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濤濤
(山西啟明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0)
通過科學規劃國土空間,可以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因此,國土部門首先應該確保當地經濟平衡發展,然后從各個方面衡量當地國土資源,合理規劃全部土地資源,使其發揮最大價值,推動社會經濟發展進程。現階段,急需處理的一個問題是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通過何種方式將生態環保規劃落到實處。那么,國土部門需要合理編制規劃方案,從而為城市今后良好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存在大量生態環保內容,主要包括生態修復以及生態安全底線等。對于國土空間規劃體系而言,生態環境至關重要,必須不斷提高對其重視程度,將其置于首要地位。以相關實際情況為依據,科學、合理編制專項規劃方案,并確保其具有較強針對性,由此為將空間規劃體系落到實處提供重要保障。從國土空間規劃的角度來講,生態環保與之密切相關,兩者是復雜性較強的交叉關系,而非簡單從屬關系。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不僅可以發揮有效警戒作用,還能夠推動其可持續發展進程。在落實可持續發展觀的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舉足輕重,是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另外與國土空間規劃息息相關,能夠為其高質量完成提供有力支持。為實現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應該以目標為依據,編制全面、詳細的方案。并且協同發展經濟與生態環境。為有效實現環保目標,需要面向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將生態環境保護融入其中,針對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凸顯其核心內容,在此基礎上以相關實際情況為依據合理確立經濟發展需求。圍繞生態環保,清晰了解與掌握規劃目標,與此同時制定一系列有效的規劃對策。深入國土空間規劃中,按照合理流程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與對策,為接下來的工作做好準備。以生態環境以及國土空間為中心,從宏觀發展角度切入,探索兩者的規劃要素,構建科學、系統、完備的檢測評估體系。建立健全管理機制,在規劃中融合社會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
根據國土規劃實際情況來看,從行政單位角度出發,以自身管轄區域為對象,開展管理工作,雖然這一方法在管理方面較為便利,但是久而久之將出現許多問題。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行政區往往較為輕視當地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關系?;诮洕该桶l展的背景下,對于環境保護而言,國土資源協調性相當重要,成為一項決定性因素。當實際進行國土空間規劃時,因為其跨度時間相對較長,所以規劃沒有著眼長遠利益,也沒有科學規劃當地工業生產,僅僅為短時間規劃,忽視長期經濟發展規劃。如此一來對相關部門造成十分不利影響,不僅要選定國土空間規劃方案,即使在運行期間也需要對規劃做出較大改動,嚴重浪費人財物,在較大程度上制約生態環境保護[1]。生態環保工作無法一蹴而就,必須長期堅持,而且具有較強復雜性,如果眼下經濟利益對國土空間規劃產生驅使作用,將制約生態環境保護。在現階段的國土空間規劃中,主體為計劃經濟,沒有規劃市場經濟,導致國土空間規劃目標較強,同時執行能力較強。基于此,國土空間規劃不能在第一時間調整市場需求,由此使國土空間規劃和生態系統變化產生矛盾。
國土空間規劃有其重要目的,即以當地土地資源為對象,實施優化配置,從而提高民眾生活質量,通過運用這一規劃方法,促進經濟迅猛發展。然而在實際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當規劃配置土地資源時,往往較為輕視生態環保,沒有認識到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對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只注重眼前的經濟效益。之所以造成這一現象,主要是因為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計劃經濟產生相對較大的影響,反復利用國土空間規劃。經濟過快發展,導致當地行政政策和經濟投資分配產生較大差異,使行政部門無力分配國土資源?,F階段國土資源規劃尚未完善,缺乏法律法規的有力支持,所以對生態環境保護產生較強限制作用。
