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瑩,馮崢嶸
(1.北京耐思藝文公關策劃有限公司,北京 101104;2.北京金元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23)
為順應市場需求,裝飾裝修行業發展已有幾十年的發展過程,其間的每次發展變革都使裝飾裝修行業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創新。近年在經濟形勢和市場發展的推動下,裝飾行業利潤也在大幅的下降,這促使施工企業要在精細化管理過程中創造更多的利潤空間。本文僅以北京某高檔住宅小區為例,對施工企業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對成本進行管控進行探討。
該項目為精裝修項目,位于北京市南五環外,單位平米造價2400元(不含固定家具),樓層共20層,面積22000萬m2。
本次施工招標的承包方式為規定承包范圍內的包工、包料、包工期、包質量、包安全、包文明施工、包成品保護、包精裝范圍內甲分包驗收、包材料加工全過程管控。
由于本項目采用毛細管網供熱和新風置換系統,毛細管網主要分布在頂棚部分墻體,新風置換系統分布在地面混凝土墊層下。
(1)該項目中有甲分包施工單位數量較多,造成的交叉施工作業多。
(2)因為前期施工耽誤時間久,業主公司的交房時間已確定,導致后期精裝的工期被壓縮,精裝修施工單位面臨的問題是時間緊,任務重。
(1)項目進行至竣備完成,精裝修工作剛剛開始便趕上新冠疫情突發,直接導致勞動力的調配受到影響,增加勞動力、趕工、窩工等問題突顯,相關費用造成增加。
(2)由于本項目市政、園林工程施工內外梯啟用過程中,階段性會影響精裝材料運輸道路,而且室外園林施工、小市政管道施工和室內精裝同時在搶工期,導致經常性的道路不通,材料無法運進入樓內,無法到達作業樓層,所以材料二次搬運也是給施工增加了難度。
(3)項目臨近尾聲,后期進入安裝階段時,總包單位的臨時電路已經不能滿足施工需要,造成經常性的停電,這個因素造成極大的損失。
材料成本的管理采用集約化管理模式。
(1)公司建立各類供應商的管理平臺,對各類供應商進行綜合考評,按照供應的產品種類,供應商的調配能力等形成分級備案。
(2)項目確定利潤指標前,根據該項目的特點,在內部供應商管理平臺上選擇合適的供應商,將該項目涉及的供應產品預招標。
(3)該項目集中采購的產品主要有大理石、硬包、壁布、鋁合金隔斷門、不銹鋼、瓷磚、輕鋼龍骨、石膏板等,其中大理石分為大板采購招標和加工招標,硬包分為硬包布采購招標和硬包加工招標,將材料采購、加工、安裝等環節分別招標,這樣的招標方式有利于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把控。
人工成本的管理采用班組化管理模式。
(1)項目部按照木、瓦、油、水電四個專業,設有專業管理工程師,負責安排本專業的流水段施工作業,并協調本單位各工種交叉作業的工序安排以及與甲分包交叉施工的工序安排,將原有的項目部管理人員和勞務單位管理人員的工作相結合。
(2)該項目共計20層,按照每4層為一個施工流水段,分為5個流水段同時施工,針對每個工種的施工班組,按照施工能力的不同分配放了任務。
(3)勞務班組化管理的優勢。整個項目的施工節奏項目部可控。單個工種由多個施工班組組成,形成相互競爭且相互依托的局面,不會因為個別班組施工進展緩慢等因素,影響整個項目的施工進度,便于對各班組的成本、進度、質量的控制。改變了以往將整個項目勞務施工分包給1~2個勞務單位的發包方式。具體體現在:①價格優勢。現在的建筑裝飾工程的價格透明,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的批量精裝項目利潤很低,以往是先發包給勞務單位,導致勞務成本居高不下,現在改變為班組化,由公司成本部最終對每個工序統一定價,與班組簽訂勞務合同;②管理優勢。以往由項目部管理勞務單位,勞務單位管理施工人員,勞務單位如果不服從項目部的管理,項目部則無法把控,項目進展不可控。而班組化管理后,將原有的大勞務拆分。小勞務班組都是按量據實結算,每個班組要的都是效率,項目部的要求是希望提供盡可能多作業面,這樣反而促進了項目部的管理;③根據以往的經驗,大概率的出現勞資糾紛,因為施工質量差導致返工,返工意味著成本上升甚至超支,勞務單位虧損,是引發勞資糾紛的巨大隱患。班組化管理后,每月由項目部各專業工程師按工序對各班組收方、核量,上報公司成本部門后按量結算。公司業務充足,能夠保證班組長期與公司合作。這樣既能使人工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時通過長期的合作,形成自有穩定的勞動力資源。
