筑規劃設計中已經考慮到傳統文化、建筑、旅游的關系,有一些建筑規劃設計中合理運用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人們旅游的主要地點,體現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中的旅游價值,傳統文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應用到建筑上更能吸引游客,推動地區經濟發展。
建筑規劃設計中傳統文化的應用有一定的原則,目的是讓傳統文化能合理融入建筑規劃內,本文中列舉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兩點應用原則,具體分析如下:
建筑規劃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應遵循綜合性原則,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不能生搬硬套[3],很多傳統文化并不能直接應用到建筑規劃設計中,需要采用綜合設計的方法才能把合適的傳統文化應用到建筑規劃設計中,從而保留傳統文化中的經典之處。
我國傳統文化類型多樣,豐富的傳統文化中必然會存在精華和糟粕,這時就要遵循批判性原則,根據建筑規劃設計的需求選出符合建筑設計的傳統文化,找出傳統文化與建筑規劃設計的和諧點,保證建筑規劃設計后能夠有優質的品質。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遵循批判性原則,選擇精華的傳統文化,完善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建筑規劃設計中,傳統文化有著明顯的應用表現,其提高了建筑工程的可觀賞水平,在建筑規劃設計中主要應用到觀念、設計、布局和風格等,本文主要探討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如下:
建筑觀念是設計形式的基礎,建筑可以有多種形式,而觀念始終不會受到形式影響。傳統文化應用到建筑觀念中,只有當建筑觀念中含有傳統文化時,才能在建筑規劃設計中體現出傳統文化[4]。建筑規劃設計時,設計師的觀念對傳統文化的應用有著較大的影響,設計師應用傳統文化因素能夠讓建筑規劃設計煥然一新。建筑規劃設計中要樹立傳統文化的觀念,讓建筑有新的定義,體現出建筑規劃設計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
傳統文化應用到建筑規劃設計的觀念中,建筑觀念設計中應該要合理運用傳統文化,可以利用傳統文化中的圖騰、寓意、符號等,致力于在建筑規劃中展示出傳統文化的應用價值,創新建筑的規劃設計。
比如某高校中綜合教學樓的規劃設計,設計人員就把傳統文化應用到建筑觀念中根據四方鼎設計出建筑觀念,把綜合教學樓設計成四方鼎的樣式,讓建筑第一眼看起來就是四方鼎的結構。該地區處于傳統文化的區域中,傳統文化非常濃厚,建筑規劃設計中注重傳統文化的觀念設計,讓傳統文化可以和建筑融合起來。該綜合教學樓就是在四方鼎的觀念下設計出來的,設計人員運用這一傳統文化因素,不僅僅是改變傳統建筑的設計方法,更是讓傳統文化能顯示在建筑中。該校綜合教學樓觀念設計中,主要目的就是融入傳統文化,在校園中傳播傳統文化,四方鼎象征著新時代的開始,寓意學校中每一批學生來到這里都是新的開始,四方鼎傳統觀念應用到建筑觀念設計中,兩者融合起來更有意義。
建筑規劃中建筑設計引入了傳統文化,文化背景不同設計出的建筑就不同,建筑設計時為了要科學的運用傳統文化,需要充分考慮建筑項目所在的地域環境、地理位置、人文特征等,這樣才能達到文化、建筑、環境的和諧統一。
傳統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可以把藝術與文化結合起來,也可以把綠化與文化結合起來,達到建筑設計傳統性的目的。傳統文化在建筑設計中受地域影響非常大,我國南方北方文化差異明顯,對建筑設計的影響也很大。例如:某南方景區周圍的建筑設計就非常注重傳統文化的應用,南方建筑自古至今都偏重青磚、白瓦、雕刻等傳統文化,符合江南水鄉的地域特點。該景區周圍的建筑主要用作酒店、休閑、參觀等,景區建筑設計中充分運用了傳統文化,該景區建筑設計非常具備南方氣息,流水縈繞建筑,建筑呈現不規則的狀態分布到岸邊,傳統南方建筑設計時講究自由、不規則,實際這與南方人的生活習性有很大的關系,這種傳統文化延續到現代建筑中,比如景區建筑中的酒店,樓房和平房連接起來,平房沿著地面地基的高低而呈現高低起伏的狀態,樓房周圍錯落分布著高低不同的平房,不規則的排列能緩解旅客生活中的壓力,還能做到移步換景,這種建筑設計中充分利用了傳統文化。
我國傳統建筑布局非常有特點,古代建筑講究布局規劃,比如我國某地區現代建筑就借鑒了明清建筑布局,該地區包含一個明清建筑群,布局為方形狀態,是明清居民遷居建造的,建筑群布局整齊方正,內部院落規劃非常有秩序,與外部方正結構相呼應,這也成為當地居民打卡的一個好地方。城鎮建設中,把方形布局這種傳統文化引入到現代建筑中,致力于打造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建筑布局,建筑布局設計時,同樣選擇方形的布局,構成建筑群,該建筑群用于參觀旅游,主要就是把明清建筑做復制后融入城鎮建設內,讓更多人了解到我國古代建筑的布局文化。建筑布局關系到建筑項目的外觀、形式,在建筑布局中融入傳統文化,認可我國的傳統文化,注重建筑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
建筑風格是建筑規劃設計中不能忽視的一項內容,建筑風格設計中運用了傳統文化。我國古代建筑風格比較多,比如京派、徽派等,不同建筑風格展示著不同的傳統文化,也表示著地域文化的差異。古建筑風格中,京派建筑以四合院為代表,四合院設計風格注重對稱分布,寓意吉祥如意。徽派建筑風格為高墻深院,寓意肥水不流外人田,古建筑風格中傳統文化思想很深,應用到現代建筑布局中有著積極的作用。現代建筑風格設計中,傳統文化思想也很濃厚,很多現代式建筑都追求傳統文化,在建筑布局中體現出傳統文化。比如我國北方地區居民區中的一些別墅設計,就采用了京派建筑風格,別墅建筑風格中規中矩,給人一種嚴謹的生活態度,別墅建筑風格設計中,借用京派四合院的設計,不論是采光還是層次上都表現出傳統文化的價值。傳統建筑的尺寸設計、結構規劃等都有借鑒價值,如今的建筑風格設計中,根據功能、居住等的需求,落實傳統文化的應用,建筑風格設計中發揚我國古建筑設計風格。
建筑規劃中應該要意識到傳統文化的作用,遵循傳統文化的應用原則,組織好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中的應用。建筑規劃中要合理安排傳統文化的應用,挖掘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現到建筑工程的規劃設計中。建筑工程屬于現代工程,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建筑工程中,能夠讓建筑工程更有藝術感、美觀性,提高建筑工程的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