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焱榮
(蘇州新中森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蘇蘇州 215008)
當代社會經濟水平日漸提升,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增加,對于居住、辦公環境的美化越發重視。在房屋、公共設施等一系列與觀賞有關的場地,人們展開景觀設計的改良,這不僅意味著人們眼界的提升,還標志著一門科學藝術的誕生。現代景觀設計是人類時代發展的衍生物,人類智慧結晶的一部分,也是社會進步的豐碩果實。人們的道德品質、理想追求等一切精神世界都可以通過設計房屋、設施等進行映射。這門科學藝術涉及層面豐富,如同浩瀚的海洋神秘而遼闊,值得人們一步步探索。東方文化是世界文化中的巨人,從以往中國的園林設計可以看出其具備的豐富內涵,但如今提倡多元文化,文化的融合也為景觀設計帶來不少創新,同時也為民族文化的傳承、世界文化的進步帶來推進力量。因此,對于現代景觀設計,不僅需要融入東方寫意理念,還要求適當應用西方景觀設計的高明之處,打造極具特色、健康和諧的當代東方景觀。
東方園林的第一次飛躍進程是從秦漢時期的憑空模擬仙境地域型逐漸轉變成南北朝時期對大自然探索的天然地貌型,與自然貼合的程度成為評價園林優異成績高低的一大標準;再然后,由于隋唐時期古詩、書畫的流行,園林景觀的設計開始融入名人創作的詩畫元素,以文字筆畫婉轉表達情感含義,豐富東方園林的思想內容,雖然唐代后期古典園林的占地面積縮小,但卻為世人留下許多值得思考傳頌的知識寶藏,這也是東方園林的二次飛躍;到了宋代至明清期間,園林設計的文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明確雖由人工打造、卻能好似鬼斧神工的建造標準,進一步構造完整的東方園林藝術文化系統,奠定了儒家古典哲學中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的理念傳揚,將高山流水作為百姓的知己,相得益彰地追求高尚的精神世界,共同打造屬于極具特色的東方文化的古典園林,這也是意義最為深遠的第三次飛躍進程[1]。
說到藝術,人們經常將其形容為:西方追求真實,東方追求意境。所以可想而知,兩者在藝術表達上截然不同。西方人認為萬物皆可剖析,任何事物都會有其道理所在。西方藝術的開端是古希臘的雕塑,其嚴格按照幾何比例來進行建造,苛求細節、講究逼真、刻意模仿自然。但東方藝術則是通過抽象的手段來構造意境,從意境中感受自然文化的奧秘,是因為中國藝術家認為人類僅僅是自然中的一小部分,并不足以完全認知自然,而是需要一步步摸索,從虛中寫實,把不同人不同感受,來探索自然奧秘。因此在老莊哲學中,中國的人們在詩詞、書法和繪畫中,不僅沒有否定自然的神秘,還尋找到了透過表象看本質的深層理解方式,這也形成中國人與大自然更為和諧共處的內在因素。總的來說,藝術設計者需要摒棄對外在表象的盲目追求,才能夠體會到自然世界中的神秘內涵,而抽象手段構造的意境則是很好的一種接觸方式,比如,中國畫作中的花草樹木、高山流水,使觀賞的人們有身臨其境之感,鳥語花香、渾然忘我。曾經有西方藝術觀賞家評論,中國畫雖抽象,但另一方面來說確又十分寫實,脫離自然卻又貼近自然[2]。可以知道,中國人認知世界具有其獨特的視角,其特點是合而不離,是具體的抽象藝術。但現代的景觀設計在傳揚古時候的園林設計優點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創新改進,結合西方設計的創新優質理念。
儒學的清雅、韻味的靈動、意境的集合、天人合一的仙氣構造出中國古典園林的美學理念體系,古時候建造園林的設計者將清雅韻味埋藏于意境中表達,通過構思布局描繪骨法,并以抽象手段模擬山水,以小格局見大真章,是一種極為深遠的藝術創作,現今的景觀設計不僅需要傳承古典園林的優點,還需做出一定創新改動:①根據當地文化特色、地形地貌,展開一定調查了解,結合各項元素進行園林的方案設計,重在適宜;②通過傳揚鄰借、仰借等巧妙的古時候借景手法加以景觀設計,重在借景;③結合山水文化,營造出使人們有身臨其境的共情之感的意境,富有內涵,古今時代精神層面相貼合;④在有限的小格局中,加以巧妙構思,增加層次感,使人們在小范圍中能夠感知大事物,豐富視野,增添內容;⑤運用來自大自然的靈感,在設計中巧妙達成天人合一,繁衍本土文化特色,不斷加以創新。