現場管理的落實要做到精細化管理,項目部只有做到精細化管理,才能保證材料成本集約化管理、勞務班組化管理的成功。
(1)項目部對所有技術人員進行合同交底、招標文件交底、技術文件交底、清單交底、圖紙交底,管理人員對這些文件熟悉,才能有依據地進行施工管理、制定施工標準和施工計劃。
(2)在招標階段,由于時間關系及現場情況了解不透徹無法將清單中的量核實清楚,項目部進場后應立即依據現場和圖紙,針對清單量和項進行詳細的核查,查出誤差后,與甲方聯系辦理相關簽證。如果沒有這個環節,對勞務班組要據實結算的,公司將面臨損失,成本不但得不到控制,甚至對所產生的量差都不清晰;現場管理落實得當,也是成本控制的又一有力措施。
(3)進場后,項目部立即對甲方提供的界面劃分進行了解分析,在施工前找出界面劃分不清的部分,明確施工范圍,便于完善施工布置計劃。
(4)施工界面劃分清楚后,制定與土建單位的交接標準,按照交接標準對現場進行排查,并統計列表。①交接過程中每一處不符合標準的要保留影響資料,如墻體偏差,電路預留點位偏差、電路管線不通等,給甲方提供完備的資料;②檢查交接范圍內的門窗、欄桿等設施有無損壞,如有損壞,保留影像資料,便于責任劃分;③參與土建單位與甲方的通球、煙餅實驗,確認交接前的煙道和下水暢通;每一項工作都為下一步的施工做鋪墊。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將問題提前排查。
(5)根據現場情況,依據甲方技術文件的要求,項目部要制定每道工序的施工方案,對各工種的勞務班組進行施工技術交底,要求勞務班組領會后簽字確認,作為施工及驗收依據。
(6)根據每個流水段的工序安排,制定出每道工序的施工工期,對應施工的勞務班組需要配備的人數,將每個流水段中的每道工序的工期精確到天,配備的人員數量精確到人。
(7)每道工序完成后,由專業工程師驗收拍照,將影響資料編入可視化工序管理表格,如發現滯后,立即要班組增加施工人員。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將工期精準定位,改變以往橫道圖的工期管理弊病,節點性工期臨近才發現需要突擊完成任務,導致最后為了搶工期甚至不顧工程質量;盲目突擊搶工也勢必會產生窩工現象,所以從項目初期就進行統籌安排,避免此類情形。
(8)現場硬裝基礎工期的精準制定,可以為主材及外加工產品的測量、選購、加工、進場安裝提供有力的保障,如大理石、不銹鋼、硬包等。
在項目管理中,施工工藝的優化對成本控制極其重要,甲方提供給施工單位的圖紙,不能夠完全指導施工,實際施工中有很多的弊端,需要根據現場施工的實際情況進行圖紙深化,這項工作需要有經驗的技術人員來完成。工藝優化后完成面效果佳并且降低維修率,同樣也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舉例說明如下:
2.4.1 石膏板吊頂
通常在有燈槽的吊頂施工圖中,經常看到有木基層做法,木基層的收縮率大,容易變形,造成石膏板開裂,特別是窗簾盒處,傳統工藝的做法,窗簾盒的掛板都是多層阻燃板,往往最先開裂的都是窗簾盒,我們在吊頂施工中采用全龍骨做法,完全沒有木結構,因為輕鋼龍骨不易產生變形,石膏板安裝在輕鋼龍骨上也就不會開裂,大大降低了后期維修率。
2.4.2 墻體的防開裂措施
正常的墻體防開裂做法是粘貼纖維網格布,這種做法在一次結構和二次結構結合處是無效的,優化措施是在兩種結構相交處,用菱形鋼板網搭接,鋼釘固定,再用抗裂砂漿找平,這樣能夠達到不開裂的效果,有效降低了維修率。
2.4.3 瓷磚排版
合同清單中瓷磚的損耗率一般會給5%~8%,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往往都超過這個損耗率,造成成本增加,所以瓷磚施工前必須進行施工排版,在排版時,所有需要裁切的瓷磚要最大化的再利用,要將損耗降到最低,確定排版圖后,要求施工班組嚴格按照排版圖施工,并給予一定的損耗量,超過量的損耗由施工班組承擔。
石膏板吊頂、墻體防開裂處理、瓷磚鋪貼及排版這三個施工工藝在精裝項目中涉及廣泛。從根本上進行施工工藝優化,可有效確保達到工藝質量標準,減少項目交付后的維修情況。在每個施工環節過程中應該嚴把成本關,以促進業主和施工方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