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
(上海數據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隨著當今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協同發展,云計算技術開始在各行各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并發揮非常重要的應用優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實施過程中的進度控制也開始備受關注。基于此,在具體的項目實施過程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其進度控制問題,并通過合理的措施來進行進度控制。這樣才可以發揮云計算數據中心的技術優勢,滿足項目的實際應用需求。
張北泰榮云計算數據中心項目選址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云計算數據中心1棟總建筑面積30000m2,一共兩層,一層高7m,二層6.5m,設計PUE值低至1.3以下。按照A級機房及Tier3+機房的標準設計。充分利用全年平均氣溫為3.5℃的氣候條件,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市電為2N配置,平時A/B兩路各承擔約50%的負載,按照N+1配置高壓柴油發電機組。采用模塊化機房,每個模塊可根據需求快速部署、靈活擴展,滿足不同客戶需求。
數據中心一層層高7m,建筑面積約15000m2主要功能房間為柴油發電機房、高壓配電室、鋼瓶間、運營商機房、機電值班室等。數據中心二層層高6.5m,建筑面積約15000m2,主要功能區為核心機房、模塊化機房及空調設備機房組成[1]。機房模塊從200機架至500機架不等。模塊化機房全部采用無地板熱通道封閉設計,節能環保。
通過各項目組問卷調查,與規劃部負責人、項目工程師、工程部負責人、項目經理等負責人進行會談,聘請業內項目管理專家指導等方式,結合泰榮公司在其他數據中心建設、廠房建設項目的建設進度控制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對項目的進度控制問題展開了分析。通過研究現階段該項目建設進度管控的實際情況可發現,以下兩部分是其所包含的內容:①需優化進度控制方式。項目里程碑和關鍵日期表等方法是一般情況下擬定計劃時所采用的方法,但其都存在某種程度上的缺陷,不能使進度控制的準確性有所保障。所以在現階段,該數據中心需要切實可行且科學的進度控制措施;②需增強該項目建設過程中的系統性。在該項目規模逐漸增大的情況下,項目的工藝和工序的復雜程度也逐漸提高,與此同時,具有多樣化特征的因素又會對進度控制產生影響,需提升進度控制的系統性。該項目采用的調查方式主要有問卷調查、專家指導、會議訪談[2]。
該項目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公司進度控制方面的問題設計了調查問卷。調查對象為項目部全體成員共43人。問卷由公司行政管理部專員發放,采取匿名形式,使項目組成員無壓力填寫,填報時間7d。按照約定時間提交了40份,有3個項目組成員由于休假未能按時提交。收上來的40份調查問卷,其中有4份填報隨意為無效問卷,剩余36份為有效問卷。根據有效問卷提煉及專家訪談等方式總結影響進度控制的主要問題有責任劃分不合理、計劃編制不合理、施工管理不合理等。
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運用較為單一的層級架構完成項目建設工作,單位內部所有部門都是單獨存在的,在多個部門開展類似的工作時,如營銷和采購方面的工作,不能科學地借助專業知識相對較為豐富的員工的力量;在與供應商與客戶溝通時漏洞百出,工作效率較低。在該項目建設進度管控中,配備和利用專業性較強的技術人才的重要程度極高,未來工作可否成功開展都會受其影響。在該項目建設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即部門管理職責劃分模糊,致使無法科學的配備和利用專業技術人才,同個項目偶爾還會產生工作重疊或交叉的現象。比如說,財務和資產管控部門在人力資源方面的配備工作,出現人力資源浪費的現象,設備進行資產盤點時,現場工程師清點一遍,資產管理員清點一遍,財務人員再清點一遍。與此同時,因為公司極為注重績效考核,使管控和規劃工作并未按照相應的標準完成[3]。
