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竹山
(廣州市泛美戶外裝飾有限公司,廣東廣州 511400)
對于城市居民而言,城市風景園林為主要的放松休閑場所,而對于城市而言,風景園林是其重要的名片之一。基于此,在對城市風景園林進行建造時,應基于城市整體規劃和城市文化藝術特征,注重將城市公共藝術與園林景觀相結合,充分挖掘城市公共藝術內涵,并將其與風景園林構造有機結合在一起,形成景觀特色明顯、人性化構造突出、人文特色鮮明的現代化城市風景園林景觀。
景觀雕塑為城市景觀中的主要構成,隨著城市藝術的發展,城市雕塑景觀已經成為城市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景觀雕塑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展現的是其所處時代的文化內涵和城市發展脈絡,當前,景觀雕塑常出現在城市廣場、公園以及部分綠化區域中。城市景觀雕塑的自由和多樣的特點促使并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整體看來,城市雕塑景觀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可有效渲染園林景觀氛圍。
在最早的公共藝術中,壁畫是主要的表現形式,在國內外的歷史中,壁畫都是公共藝術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壁畫的出現,標志著藝術欣賞空間的變化,具體表現為由私人領域轉變為公眾領域。歐洲最早開始出現上述轉變,對整個藝術界的影響較為深遠,引領文藝創作新思路。將壁畫應用在風景園林中,可顯著提升風景園林的藝術性,從而構造出更具有藝術韻味的園林空間。
在對園林景觀進行設計和構造時,涉及較多的園林景觀造景要素,我國具有悠久的園林景觀造景歷史。沿襲至今,園林造景藝術已經成為城市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最初的園林造景目的進行分析可知,其主要作用在于美化環境、涵養生態。通過園林造景,可打造更加優美、舒適的自然空間,達到人與自然的充分和諧。園林造景藝術包含諸多方面,其中最突出的為植物造景。植物造景需要嚴格按照方案進行設計,在植物栽植方面,要遵循本土化、多樣性的原則,優選植物,以提高成活率,同時達到美化環境的效果。此外,在園林造景這一公共藝術方面,其還有另外兩個突出的功能,即造景休閑和環境防護。在城市園林景觀構造過程中,園林造景藝術為核心要素,需結合園林景觀造景需求,合理進行應用,確保充分發揮該公共藝術的價值。
隨著城市發展理念的不斷更新,城市發展規劃人員逐漸重視提高園林景觀在城市景觀中的占比,并將城市公共藝術作為城市園林景觀的主要構造藝術。當前,生態園林景觀的構造形式較多,在應用公共藝術景觀時也因理念、手段等不成熟導致景觀整體品質不佳。現階段,在園林景觀中應用公共藝術,表現出以下三點突出的矛盾:
(1)公共藝術應用時與生態園林景觀強調的生態性、和諧性要求方面的矛盾。城市公共藝術元素中的雕塑景觀、壁畫景觀等,其中較為缺乏生態要素,及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也存在忽視將其與生態元素相連接的問題,且在設計時,缺乏對周邊環境和城市環境氛圍的綜合考慮,導致公共藝術的應用與城市生態園林景觀的協調性低。
(2)在園林景觀中應用公共藝術時,在設計方面存在一定矛盾。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不重視結合公共藝術應用要點進行整體規劃,在局部微觀開發過程中,對城市宏觀生態環境構建缺乏全局思維,導致在應用公共藝術時,與城市整體生態環境構建意圖相違背,進而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
(3)園林景觀中應用公共藝術方法方面的矛盾。現階段,我國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對公共藝術的應用還處于前期發展階段,設計人員對公共藝術和園林景觀相融合的內涵把握不夠透徹,且傾向于借鑒國外經驗,缺乏本土化特征,呈現藝術設計形式單一的特征,導致園林景觀藝術性和創新性缺失。
城市公共藝術和園林景觀的融合,需要基于公共藝術探究園林景觀設計的具體內容,結合實際設計情況可知,園林景觀設計要素主要包括植物、水體、小品、道路和廣場等,而在上述場景中,公共藝術均可以通過不同的形式得以應用和展現。分析公共藝術構成可知,其包括雕塑景觀、壁畫景觀以及造景園林藝術景觀等。可將其與園林景觀中的各項要素有機融合。在具體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依托相應元素實現有針對性的景觀設計。
3.1.1 圖形元素的應用