在工業革命之后,西方的園林景觀設計開始高水平發展,于20 世紀開端便邁向現代主義,其中具備的部分創新設計理念值得借鑒。①西方的景觀設計不拘泥于繪畫等方式中,其設計者會根據用地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進行設計方案的調整,從而西方的現代景觀設計更能切合實際,應用于人們生活中來;②西方的景觀設計的藝術角度有發生優質改變,其從建筑的幾何構造轉變為更貼合自然的非對稱構造;③西方的現代景觀設計走向簡化科技風,更為貼合如今快節奏生活的人們所需[3];④其設計切實滿足人們需求,以人為最高主體地位,關注人性化設計并且踐行可持續發展的舉措,努力打造綠色生態環境。
經上文的內容了解,當代景觀設計的中心理念需要以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特色作為基底,并通過社會發展所衍生的技術手段輔助建筑工程的完成。融匯西方先進的設計創新構思,共同打造以東方寫意理念為核心的景觀藝術體系。
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共同協調發展是中國一直以來推崇踐行的生態環保理念,人們在設計建筑、公共措施時也必須注意禁止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并且盡可能將景觀設計與花草樹木相結合,助益于當地的綠色環境的打造,一定程度優化當地的廢氣排放和能源損耗。
景觀設計的功能使用對象理應以人們為主體對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首先考慮人們的需求、人們的安全保障,關注空間布局是否合適于人們的長期使用或居住,使人們能夠真正得到優質體驗,同時設計人員還需要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物質設施滿足人們需求的基礎上還需加以人們想要了解、喜愛的相關文化特色于設計方案中來,并且景觀設計的盈利也需要考慮到如今人們的經濟實際狀況,調整到合理的價格范圍,既不低于商家的成本價,又不高于人們的心理承受價格,比如說在施工和設計的條件下,商品房的價格可以是2500 元/m2,從而達到以人為本的目的[4]。
根據地方文化特色,設計人員展開地方小范圍調查,靈活借用當地特色景點環境,加以高新科學技術手段應用于景觀設計中來,使人們獲得身臨其境之感。能夠增加人們的文化共情,加深人們對所處地區的歷史了解程度,從而實現景觀設計的東方文化的傳揚目的,進一步打造極具民族色彩的優美景觀。
根據上述,景觀設計達到大自然與人和諧共處、功能以人為主體、精神世界得以共鳴的幾大內容,其還需要通過現代的抽象手段加以描畫東方山水美景的意境,使人們在所設計的成果中切實而長遠地感受到東方文化的歷史深遠和獨特魅力所在,增強景觀設計的東方寫意理念對人們的作用效果。
五十六個民族構造中國地圖,五十六種民族文化積淀東方歷史,其中所具備的民族底氣、文化內涵是別國不能比擬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時代的更迭,東方文化代代相傳,其中免不了有部分文化遺失,中國人民實施各種挽救的舉措,如今的房屋設計、公共設施的改造,也是傳承民族文化的一種好辦法。景觀設計人員需要定期進行文化進修,為拓展自身知識視野提供良好改進機會,為更好打造高級美觀的東方寫意環境奠定基礎。設計人員需要在保證建筑安全的情況下進行文化創意設計,在獨具特色的構思中注入東方文化意識,讓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使所處環境當中的人們不僅享受設施的便利美觀,還能夠從中感悟到東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使人們能夠在超越物質層面與之深遠的民族文化開啟一段精神之旅。從以往的中國古典園林到如今東方寫意建筑,是體現東方文化底蘊的直觀表現,是推動我國文化建設發展的一大重要舉措,于景觀設計中融合西方文化可取之處,也是當今時代多元化的必然趨勢,如何將中西文化有機結合、凸顯東方寫意文化的獨特魅力,也是現代景觀設計的一大挑戰,是一條需要不斷前進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