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們在物質富裕的同時,對精神審美如園林景觀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涉及設計和施工全壽命周期的設計管理也愈發重要。設計管理對項目設計、施工、采購、養護、成本、計劃等方面的控制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設計全壽命周期管控,涉及項目的方案構思、技術設計、施工圖繪制等各階段。以下對施工圖階段的審圖關鍵點做總結分析。
圖紙審查,主要是把控圖紙設計是否符合國家規范、標準,是否符合當地的相關規范。進行造價控制、限額設計,保證景觀效果的前提下,節約投資、增加收益。圖紙審查的全面性和系統性,可以提前解決因圖紙考慮不全影響現場施工的問題;可以提前介入項目,根據項目需求進行創效優化設計。所以,把握施工圖審圖的要點,對提高施工圖的價值,高效、便捷的指導施工有重要作用。
(1)設計依據等相關內容是否符合相關國家及地方規范、標準,是否為現行最新規范。常見的問題有:規范名稱有誤、規范不是現行最新,是已經廢止的規范。
(2)項目概況等相關信息是否準確,如項目名稱、項目內容、建設規模等。項目規模設計說明與圖紙是否一致,如有可研等文件,是否與可研一致等。
(3)相關技術要求是否準確齊全,如樹木與綜合管線的距離、土壤要求、土層深度要求、植物土球及樹穴要求等。項目周邊如有高壓走廊,高壓走廊的種植退距要求等。
(1)是否符合國家及地方相關規范強制性條文的規定。如綠地率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停車位數量是否符合報批要求等??偲矫嬖O計是否符合當地控規設計的要求,如用地性質、紅線范圍,禁止機動車開口區域、機動車出入口方位、退距及配套設施要求等,是否滿足消防、安全防護等要求。
(2)在滿足規范等要求的情況下,根據項目情況,在經濟技術指標控制范圍內,對景觀硬質鋪裝、綠地面積、水體面積等內容進行最優比例分配以達到效益最佳。
(3)場地如有建筑,建筑一層平面是否已在總圖中體現,建筑出入口與景觀道路設計的銜接是否合理。復核各類采光井、通風井對景觀的影響,與建筑專業協調,提出景觀一體化處理方案,或者對影響較大井位進行挪動[1]。場地設計如有原有保留苗木、古樹名木等,是否明確保護利用情況。
(4)設計界面方面,明確景觀與其他各相關專業的界面是否清晰,各專業銜接區域是否有錯誤、缺項、矛盾等情況。如注意管井的位置,避免管井與構筑物、道路、喬木等沖突。還有如架空層設計,界面易與建筑、裝飾專業劃分不清。
(5)豎向設計方面:①是否結合原地形進行設計,盡量減少挖填方量,安全經濟且因地制宜進行設計;②是否合理地組織場地內地表排水,道路、綠地坡度等是否符合規范要求;③是否與場地周邊現狀用地的高程關系合理、對接順暢,如場地設計標高高于周邊道路,避免引起排水不暢的問題;④場地設計標高與建筑物首層地面標高的高差是否科學,注意排水防潮等關鍵要點;⑤同時豎向設計是否考慮駁岸、護坡的安全。
(6)尺寸及定位平面方面,說明該項目所采用的坐標系、放線原點、網格方向、標注單位等。是否標注了所有控制點的坐標、尺寸標注是否齊全、弧線是否標注弧長及弧度等。
(7)鋪裝平面方面:①審查道路設計寬度是否合理,分類分級是否合理,軟硬景比例是否合理,是否滿足車行、人行、消防等的通行需求;②圖紙是否清晰表達所有鋪裝區域面層材料尺寸、詳圖索引是否完善;③審查項目是否滿足無障礙設計的規范要求。
(8)戶外設施如垃圾桶、坐凳分布間距是否合理,平面是否表現,材料表是否全面。
(9)圖面問題方面,指北針、比例尺是平面圖常見的遺漏問題。
(10)成本問題同樣是施工圖階段必須考慮的[2]。造價是否超可研或者估算,或少于投資額,使用不充分。核對工程量、復核可研或概預算,根據項目創效需求,調整審圖方向。
(1)所有詳圖需審查是否與平面索引前后不一致、索引是否漏標、錯標等;所有圖紙的出圖文字大小、字體是否標準統一等。
(2)鋪裝詳圖方面:①鋪裝伸縮縫設置是否有說明備注,伸縮縫圖紙是否準確,措施是否得當;②鋪裝詳圖是否已經涵蓋所有平面中出現的鋪裝類型、所有路緣做法及相應平面位置是否已明確;③詳圖做法方面是否符合當前施工常規做法,面層、墊層、基層等各層厚度是否滿足相應類型道路的通行需求,道路墊層是否滿足防凍要求,面層是否平整、抗滑、耐磨。
