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清
(山西忻州園林服務中心,山西 忻州 034000)
如今,環境問題備受人們的關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于生存的環境越來越關注,園林綠化便是營造良好生活環境的重要途徑。園林綠化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經常出現反季節種植的情況,擺脫季節對于種植的限制,提升園林綠化的施工效率。但是反季節種植技術,需要我們重點關注植物的成活率問題,下面我們對反季節種植技術進行詳細地探討。
反季節種植是指選擇不在植物的生長季節實施的種植活動。綠化園林建設,借助反季節種植技術,可以讓園林施工擺脫環境對其的限制,保證植物有著不錯的成活率。從以往的實踐活動來看,反季節種植技術同樣有著不錯的綠化效果,可以給城市增添很多光彩。從植物種植的角度分析,普通種植技術容易出現水分和養分不均衡的情況,影響植物生長,甚至是死亡。采取反季節種植,選擇早春、晚秋等季節,不僅操作方便,而且有著不錯的成活率。此外,園林綠化施工并沒有固定時間,很多時候需要在植物的非生長期選擇移植,目的在于讓園林綠化持續進行,從而取得最大化的綠化效果。
關于反季節種植技術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則:首先,需要考慮苗木的特點。任何工作的實施,都要以苗木的特點為基礎前提,結合苗木的生長情況,對環境的要求,選擇合適的栽植方式,并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后期的養護和管理[1]。如果選擇的栽植方式或者移植之后的環境,與植物生長特點不同,那么必然會影響到苗木的生長,甚至是苗木死亡,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其次,考慮苗木的生長環境。植物對于生長環境有著不同的要求,我們在進行苗木移植的過程中,需要對苗木的特點和適宜生長的環境進行考慮,尤其是區域內的土壤性質、氣候環境等,保證移植前后的土壤性質和氣候環境保持一致性,減少土壤和環境的差異,可以為苗木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境,保證苗木的存活[2]。
我們在實施反季節種植技術的過程中,雖然違反植物自然生長的規律,但是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的方式,保證苗木的存活率。為了提升苗木的移植存活率,需要對植物的種植時間進行合理的控制,選擇合適的種植時間,才能確保苗木移植之后的存活率。不同植物有著不同的生長習性,對于環境、土壤、氣候的要求也不盡相同,掌握苗木的生長特定,生長條件等信息,是進行苗木移植的前提[3]。結合苗木的生長特點,安排移植的時間和流程。比如,有些植物自身的抗寒能力差,這些苗木則不適合在冬季進行移植;如果苗木有著較大的水分蒸發量,則需要考慮到移植的溫度因素,避開溫度高的季節。可以看出,關于園林綠化,我們在實施過程中,應該做好科學安排,合理地選擇移植的時間,考慮到苗木之間的差異性,合理地安排苗木的移植順序[4]。
氣候環境也是苗木移植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內容。反季節種植過程中,結合區域內的氣候特點,選擇與環境相適宜的苗木類型,從而保證苗木有著不錯的存活率,保證苗木的綠化效果,完成對城市環境的改造[5]。
不同的植物類型,自身生長特點,對環境的要求,對氣候的敏感性均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苗木生長過程中,出現生長環境的變化,則會對其環境帶來一定影響。尤其是反季節種植,本身就與植物生長時間存在一定沖突,為了保證移植效果,需要做到科學選苗。綠化施工中,苗木的選擇,最好選擇本地的苗木,這種苗木本身適應區域氣候和土壤條件,移植本地的苗木,有著更高的存活率。如果選擇的苗木,不是本地的苗木,那么就要考慮移植的苗木的適宜生長環境,能否適應移植后的生長環境,如果環境差異過大,水土不服,必然會導致苗木死亡。如果選擇本地苗木,不僅有著生長環境一致的優勢,還可以減少苗木的運輸成本,從而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如果是水生植物,我們在對其進行移植的過程中,需要選擇那些根莖發達的植物。如果是大型苗木,我們在移植的時候,需要采取斷根操作的方式[6]。
