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勇
(上海東旭建設工程監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399)
高層建筑數量的增加,使得在施工過程中對于地基基礎的要求明顯提升。危大工程中深基坑施工也成為監理工作的控制重點,作為監理工程師,在施工過程中控制深基坑的質量,并且做好安全監管,成為監理工作的側重點。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保證技術人員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也需要監理人員做好外部的監督與管理,控制整個施工項目的質量和安全。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結合具體的地質條件以及施工方案,需要遵循一系列的施工標準,做好整個設計、施工以及監理工作。和一般的工程項目相比,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要求較高,而且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監管的因素也較多,不僅僅需要從設計過程中加以規劃,還需要在整個過程中保證工程項目的安全。
從現有的監督管理項目來說,基坑深度再加深的同時,根據具體的土質和施工方案,需具體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案。隨著建筑高度的增加,基坑的深度也在日益的增加,不過在實際施工中,有一些基坑開挖深度明顯不合理,需要監理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管控,以便于能適應不同的復雜地質環境。根據住建部〔2018〕3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規定》和住建部〔2018〕31號文《危大范圍》,如果深基坑開挖深度超過5m,那么施工方案則需要專家進行評審論證,從而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
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技術的差異以及施工過程中具體的地質狀況,需要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案,一般來說,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深基坑施工本身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其安全風險較高。一旦施工,技術人員水平有限,再加上外部監管不力,極易影響到深基坑施工的質量和安全。管控基坑的風險包括開挖過程中的水位、基坑支護質量等內容,需要監理人員對整個深基坑的施工過程進行全方面的監督與管理,以便于保證施工質量和安全。
施工技術方案是整個深基坑工程施工的關鍵性文件,也是起指導作用。在正式開工之前,監理部門要求施工單位結合工程實際情況編制施工方案,一旦發現編制方案出現問題,需要責令施工單位修改,而且施工單位的技術負責人員需要整體把關,并且項目經理和監理人員共同審核,最后經過專家組的評審論證,確保施工方案的針對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在施工方案的編制與后續審核過程中,監理人需要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以供施工單位參考。例如針對不同的施工工期以及施工要求,可以合理的規劃開挖順序和出土方向等。在監理過程中,需要對施工方案的質量管理體系以及安全內容進行全方面的監管。在方案的審核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求施工單位編制相應的應急預案,針對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好應急方案,以便于在出現突發情況時能第一時間加以處理。應急方案的制定原則以預防與應急并重來展開,既要做好事故的預防,也需要做好再出現安全事故之后的第一時間處理,盡可能將損失降到最低。
深基坑施工方案經過監理審核通過之后,還需要結合施工設計標準,進一步規范施工方案的執行過程,在深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常態化的監督管理。①通過技術研討會的模式,對方案實施內容進行論證。然后,由監理組織設計、施工等參建單位共同參與到圖紙的技術交談會議之中,可以對土方開挖的關鍵技術要點內容進行研究,從而使方案的實際操作要點能夠落實到施工過程中,使后續的土方開挖嚴格按照實際設計的要求開展;②建立培訓教育制度,對于施工單位的實際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培訓的模式。比如:對于挖機駕駛員的培訓工作,要使其能夠清晰認識到自身的工作職責,杜絕違章作業;③做好施工單位準備工作的檢查在正式施工開始之前,施工單位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包括人員、設備、材料等。監理人員需要對此進行全方位的監督與管理,尤其是針對相關應急預案的檢查,成立應急指揮小組,在出現突發情況時,能夠立刻啟動應急預案。因為一旦在深基坑施工階段出現了問題,那么應急預案是否及時有效的實施,對于搶險的實際成果會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土方開挖期間,水位對于施工質量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對此需要派專人管理水位變化對其進行跟蹤檢查。尤其是在一些特殊施工現場,有可能當地的土質過于稀松,施工地點的土質較差,水位較高,如果降水無法做到位,那么后續的土方開挖工作很難進行下去,甚至會直接影響到深基坑工程的穩定性。在確定土方開挖施工方案之后,進行分層分塊開挖,每一層的開挖深度必須嚴格控制,避免一次性開挖到位,使得土應力釋放速度過快,導致最終深基坑支護變形。在開挖時若采用機械開挖,一般基槽底預留土厚度在300mm左右,采用人工清底。挖土機不能在同一位置進行碾壓,以免影響到基礎的穩定性,造成基土破壞,或者是挖掘深度過深。
建筑行業目前的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手段還有待提高,傳統的監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大數據信息化管理手段,原有陳舊的測量儀器和設備需要逐漸淘汰,但很多監理單位缺乏一些資金投入,并沒有及時更新處理,從而很難進行全方面的監管,造成無法實時的數據對比、分析和高質量的信息化控制及共享。