①企業并不注重項目工作環境、技術設施、規模等因素,僅在傳統經驗和最終目標的基礎上完成規劃的擬定工作,并未開展合理有序的研究工作,導致項目實際的建設進程和項目進程規劃并不完全匹配。在合理的進程規劃缺失的條件下,難以妥善指引數據中心項目的建設工作。項目在規定時間內外市電無法正常發電,進度計劃仍按照外電正常送電的情況編制,忽略了使用柴發帶載調試、測試的難度;②項目規劃存在缺陷,粗細不均。比如,在建設該項目時,僅管控、部署就安排了重要程度相對較高的電氣、暖通、給排水、消防等施工工作,并未擬定具體的工作管控內容對重要程度相對較低動環和BA系統的工作進行管控,往往項目調試后期主要是這幾個系統滯后造成測試驗證不能正常開展,使項目整體進度受到影響。在核心工作中,部分工作細致程度過高,如屋面防水在整體進度計劃中細化體現了每一層的施工要求,但是此部分在整體項目中的重要性完全不需要體現如此詳細。而還存在部分工作如空調管道安裝極為粗糙,未按照物理空間區分區域樓層、未按照系統區分主管、支管,打壓、沖洗、預膜的工序也未體現,使管理人員在工作中難以按照此進度規劃進行操作,造成后期施工混亂;③項目未按照進程規劃開展建設工作,且進程管控不合理。在該項目建設中,工作規劃和實際的建設工作較為不符,使項目建設工作出現脫節的現象。比如個別管理人員往往不遵循相應的規劃而僅通過自身所累積的經驗處理某些現場的工作,導致該工作不能連接其余工作,進而產生規劃不可控的現象,如本已明確空調排水的做法,管理人員憑借經驗要求變道增加了工作難度,造成了后期費用增加及驗收困難。在數據中心建設過程中,項目假設工作可受到設備制造、運輸時間的極大影響[4]。
通過與規劃部負責人、項目工程師、工程部負責人、項目經理等負責人進行會談,發現在項目建設的施工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施工組織問題。在該項目建設過程的項目管理中,提升所有部門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迫在眉睫,以使施工人員的管控和組織有所保障。項目進程會受到施工組織能力產生不容小覷的影響,與此同時,施工人員工作的主動性也會受到其產生的各種程度的影響。比如,在項目后期環氧地坪面層粉刷、蓄電池銅排連接以及蓄電池監控系統施工相互干涉影響,面層粉刷則其他施工有兩天無法進行,蓄電池銅排不連接蓄電池監控無法在其基礎上實施,基于以上情況必須合理安排三者間的施工順序,按照樓層房間合理分配施工時間,否則會導致施工混亂、相互影響、相互成品破壞的局面。
(2)施工人員技術能力問題。在云計算、5G大力發展的形勢下,數據中心建設方面項目的數量也日益增加。建設單位、施工單位、設計單位的技術人員流動較大,建設技術人員需求較大。各單位的工作都處于飽和的狀態,而企業為了使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的需求得以滿足,只能將專業素質相對較低、未滿足項目建設標準的工作人員引入公司內,導致企業工作業務的平均水平受到影響而降低,使項目管控的進程受到極大的影響,進而使工期出現延誤現象。
(3)施工準備問題。在該項目建設初始階段,準備工作相對較為欠缺。比如,在項目開始建設前,缺乏技術準備,管道綜合排布不合理、有缺漏,導致消防水噴淋附近障礙物太緊,無法滿足施工技術標準,進而產生返工現象,使施工成本提高。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材料準備也相對較為欠缺,導致資源短缺現象的出現,如電纜計算不準確,導致末端機柜電源線數量不足,進而導致工期出現延誤。
(4)施工質量問題。在該項目建設工作中,最關鍵的就是施工質量,其也是項目進程管控工作完成最為關鍵的內容。但是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常常在質量方面出現問題,使工期受到影響。比如,欠缺全面的質量保障規劃,在驗收該項目時發現施工質量方面的問題。UPS接線過程中未經保護即切割柜體致使鐵屑進入設備內覆蓋主板,需要返場重新檢測,使項目的進程受到極大的影響,并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建設成本。水冷空調管道焊接完成后,沖洗時長不足、水質檢測未達標的情況下就進行了預膜,預膜過程中也未掛片處理,導致預膜效果不佳,系統運行不久后冷機即報警停機,后續清理系統上的過濾網、冷機內部、冷卻塔內部都大大延誤了整體工期。
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管控和其余因素間出現不協調的現象:①環境因素。對數據中心建設項目存在影響的外部因素就是環境因素,只有合理地管控和分配包含運輸路線在內的選擇路徑,才可使該項目建設工作成功開展,也必然會影響周邊的環境,由于前期未與交通城管部門溝通好,大型吊車進場時受到主管部門的制約無法如期到場;②設計因素。在該項目建設過程中,工期會受到一些設計變動產生的影響,進而出現延誤,這也表明了數據中心建設項目的影響因素中較為關鍵的一個因素為施工設計,原設計未充分考慮當地的供水情況,預留水池存水量不足,不得以重新修改設計而造成大量變更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