選擇苗木的過程中,一方面考慮苗木的生長特性,對于環境的要求;另一方面考慮苗木的狀態,選擇健康強壯的苗木,這樣的苗木有著更強的生命力,可以保證移植過后的成活率。我們在觀察苗木生命力的時候,可以通過觀察苗木根系,查看苗木外形是否正常,根系是否發達。如果植物是露地的苗木,則需要選擇色澤鮮艷、枝繁葉茂的苗木,檢查苗木是否存在腐爛的情況。如果苗木有著相對大的規格,我們需要提前對苗木朝陽方向做好標記,這樣苗木在完成移植之后,朝陽的一面依舊可以朝陽,這樣才能讓苗木更加迅速地適應新的生長環境,保證苗木地存活率。
土壤環境對于植物的生長非常重要,園林綠化中,保證苗木的存活率,需要關注苗木的土壤環境是否與移植前的土壤環境相似或者保持一致,尤其是反季節移植,本身就違背了植物的正常生長規律,如果土壤環境在處理不好,勢必等于雪上加霜,增加成活的難度[7]。因此,需要在移植前提前對土壤進行處理,適當增加土壤的厚度,保證苗木可以獲得足夠的營養成分。土壤處理過程中,排水性和透氣性也是需要關注的內容,可以通過松土的方式,提升土壤中的含氧量,讓植物可以更加順暢地進行氧氣作用。此外,在苗木移植之前,提前對土壤進行化驗,根據化驗的結果,進行土壤的施肥、消毒等操作,確保土壤可以滿足植物的生長所需。
反季節種植為了保證苗木取得不錯的存活率,一方面要保證苗木處于一種休眠的狀態,運輸過程中,還要保證苗木的正常新陳代謝,如此移植后,才能保證苗木的生長。在園林綠化施工中,移植的苗木,不會直接栽倒土里,需要借助容器完成對苗木的儀器,在容器中植物可以得到很好的養護,從而保證植物的成活率。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分為兩種移栽方式,一種是脫離容器,另一種是不脫離容器[8]。借助容器移植苗木,有著很好地可靠性,也比較方便進行相應的操作和管理。苗木在運輸的過程中,盡量選擇短途運輸的方式,運輸時間盡量縮短。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移植運輸之前,需要做好苗木移植和運輸的規劃工作,規劃采用何種移植技術、運輸的路線等。從以往的苗木移植經驗來看,苗木移植和運輸盡量選擇在下午或者夜晚,苗木在裝車之前,對苗木的各個樹干、樹枝進行防護,使用麻布草繩,將苗木防護好,并適當地噴灑一些水分,如此便可以保證苗木處于一種濕潤的狀態。如果苗木出現水分不足的情況,應該及時補充水分,避免影響苗木的正常生長。完成苗木的移栽之后,需要加強苗木的管理工作,比如,定期做好苗木的修剪、苗木的病蟲害防治等工作,關注苗木修剪和氣溫的關系。像是紅楓在植物修剪的時候,應該關注氣溫變化,不能選擇高溫季節,否則會由于高溫修剪,降低紅楓的存活率。因此,我們應該結合植物的種類、特點、生長實際等,選擇輕剪或者全面修剪,盡量減少水分和營養成分的流失。
綜上所述,園林綠化施工過程中,經常遇到反季節移植苗木的情況,由于反季節種植技術本身與植物生長的規律是不一致的,必須做好相應的管理,才能保證植物的存活率。當然,反季節種植技術也有著一定的優點,就是不用考慮季節變化,可以有效地推動園林綠化發展。
總而言之,植物種植中采用反季節種植技術,無須考慮季節因素對苗木移植的影響,為園林綠的發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苗木移植過程中,如果是正常季節移植,那么苗木的存活率會很高,如果是反季節移植,那么苗木的存活率便會低一些。現階段,為了促進園林綠化項目的順利實施,反季節種植的情況越來越常見。提升反季節種植的存活率,需要重視以下環節:①科學選取種植時間;②根據氣候特點選取合適的苗木種類;③做好土壤的處理工作;④做好苗木的運輸與移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