監理人員是保證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的核心群體。但是從目前來看,在監理過程中還是存在部分監理人員的技術能力和素質較低,對于工作的態度不夠認真,甚至是有部分監理人員與施工單位相勾結,直接導致施工質量并不符合預期要求。監理人員從自身角度就沒有重視監理工作,對于施工項目的監督管理也就無從談起,在施工過程中由于缺乏管理力度,導致工程質量出現問題的情況并不罕見,甚至是有一些監理人員并不了解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在施工過程中沒有認真監控,對于些安全技術問題或者是違規操作視而不見。
統一的質量認識標準是展開后續施工工作的重要基礎,但是在具體的深基坑工程施工過程中,還有一些施工單位并沒有認識到施工質量控制的價值,甚至是并不了解施工技術要點,尤其是基層施工人員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經驗來施工,并沒有對于整個施工工作有整體的認知,也就更談不上施工標準或者是施工目標。由于技術交底和崗前培訓的不到位或缺失,使得施工單位并沒有對質量標準有明確的認知,也沒有監管一線施工人員的施工過程,會直接影響到項目的控制質量,也會影響后續建筑物的施工質量。
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施工質量需要保證外部的穩定,針對各項影響因素,一旦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導致深基坑坍塌,在施工過程中,深基坑工程需要很多重型機械進行土方開挖和土方外運,而這些機械一旦靠近基坑,再加上基坑邊的堆土和材料堆放,人員和車輛行駛過程中的震動,直接影響深基坑的穩定性。
在開展基坑開挖工作之前,需要施工人員加強對圖紙的熟悉程度,并且詳細的掌握工程開展區域地質發展特點以及土質對于支護工程造成的影響因素,要保障對支護設計相關要求重點的掌握,同時對承包支護工程的單位資質文件加以嚴格的審核,主要針對支護結構施工機具的合格證、檢測報告及相關的資料,繼而保障施工機械性能等符合要求。針對操作人員,需要檢查其是否持證上崗。還要對基坑支護監測方案進行相應的審查,審核其是否滿足實際的施工工況,以及周邊的監控點是否符合本次工程開展的實際需求,還需要保障每日的監測工作是否符合實際需求。當監測數據達到警報值時,就需要施工單位在工作中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并且將存在的問題及時上報給建設、監理、勘察和設計等參建單位。加強對現場防護措施的檢查落實,檢查其排水設施的設置是否符合實際需求;還需要檢查基坑土方開挖條件是否滿足規范和方案要求,且有相應的審批手續,繼而開展分層分段的挖掘工作,在施工中應按照先支護后開挖的工作原則;工作開展是否滿足防墜落的需求,并且加強對滲漏點位的檢查和處理的及時性,繼而滿足后續工作開展的實際需求。
在驗收過程中,需要注重施工中的支護錨桿、鋼筋混凝土面層施工是否有著平整的邊坡,且實際噴射的厚度是否保持均勻,還要根據基坑的深度、場地周邊的實際情況,對今后施工工作的開展提供更多的安全性,尤其是采取了放坡后使用土釘墻加以支護的施工方案。使用的支護土釘需要按照梅花狀有效分布開來,將其制造成為錨管之后將其打入邊坡中,向其中不斷注入壓力開展注漿工作,并且再一次噴射混凝土,促使其能夠一次性噴射成型。在噴射混凝土時,需要在鋼筋上掛一層網片,并且鋼筋網片需要與坡面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繼而在其后開始緊固土釘,開展一次性噴射混凝土工作需要保障其達到相應的設計厚度,并且隨機抽查混凝土層的厚度,保障其質量滿足要求。當完成面層的施工之后,就需要在上層土釘注漿以及混凝土面層達到設計強度的70%之后,才能夠開展后續的下層土方開挖工作,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施工之前就開始挖掘,只有等上層的混凝土面層的強度已經達到70%之后,才能夠按照后續的施工要求將土釘與墊板加以固定,保障土釘與混凝土層、土層之間可以形成一個完整的整體,繼而不斷提升整個坡體自身的穩定性。需要在實際施工的開展中,嚴格按照圖紙的設計,以及根據施工規范對項目進行驗收,從而保障工程驗收之后的質量可以達到之前設計圖紙要求,促使基坑施工項目開展效率與質量得以不斷提升,對于整個施工項目的開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過程中,安全監測環節的工作開展非常重要,在升級坑支護施工時,安全監測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后續的施工效果。借助完善的監理措施,能夠盡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一般情況下,在建筑工程深基坑的施工過程中,安全監測環節常采用水平位移觀測的方法。具體操作的過程中,是在基坑的四周分別布設不同的觀測點,然后隨著基坑施工的不斷進行,基坑深度的不斷增加,及時的調整觀測的周期,比如在初始階段,可以將觀測的周期設置為一周,隨著施工的深入,調整為三天、一天等。及時將觀測過程中產生的數據信息進行準確收集,并且開展有效的安全分析。其中在特殊的施工季節中,要注重加強安全監測的頻率。比如在雨季等施工的過程中,要使用24h監測的制度,對基坑的邊坡施工中,是否存在有裂縫、滲漏點等現象進行全面的及時監測,如果發現有這些隱患問題,要及時的修復處理,嚴禁出現邊坡滑坡、坍塌等安全事故,影響施工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還要在開展安全監測工作的過程中,加強信息化的管理、運用和共享,對施工過程中如存在的地質情況與之前勘察報告數據不一致、墻體變形嚴重、設計與施工現場要求不一致的情況下,要加強施工單位和設計單位、勘察單位的及時溝通,并且對設計圖紙、勘察數據進行修改和完善,保證設計圖紙的適用性、勘察數據的準確性,確保施工的順利進行。信息化技術在安全監測工作的應用中,還要充分的利用各種外部資源,對施工過程中的流程、工藝等各個環節加強指導,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從而保證建筑工程的支護施工工程,從施工質量、施工流程、施工安全上都能得到充分保障,發揮出安全監測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工作角色,指導了整個工程項目的展開,也對于項目進行了有效的監督管理。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來說,深基坑工程是項目實施過程中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環節,對于整個項目進行質量評估,確定評價指標,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所在。深基坑支護本身的施工風險較高,其中涉及多種技術手段,在施工過程中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風險系數較高,對此監理人員需要對于整個項目進行全方面的把控,對施工單位的人、機、料、法、環進行程序性審查、符合性審查和針對性審查,做好常態化的管控。要在施工實施前確定控制目標,并且監督施工單位的整體施工過程,以便于達到預期的總體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