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芬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建筑工程成本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包括對建筑工程不同階段不同因素的成本進行科學預測。同時對建筑工程中的資料、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以促進項目的順利完成,從側面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進度管理和質量管理。近年來,我國對工程造價的確定和控制主要集中在工程招投標階段和施工實施階段。從建筑工程的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最后到竣工結算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實現工程造價的管理和控制,特別是第二階段部分和第四階段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內容。如何對施工各階段的成本進行全面動態控制,已成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關鍵內容。
對于建筑工程來說,為了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在項目正式施工之前,需要開展相應的成本預算和進度規劃工作,進而有效把控整個工程施工。對于工程項目的成本預算來說,主要是由工程造價人員在對工程項目全面評估分析的基礎上,來確定一個科學合理的預算成本,但是由于建筑施工涉及的內容和影響因素都非常多,實際施工與計劃施工之間還存在非常大的差別,因此制定的預算成本在精確度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如果依然采用傳統的工程造價模式,那么在精確度上遠遠達不到實際需求,因此需要對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升級,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把控,真正做到將工程造價貫穿于施工全過程,這樣在項目開展的過程中就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解決,盡可能降低建設成本。
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導致施工預算成本出現變動的因素非常多,具體可以劃分為外在因素和內在因素兩方面,這兩方面的因素通過不同的途徑來對施工預算成本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于內在因素來說,就是施工單位內部存在的影響因素,常見的內在影響因素包括管理者的決策變化、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等,而外界因素指的是會對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產生影響的因素,包括國家政策的變化以及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波動等。
為了使工程造價的科學性以及預算結果的準確性得到可靠的保障,在開展工程造價工作時必須嚴格遵守既定的工程造價原則,具體內容如下:
(1)明確開展工程造價工作的目的,結合實際情況建立科學合理的工程造價總目標,使其能夠為工程造價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在后期執行的過程中需要對總目標進行進一步的劃分,使其可以細分為階段性的工作任務和目標,這樣就能夠從建筑工程施工的各個方面來實現對整個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
(2)要能夠進一步增強工程造價動態管理意識,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對造價管理方案進行適當的更改和優化。
(3)在工程造價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還要遵守時效性原則,在施工管理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要能夠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解決,盡可能降低施工問題對工程進度造成的影響。
要想在建筑工程施工加強對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首先應該做的就是制定完善的控制措施,然而為了使控制措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得到可靠的保障,在對實施措施進行擬定之前,要能夠對項目施工階段的實際狀況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時要能夠對各方面的資源都進行科學優化。除此之外,還要做好實施階段的準備工作,要考慮到各方面因素可能帶來的影響,并針對項目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結合實際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其次,需要針對施工階段的任務情況,做好責任的劃分,并制定嚴格的工程造價控制計劃,保證計劃內的每項內容都能夠在施工階段得到全面的落實;最后就是要能夠針對項目開展過程中的實際開銷和經濟狀況,對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相關措施進行進一步的完善。除了上述措施需要進行完善之外,還要能夠制定明確的資金使用計劃,要加強對資金的管理,提高資金的利用率,同時在工程造價動態管理的過程中,還要能夠實現對工程造價的動態比較,在預算規定的范圍內,針對可能導致施工成本變動的因素進行有效的把控,進而使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能夠得到大幅提升。
在建筑工程施工針對工程造價進行動態的控制,就是對整個工程項目建設中各個方面造價信息進行有效的組織和控制,進而能夠針對龐大的工程項目,建立一個透明、有序的管理模式,能夠在復雜的工程施工中對建設資金進行動態的把控,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資金超支問題以及導致超支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而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使項目開展過程中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能降到最低。對于施工階段的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可以通過發現比較、比較分析、分析預測以及預測糾正四種方法來實現。對于發現比較來說,就是結合工程設計方案以及與工程項目有關的資料,對項目投資的計劃支出以及工程造價支出進行詳細的對比分析;比較分析則是通過對比較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從而能夠找出比較結果存在差異的主要原因;分析預測則是指結合分析的結果,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進行預測;預測就是就是結合工程項目的實際發展狀況,采取科學的措施對分析得出的結果進行糾正,使工程造價能夠始終在可控范圍內變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和信息技術也得到巨大的發展,在各行各業的發展中都得到深入的應用,同時也取得非常好的應用效果,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要能夠適當加大信息化建設的力度,可以結合實際需求,建立全面的設備、材料以及施工隊伍信息庫,通過信息庫能對設備、材料以及施工隊伍進行科學的比較和選擇,這樣就能夠開展針對性較強的招投標工作,并且可以對工程造價進行有效的把控;其次需要對現有的經濟技術論證制度進行完善,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作業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對設計圖紙、技術方案以及施工方案等內容進行充分的討論與論證,要使各個環節之間能夠保持密切的交流和溝通,使技術、施工、預算等環節的內容都得到充分的結合,這樣對推動工程造價動態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根據蝴蝶效應的原理,一旦設計出現一定的改變,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成本也會產生不斷地變化。因此,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應考慮相關的因素,加強實際的管理。對不同設計的各個階段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要嚴格審查,并明確其出現的原因以及改進的措施。在這方面,由于材料成本的變化導致出現的問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做好相關的數據的詳細收集,并嘗試對預期的計劃進行相應的分析,以避免成本增加產生一定的問題。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市場的逐漸開放,建筑企業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整個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從建筑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不僅要給予施工質量和安全管理工作足夠的重視,還要能夠加大對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的力度,因為建筑工程設計到的施工內容較多,因此需要進行工程預算的內容也非常多,進而給整個工程造價工作的開展帶來巨大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