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盼
(太原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00)
目前全國各地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基礎上,正著手編制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村莊規劃,這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第一步,面對新形勢新需求,村莊規劃編制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隨之而來,面對困境下,如何探索村莊規劃編制的出路非常關鍵。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村鎮規劃設計是一項重要的項目,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結合當地居民的實際情況和實際需求進行規劃方案的設計,涉及的根本目標是為當地居民建設一個交通便捷、環境優美、安全舒適的村鎮。
對于深圳布局的建設發展來看,首先要依托當地的自然環境來發展鄉村旅游,結合地形地貌,院落空間,塑造具有當地特色的農家樂,山地村路、起伏的山丘,使村落的輪廓線更清晰,在規劃過程中要立足于高起點,使社區具體效應得到充分的發揮,為住宅產業結構的高層化高質化高新化發展提供推動作用,打造“新鄉鎮、新農村、新形象、新理念”的品牌,構建起全新的社會建設景觀。為了更好地適應區域經濟競爭形勢,對當前經濟發展化的趨勢,充分把握將人居環境的新理念彰顯出來,要結合靈活的設計理念構建大社區,在村鎮規劃設計過程中,將村鎮一體化的優勢發揮出來,注重村鎮資源共享,協調以及城鄉統籌等問題,致力于打造空間布局合理、城鄉協調發展、基礎設施完善、交通方便、生態環境良好的區域城鎮體系。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著手于城市規劃建設工作,目前在管理體系上相對完善和規范,然而村鎮規劃建設的問題上缺乏健全的管理機構,由于地區的不同,其功能設置上也完全不同,由于在項目開展過程中缺乏大量的資金,所以很多時候相關單位在村鎮建設規劃工作中,沒有有效的落實,不僅管理上存在分工不明的問題,而且對村鎮的規劃建設缺少專業的人才,加之資金運作等方面的問題,村鎮規劃建設的基礎設施十分欠缺,這不僅對我國農業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對于新農村建設也是極為不利的。
由于缺少完善的基礎設施,村鎮環境也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
首先由于缺乏先進的排水設施,供水規模較小,村民不僅無法獲得充足的自來水,而且對于污水處理上也存在很大的問題,仍然采用雨污合流排水管網的設置方式來進行污水處理,缺乏健全的污水處理廠,導致污水會對農村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其次由于電力設備過于陳舊,存在缺少自動化配電網建設的現象。最后由于村鎮缺少完善的環衛設施,很多生產生活垃圾被隨意丟棄,這不僅導致村鎮的美觀效果受到了嚴重影響,而且還造成環境污染。
對于實用性村莊規劃建設而言,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解決當前村莊內部各種要素流失和衰退的問題,實用的規劃設計必須解決村里的實際問題,結合當前的村莊現狀,做出切實的規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規劃前置性工作中充分進行調研,為了深入的進行調研,首先要進行現場勘探走訪村莊內的各個區域,以步行的方式了解村莊的各個區域的具體情況,這項工作非常基礎,但十分重要,其次是要對村莊各方面的資料進行收集,包括天文地理、發展歷史和民俗風情等,特別要重視村莊的產業和村民收入來源;再次是展開入戶調研工作,要走進村民家中,對村民實際生活中所面臨的問題有全面的了解,對其生活現狀進行觀察,進而獲得第一手資料;最后要以調研的結果為基礎,有針對性地對調研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除此以外,對于村莊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要進行系統性的梳理,采取有效的解決方案進行處理注重村莊的硬環境和硬設施,但也不能忽視軟環境和社會方面的問題。
在村莊發展過程中,村莊規劃是這一階段的統籌布局,是要解決村莊的實際問題,為了更好地規劃村莊,需要避免使用一些高深的句子,一切從村民的角度出發,應該建設什么?如何建設確定怎樣的產業,如何獲取更大的效益,這才是容易被村民接受的問題,也是解決村莊實際問題的重要措施,在常規村莊規劃建設過程中,要搞好基礎設施,建設服務設施建設,不要做表面文章,真正將村莊規劃工作落實到實處,有針對性地解決村莊存在的短板性問題。
從微觀層面分析,當某個地塊存在不符合規劃的問題時,其用地合法性就必須通過審批,此時地塊的使用者會大力推進規劃的落實。這種目的性較強的微觀規劃主要是因原有廠區或新上項目存在占地問題,在村莊規劃中應該針對項目占地合法性問題展開分析與解決。
因為村莊所處的地理位置、發展需求及村莊特色皆有所差異,所以在進行發展目標與定位確定時不能一味搬用成功村莊的發展模式,而是應該結合村莊的區域特色及周邊城市發展需求,樹立貼合時代發展、引導村莊發展的發展目標與定位。村莊要全面分析自身的自然、歷史資源與區位交通因素,立足于產業進行目標定位類型與檔次的確定,從而打造具有特色的村莊品牌。
在城鄉互動背景下,村莊的產業選擇應該從區域層面對周邊城市需求進行分析,充分發揮自身有機生態的優勢,有效調動農村的生態資源。在綠色生態理念下,城市居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性與健康性,鄉村就應該在有機生態中生產健康的食品,例如生產更健康、有機的糧食作物與肉制品,并且通過宣傳讓城市居民了解食品生產的優質條件,如糧食作物生產的有機生態環境,動物飼養時飼料中完全未加大添加劑,并且擁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如此能夠提高城市居民的購買傾向,有利于鄉村產業的發展。同時,村莊還可利用鄉村風光與自然條件開展附加產業。在城市中,大人與孩子整天都與冰冷的機器相處,生活在高樓大廈的包圍中,與自然風光的距離越來越遠。此時,工作與生活壓力較大的成年人必然希望能夠抽出時間享受愜意、舒適的慢生活,而家長也會希望帶領孩子接觸自然風光,感受自然的美好。而城市周邊的村莊可抓住這一機遇發展民宿、鄉村體驗等產業,從而開辟出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但在發展過程中,村莊應避免盲目跟風的問題,避免發生產業同質化現象。另外,有機循環農業也是村莊發展必然方向,有機連接農業與種植業、漁牧業、加工業,從而建立有機循環農業種植體系,更好地推動村莊有機生態發展,為客戶供應更加豐富的有機農產品。
村莊建設需要通過村莊內部動力與外部資源的共同推動,在經濟、政策、文化等多元作用下,提高村莊形態的重建與村莊地域的地位。在建設過程中,應該優化村莊人口、土地、人脈、文化、現行產業發展要素等內部資源,并且積極引進外部資源,從而展開經濟、社會、生態的全面建設。另外,村莊在進行產業選擇、定位與運行時,應充分體現村莊的地域特色與風土人情,高效應用生態資源,兼顧村民的實際利益,依靠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事實證明,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不能滿足村莊的發展需要,村莊的發展要在區域發展的領導下不斷推進。在共同致富最終目標引導下,區域內的各個村莊應根據自身特色進行產業特色與定位的確定,從而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而成功村莊要在區域范圍內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在示范引領下,所有村莊都能夠循序漸進地實現自身的發展。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落實全面創建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我國政府制訂了實用性村莊規劃的戰術部署。該戰術在鄉村振興戰略的領導下,以解決民生三農問題為根本目標,不斷推動農村農業的現代化發展。而實用性村莊規劃在落實過程中要發揮帶領村莊發展,提升村民幸福感的作用,對村莊建設展開統籌布局,努力落實“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發展的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