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艷
(山西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模板工程雖然屬于建筑體系的臨時組成部分,但是對于維護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證施工人員生命健康具有顯著的意義。通常情況下模板大小尺寸、安裝角度、材料質量等諸多要素都會影響最后的成型質量,同時這些因素往往都不會獨立存在,因此下文為了能夠有效克服這些施工困難,將會從不同的方面進行詳細論述。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剛剛澆筑成型并且內部含有支撐模板的完整結構體系。內部接觸混凝土并且能夠控制相關結構尺寸,部件以及位置的結構被稱為模板主體。該結構主要負責支持以及加固周圍連接部件,金屬附件以及框架等結構體系。模板施工在混凝土工程中雖然只是一種臨時性的結構,但是對于工程主體結構質量的穩定具有鮮明意義。
在模板施工環節,準備工作是最為基礎的建設環節,對于保證模板本體穩定提高后續安全質量具有決定作用。該部分的施工任務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施工準備以及技術設備準備。首先相關建筑結構體系在施工之前需要能夠結合現場環境的要求標準,在施工之前有效規劃好各個結構部分的彈線,并且通過專業的測量設備進行有效標記,為后續的施工提供準確的科學依據。其次需要有關工作人員能夠將模板表面的雜質全部清理干凈,在施工之前,重點檢測墻、梁接觸位置是否清理干凈,防止滑動事故的出現,最后脫模劑是前期準備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基礎材料,為了保證模板的安全穩固,在涂刷之前需要仔細檢測材料的型號標準是否適用[1]。
另一方面工作人員需要能夠有效處理好模板工程中各項基礎材料,施工設備以及技術的關系。例如在模板的材料類型選擇中,需要結合現場的環境要求選擇,普通情況下一般可以直接選擇應用18mm 的木芯膠合板,模板的緊固材料一般用來規定模板主體位置,等到混凝土全部澆筑成型之后形成一個穩定的主體,所以緊固材料本身需要足夠過硬,在施工之前需要仔細檢測這些緊固零件的質量。
2.1.1 軸線位移
混凝土模板工程在完成之后,混凝土需要和模板實現完全分離,這個過程中墻體和柱體的連接位置或者建筑物本身的軸線位置會出現過大的偏移,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因為在施工之前技術人員和現場的管理人員沒有進行徹底的技術交流,模板在后期拼裝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組件偏差問題或者因為測量事物導致出現放線工作的誤差。同時如果墻體根部以及頂部的限位器沒有安裝牢固,或者在發生位移之后工作人員沒有及時發現,長時間之后則會發生嚴重的安全事故。最后在一些技術問題方面,支模過程中沒有控制垂直度,模板的硬度較差,并且沒有設置水平拉桿,或者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下料出現了嚴重的技術問題,以及木楔、頂撐結構出現過大位移等[2]。
2.1.2 標高偏差
技術人員在測量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現上層混凝土結構的高度或者預留孔洞內部的高度與設計標準之間存在一定的誤差。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部分和之前標記工作不到位有關。例如在樓層上方沒有標記高度控制點位或者點位數量過少,導致模板在支撐的過程中根部無法保持持平,在很多的高層建筑體系中因為標高控制線出現過多次數的調整,因此累積誤差無法修正。最后預埋件或者預留孔洞在施工的過程中逐漸出現活動的情況,現場工作人員沒有充分重視。
2.1.3 結構變形
拆模結束之后可能會發現混凝土梁柱,墻體之間出現大小不一的凹凸現象。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多。例如模板在支撐環節可能會間距過大或者模板本身剛度較低,技術人員在拼接部分結構過程中沒有按照規定的流程進行操作,從而導致整體建設效果偏低。如果豎向稱重結構在地下基礎不牢固或者地下不平整,沒有任何的排水措施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地基下沉。最后梁柱模板之間本身間距過大,局部模板在混凝土振搗期間無法承受過大的側向壓力,從而出現局部爆裂的后果。如果建筑工程內部使用木制模板或者塑膠模板,在驗收合格投入使用之前,如果沒有有效管理和保存,同樣可能會因為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出現形變[3]。