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圖形是較為重要的視覺構成元素,在進行設計時,注重構造更加具有沖擊力的視覺空間,在雕塑景觀藝術和壁畫藝術中,圖形元素均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對其進行設計時,應著重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實現有效設計。在公共藝術設計理念下,設計人員要通過將多種圖形相融合實現藝術構圖。
3.1.2 材質元素的應用
在公共藝術構成中,材質為較是基礎的構成元素,不同的材質呈現出的藝術感覺不同,在進行設計時,園林景觀設計人員應形成為材質元素的合理選擇和配置。當前,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常用的材質主要包括石材、木材等。石材在園林景觀中是較為常見的材質,在我國古代園林中,堆山為主要特征之一。而在現代建筑中,對石材的青睞程度也未曾減少,而最常使用的石材則為花崗石和大理石,不同的石材構造出的景觀風格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此外,對于木材而言,則主要表現在木材的種類方面,既包括可栽植的植物,又包括可作為景觀的板材等。通過對不同材質的合理搭配,可營造更加具有藝術氛圍的園林景觀空間。
3.2.1 著力體現城市公共藝術的核心
在新的發展背景下,對城市園林景觀進行設計時,要想體現出公共藝術,就要抓住城市公共藝術的核心,公共藝術的存在是具有區域特性的,且需要更多人對其進行欣賞,才能發揮出公共藝術的真正價值。而在具體將公共藝術應用在園林景觀中時,則要更多的挖掘城市公共藝術的內涵,找準其與社會大眾的連接點,實現對園林中休閑文化區域、文化生活區域的合理設計,并通過公共藝術的合理應用提高廣場、道路、景觀小品等的藝術性,著力體現城市公共藝術的核心。
3.2.2 注重公共藝術色彩的運用
在對人們的視覺會形成較大沖擊力的各項要素中,色彩為最直接的要素,因而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注重做好色彩搭配設計。在公共藝術中,色彩也是較為關鍵的要素。基于此,設計人員首先應根據園林景觀整體基調設定主要色彩,不同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氛圍,包括活躍輕松、沉靜安逸等。考慮到色彩的多樣性特征,在進行具體色彩搭配設計時,應從不同色彩的有機搭配角度出發,實現對視覺表現效果的有效豐富。公共藝術色彩與園林景觀色彩具有相通性,在設計時,必須把握周圍大環境的色彩基調,契合園林主題和內容,加強對色彩元素應用策略的分析,確保通過色彩的合理搭配設計提高園林景觀視覺美感。
城市公共藝術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遍,而在不斷的應用過程中,城市風景園林景觀的設計內容和風格也在不斷豐富。作為園林景觀的設計人員,必須認識到這一發展趨勢,要深入挖掘城市公共藝術內涵,同時要結合城市文化發展脈絡,從傳統園林文化內涵中汲取養分,從社會大眾更容易接受的藝術形式中尋找靈感和突破,基于中國社會傳統美德,選擇的公共藝術形式應避免過于抽象,要突出人性化、生態化和藝術性特征,展現藝術的功能和作用。此外,在園林景觀中應用公共藝術,還要注重采用相關的技術工藝。現階段,各種技術的出現為園林景觀設計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在將公共藝術融入園林景觀中時,還可借助數字技術實現體驗式園林景觀設計,以增加園林景觀與社會大眾的互動交流。此外,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背景下,出現裝置藝術,其具有更加多元化的審美形態和更具感染力的藝術魅力。基于此,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注重加強對裝置藝術的應用。該技術主要通過結合多種感官要素,包括聲、光、影等,從而營造出豐富的場景感受。在具體應用時,應結合互動多媒體技術,在實現場景優化的基礎上,還原創景生態,豐富場景體驗感,同時可合理設置各種互動裝置,轉化社會大眾的參與感,即從被動參與轉化為主動參與,進而可拉近人與園林景觀之間的距離,打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園林景觀生態空間。
城市發展需要立足于城市生態,從這一角度來看,城市發展規劃人員要重視做好對園林景觀的規劃設計。同時,要關注園林景觀的藝術特征,從城市公共藝術角度出發,則更能凸顯園林景觀的藝術特征。在具體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對公共藝術的融入需把握重點,聚焦核心。具體應在科學的設計理念下明確公共藝術構成要素,堅持以人為本和本土化設計原則,突出藝術追求,合理分配資源要素,通過植物造景、材質把控、色彩搭配等,彰顯園林景觀的生態效益和美觀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