(3)圍墻、廊架、觀景亭、廁所等建筑物、構筑物詳圖方面:①審查構筑物的基礎與結構是否安全、鋼構材料防銹設計是否齊全、木材的防腐及防火設計是否得當等;②圍墻是否標注了平面詳細墻頂標高、剖面圖是否繪制了全部類型墻體基礎;③基礎及結構安全方面,可以與結構相關專業協調配合;④廁所等建筑設計,可以與建筑專業配合,確認建筑設計相關要求,如窗戶高度、用電及排水設施是否安全合理等。
(4)水景詳圖方面:①審查水池、水景等的基礎是否滿足工程要求,防止不均勻沉降,防水設計是否考慮;②水景的水源水質是否符合規范要求、水是否循環重復利用。
(5)樹池、坐凳、垃圾箱等戶外設施方面,圖紙深度是否滿足規范及工程要求,建議通過咨詢專業廠家進行深化。
(6)預埋件設計,平面及做法詳圖表達清晰,避免圖紙遺漏或設計滯后而沒有預埋。
(7)大型噴泉、假山、立體綠化、標識系統、泳池、雕塑、小品等專項設計圖紙,受專業限制,圖紙深度不夠的情況,建議通過咨詢專業廠家進行深化。
(1)種植底圖是否為最終準確的景觀總平面圖,綠化范圍準確,所有與綠化相關信息均已體現。
(2)場地內原有植物盡量保留,特別是長勢佳的喬木。硬質景觀的設計可以結合保留植物進行設計。古樹名木應有專項的保護說明和措施。
(3)苗木表中,學名書寫準確與否,學名與中文名是否一致。植物名稱是否準確表達,不產生歧義,影響施工報價及苗木采購。苗木表中植物規格表述、數量和備注等是否全面。
(4)根據不同地域及項目類型,審查植物種植常綠與落葉植物的比例是否合理,灌木地被與草坪的比例是否合理。
(5)審查植物搭配是否考慮植物色彩搭配、形態、喜陰喜陽等生態習性,考慮季相變化。
(6)審查喬木的種植間距,灌木地被的種植密度是否合理,滿足未來生長所需空間。是否通過植物配置形成不同功能空間,喬木種植是否考慮天際線的變化,灌木的種植設計是否考慮層次性。如有刺、有果的植物,盡量布置在行人不易接近的地方。
(7)審查植物種類的選擇,是否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是否盡量使用鄉土樹種。審查從南方引到北方的植物在冬季能否安全越冬及越冬保護措施等。
(8)種植的土壤及土層厚度是否滿足規范要求。地下車庫范圍覆土深度是否已考慮,根據覆土深度及荷載進行綠化設計,保證植物設計達到規范要求的土層厚度,同時需注意地下結構的排水。
(9)了解項目當地苗木供應情況,可參考苗圃及苗木采購人員的意見,調查苗木是否可以采購及供應量,苗木運輸是否便利,報價的苗木單價偏差是否過大。如有采購困難、不適宜當地種植的苗木,則需協調設計人員調整。
(10)如有高壓走廊,是否已根據規范及征詢當地電力部門意見,進行大喬木種植合理退距、高壓走廊范圍內的植物種植品種及種植高度,是否符合規范及當地電力等相關部門的要求。
(11)樹木與地下管線的水平距離是否符合規范要求,如與電力電纜、排水管、給水管的距離等。
(12)審查植物特別是大喬木與建筑物、構筑物的水平距離是否滿足采光、消防、防盜、防蟲等的要求。
(13)花境的種植設計,設計人員受施工經驗的限制,很難把控花境的景觀效果,建議如涉及花境的設計及施工,需專業的花境公司進行深化及施工,或者設計人員現場指導施工,以保證花境的景觀效果。
(14)審查是否遺漏成品花缽、移動花箱、固定花壇中的植物設計。立體綠化、花境、花池等如有時令花卉,需注明一年的更換次數、數量,四季分別更換的植物種類等。
(1)排水設施的設計是否考慮景觀,與景觀相結合,如海綿城市設計。
(2)檢查井盡量設置在綠化內。避免放置在墻體、臺階、路緣石等位置。如必須放在有裝飾的路面上,則需盡量做成同裝飾路面面層的裝飾蓋,且裝飾蓋內鋪裝平面布置與周邊鋪裝相協調。
(3)植物灌溉的給水設計,是否覆蓋到所有綠地范圍。
(4)室外燈具和音響等選型及安裝位置與景觀設計以及環境氛圍是否協調。
(5)審查景觀照明設計中的燈具分布和燈光亮點是否合理,是否滿足照明要求。
(6)燈桿的基礎是否牢固,是否未外露,是否設置接地線,是否存在用電安全隱患。水下燈是否采用安全電壓。
(7)光源色溫是否與設計環境相協調。景觀照明是否分回路、分區域、分使用功能集中設置。
(8)庭院燈點位是否避開建筑門窗位置,避免夜間燈光對人的影響。
(10)配變電箱等影響景觀效果的箱體,是否進行飾面處理或運用灌木遮擋。
上述內容簡要介紹了景觀施工圖的審圖要點,加強圖紙審查,可以提前解決圖紙問題、加深圖紙深度,更好地指導施工,提高項目質量,節約成本,提高效益。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科學管理,規范施工,保證質量,才能增強景觀效果,達到園林建設的初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