2.1.4 接縫不嚴
如果模板之間存在一定程度的接縫則很可能會因為后期的擴張出現較大程度的裂縫,混凝土在澆筑的過程中材料會從這些裂縫中滲透出去,混凝土的表面也會出現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蜂窩,不僅影響外部美觀,同時還影響使用的質量。
現場的工作人員很有可能在翻樣的過程中沒有仔細注意結構的問題,導致在后期拼裝的工作中出現極大的拼裝裂縫,或者因為建筑結構體系的影響,管理人員沒有有效安排施工周期,導致模板安裝時間過長,內部出現嚴重的裂縫。最后,一般情況下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往往需要提前在模板上進行濕潤處理,保證充分膨脹,但是因為工程時間的限制,這些模板沒有膨脹完全。同時鋼鐵模板在受到外界較大沖擊力的時候出現很大程度的形變從而無法調整,而建筑施工人員沒有發現這些問題導致接縫出現。
2.2.1 軸線位移
為了能夠有效防止軸線位置出現過大的位移誤差,需要嚴格按照圖紙的施工要求進行相應比例的縮小,如軸線位置、剖面圖形、預埋件等。模板軸線測量放樣之后,需要專業工作人員進行技術復核,墻柱模板等重要結構部分必須要通過可靠的限位裝置。支模在放線拉平過程中需要時刻保持垂直滿足規定標準。在充分了解現場建設條件要求之后,根據混凝土的結構特點對模板類型進行專項設置,保證模板在建設過程中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以及安全性。最后混凝土在下料過程中,現場的材料管理人員應該遵守各種規章制度,不得出現違章越位的行為。混凝土澆筑內容繁多,各個環節需要能夠緊密搭配,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會影響整個結構的質量,因此需要在軸線、支架、頂撐等位置做好充足的準備[4]。
2.2.2 標高偏差
在高層建筑體系中,每一個樓層都需要安排一個空余位置作為標高控制點,并且該位置點的根部位置需要提前找平,模板標高提前設置并且標記清楚。建筑標高控制需要從底層位置入手,然后逐漸向上面進行偵測,如果在底層位置出現較大的誤差并且沒有及時發現,在誤差累積到一定階段之后,則無法進行控制。因此在高層建筑中工作人員常常會在30m 之后的高度中設置另外一個控制線,并且偵測點難度隨著建筑體系的復雜程度不斷累積增加。最后預埋件以及預留孔洞等位置的設置需要參考圖紙設置,技術人員利用焊接或者套框的方式將其固定。混凝土澆筑工作應該沿著四周充分澆筑,并且在施工期間不得觸碰到周圍的預埋模板。
2.2.3 模板變形
做好模板形變工作首先要求工程設計工作人員能夠充分結合現實情況,綜合考慮現場結構本身重量,施工最大荷載以及混凝土的使用型號對于周圍模板產生的相應壓力。在模板間距的設計上需要至少保證在一定混凝土質量壓力范圍之內不會產生形變問題,如果建筑物底部全部都是基礎的泥土地基,則首先需要做好現場的夯實工作,科學設置管道排水溝,保證不會因為土層原因出現下沉的情況。其次,小部件的模板組裝需要按照標準的順序進行,各個部分的連接部件應該提前放置在規定的位置。在墻、梁模板上面需要設置臨時的支撐結構,以保證混凝土材料在制作過程中上面寬度不會受到影響。
最后,混凝土在振搗制作的同時,工作人員不僅需要控制下料的速度同時還應該保證澆筑的高度合理,對于特殊要求的澆筑體系則應該適當調整安全高度。例如寬度大于4 的鋼筋混凝土梁板模板應該設置起拱,沒有特殊要求按照一般方法進行。對于木制模板的保存應該避光,防水,集中管理。
2.2.4 接縫不嚴
對于接縫不嚴問題,工作人員需要能夠從施工開始階段入手,例如在翻樣階段,應該嚴格按照比例轉換的原則詳細翻譯圖紙,對于重要位置進行提前標注。經過充分技術意見交流之后。所以施工團隊為了能夠提高整體施工質量,需要不斷提高操作人員工作素質,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模板材質為木板或者塑料,則應該相應縮短建設周期,并且在混凝土澆筑之前提前用水濕潤,充分靜置。如果鋼制模板因為外力作用發生較大的形變,并且已經超出可承受的范圍,需要技術人員及時發現問題并且修正。
墻體模板是整個安裝工程中最為重要的關鍵環節,在安裝中需要從外部模板部分入手,事先檢測模板的外形尺寸以及垂直是否滿足質量要求標準,然后從一側墻體進行安裝調整,利用螺栓固定兩側。
影響模板施工質量的因素很多,但是如果在施工環節,沒有做好建設團隊本身的本職工作將會直接影響全部的建設質量。從上文的論述中可以基本發現混凝土澆筑環節是整個施工的關鍵部分,因此在模板施工環節需要有關操作團隊能夠嚴格遵守之前規定的種種建設規則,控制施工成本,把握施工細節,提高建筑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