工程無法一蹴而就,必須長期堅持,國家需要相對完善、系統的法律法規,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提供重要支撐,從而確保規劃工作順利完成?,F階段,針對國土空間規劃所頒布的法律主要有兩項:①《城市規劃法》;②《土地管理法》,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辦過程中,各位人民代表投票通過兩項法律?,F今,加強對《土地管理法》的應用,將其作為管理核心,然而在這一核心中,并沒有豐富的與國土空間規劃相關的細節內容,也沒有清晰確立國土空間規劃任務。針對該情況,需要以最快速度頒布細節性法律,確保上級法律和地方法律彼此補充、契合,從而更加細致地貫徹落實國土空間規劃[2]。
近年來廣大民眾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隨著對生活環境提出更高要求,各級政府以民眾需求為依據,將更多資金投入園區綠化中,近些年此類生態環保對策取得良好成果。但是,在傳統國土空間規劃因素的影響之下,優化大量區域生態環境的惡化速度,各區域行政部門無法有效處理該現象,對人們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目前,各國人民都不斷提高對生態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對于人們的生活水平而言,生態環境成為一項決定性因素。因此,各區域行政部門需要以當地具體狀況為依據,并結合今后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科學規劃國土空間,全面、深入思考與分析生態環境發展問題,杜絕為了獲取眼前經濟利益而犧牲環境利益。對于當地行政部門而言,需要將目光放長遠,而不應一味著眼于當下的利益。
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共有兩項最重要的內容,分別為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環境規劃。后者更加重要,因為只有合理規劃,才可以有效保護當地生態環境。那么,當地行政部門需要以本地區具體狀況為依據,全面、深入思考當地今后的經濟發展方向,唯有如此才可以科學制定國土空間規劃[3]。除此之外,國土空間規劃的綜合性相對較強,所以本區域的行政部門需要密切聯系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而且進行全面、深入思考,由此對當地行政部門提出一定要求,在環境保護貫徹落實過程中,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與分析。換言之,從國土空間規劃角度出發,在遵守相關方針政策的前提下,以本區域惡化程度較高的生態環境為對象,為其提供有效保護,并且科學、合理編制生態環境保護方案,從而將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到實處。
在現階段的國土規劃過程中,通過運用3S技術,可以適當獲取傳統空間數據。由實踐數據可以發現,此項技術可以合理規劃地方區域,充分發揮每一塊土地的價值,并且可以以現今市場經濟發展趨勢為依據,合理規劃本區域城鎮日后發展,大幅提高國土空間規劃效率[4]。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利用3S技術可以有效處理國土空間數據,完成分析、規劃等,并且還可以為國土規劃工作者提供幫助,使其科學、合理規劃國土空間。當實際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的時候,對策的貫徹落實相對薄弱,針對此種情況,本區域的行政部門需要提高對策略貫徹落實的重視程度,基于市場經濟的指引,清晰了解與掌握國土空間規劃趨勢。當落實國土空間規劃時,當地行政部門工作者需要加強對多種先進科技的應用,比如遙感技術等,同時定期全面、詳細檢查國土空間規劃落實狀況,而且準確評價其效果,從而將國土空間規劃工作落到實處。更加具體地講,應該使規劃和技術各自獨立,基于該模式下開展規劃工作,能夠更加細致。針對現階段的規劃建設標準而言,城市建設用地能夠劃分成八個模塊,然后又可以往下劃分為35個分支與45個小項。另外,根據用途所劃分成的類型有12項。在精細化分類基礎上開展規劃工作,能夠取得良好的規劃分解效果,到達每一層面。
總而言之,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通過貫徹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規劃能夠發揮重大價值。近年來我國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對土地資源造成嚴重危害,存在過度開發或不合理開發土地資源的現象,最大限度破壞生態環境。針對此種情況,在國土空間規劃過程中,需要提高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進一步完善與豐富相關法律法規,讓空間規劃系統獲取更多生態效益,將生態保護工作落到實處,通過運用多種先進技術,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不斷提高規劃實力等,久而久之改進與完善生態環境。處于良性循環狀態的生態環境發揮重大價值,一方面可以優化居住環境,為居住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有效保護,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經濟健康、長遠發展,為后代子孫創造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