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偉
(山西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國的城市化規模在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多,房屋建筑用地在逐漸減少,對于房屋建筑物的需求越來越大,因而便誕生了高支模,該技術借助支撐性模板對房屋建筑結構逐層建造,且每個獨立模板都具有較強的承載力,不僅極大地方便了施工,提高了施工效率,減少了施工質量問題,還可以保證工期,滿足高層房屋建筑結構穩定性的要求,提高房屋建筑物外形結構質量。
首先準備材料,制作模板的木材從外觀來看必須要平整無孔洞,鋼材應該涂有防銹漆、無打孔,特別要注意木材要進行防霉、防蟲處理,鋼材要避免碰撞折彎。其次要進行參數設計,以板高支模采用滿堂架鋼管支撐體系設計為例,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頂部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大于200mm,立桿上部自由端長度不得超過300mm,否則需加設縱橫向水平桿;距樓面200mm 高設一道掃地桿,立桿底端布設300mm×50mm 墊板,立桿縱橫向間距0.8m,步距1.5m;縱橫每十排立桿加設一道剪刀撐,剪刀撐斜桿與樓層面夾角為45°~60°;滿堂架體系和先澆筑的柱體或墻結構拉緊頂牢,梁板下立桿縱橫成行,水平橫桿全部貫通;板下支撐體系水平桿全部延伸到梁下與梁下立桿或水平桿連接,確保支撐體系的整體穩定性。最后要根據設計方案預先制作模板,與模板制作部門和加工廠進行對接,就模板尺寸、型號等設計問題進行溝通確定可操作的模板制作方案,加工廠按照模板分類和制作要求完成后,經質檢人員檢驗合格后,涂刷脫模劑,按施工進度運輸至現場模板存放區有序堆置、合理保管待安裝使用。
針對其安裝上,由于外框架梁柱數量較多,且分布較為密集,因而其施工較為困難和復雜。在有限的施工空間內,為了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施工必須安排專業且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采取逐層施工方式循序完成。實際施工時首先要科學合理設置梁體位置,結合混凝土的供應能力采用泵送法分段和分層連續澆筑,自梁中端向兩邊依次進行;澆筑完成后,在確保澆筑質量的情況下需要調整支柱橫梁下方的水平拉桿,使其頂部位于主體的兩面,確保腳手架和層面的梁柱水平連接,并且連接穩固有效,使高支模結構能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安全保障。
由于受到高支模施工危險與難度兩項內容較高特性,一般會針對該技術制定專項的施工方案,全體參建方首先要審核方案,經專家論證后將此定為施工指導重要依據,并進行技術交底,同時將建設相關管控機制予以完善,為高支模安裝工作開展提供合理的指導;主體安裝前要保證基礎的穩定性,分層壓實支頂基礎上的回填土,排查安全隱患,采用硬化和加固地基處理技術來保證高支模支撐體系基礎的穩定性,有效避免沉降和塌陷等問題,使架體可以安全順利完成;全面掌握模板安裝技術參數,確定安裝位置,使用各種測量儀器對軸線進行準確測量,定位梁線位置、門架位置,以墨線標記安裝區域,根據方案設計和位置信息安裝縱橫向掃地桿、梁和樓面模板等;同時需定期查看支撐體系是否穩固,確定直角扣、線釘的固定情況,保證安裝支架和鋼管軸線垂直,及時擰緊松動的扣件。
模板與混凝土施工具有很大的關聯性,澆筑前,首先要檢驗混凝土原材質量,確定合理配比,其次要嚴格執行施工方案,按照澆筑的流程進行施工。對于梁柱不同的施工部位要做好科學合理的施工設計,例如墻柱和梁板需要分開澆筑,先澆筑墻柱,待混凝土養護到強度達到70%后再依序完成剩下部位的澆筑作業,并且墻柱由于高度原因需要按照每500mm 一層的厚度分層澆筑,上下層要控制好澆筑時間,且柱還要進行二次澆筑,全面保證凝結強度。為保證澆筑質量,在整個澆筑過程中要做好技術安全技術交底工作,嚴控施工材料質量,嚴格把控技術要點,確保振搗得以連續進行,控制好澆筑的高度以及速度,避免漏振或者過振問題,確保工程建設品質達標,
為有效提高驗收工作效率,在施工過程中應進行自檢,做好施工質量與安全管理,定期進行構件檢修和質量巡檢,另外在完成高支模的一系列施工流程后,首先要保證作業面干凈整齊,以便有關人員開展質量驗收工作。為了嚴格把控驗收階段的施工質量,需安排專業的質檢人員、監理人員、施工技術人員以高質量標準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對每個環節的質量進行檢查和驗收,及時整改質量不達標的施工內容,并做好相應的檢查記錄,確保高支模承力部件的質量合格、技術操作規范標準。例如以抽查方式檢驗扣件以及支架鋼管的厚度,檢查縱向支架與底座的距離,特別是支架高度、梁模板起拱高度、高支模的結實程度和垂直度,及時更換與規定不符的施工扣件,保障各層有足夠的承重力,提高高支模的施工安全系數,保證高支模的平穩性,為后期土建施工安全打好基礎。
高支模施工技術主要是為了高層主體施工提供輔助力,因此在完成任務后需要進行拆除,在混凝土強度達到施工標準且經過質量驗收后,經審批確認后方可按照拆除方案有序進行。拆除前先對施工現場進行警戒,防止高空墜落事故,也避免鋼管等主構件砸傷房屋建筑主體;拆除時要遵循先支后拆、先板后梁、先非承重后承重的原則,并且要按照從中間到兩邊、從上到下的順序;模板要一次性全部拆除,拆除時要避免較大的振動和撞擊,避免損壞混凝土結構,因此要先松動模板的頂托,并拆除膠合的模板,逐步拆除支頂架直到全部拆除完成;拆下后的模板要按照規定妥善處理,先進行清理,檢查構件和模板的外觀和性能狀態,對可以回收利用的部分按照指定的地點進行登記存放,對質損件進行維修處理以備下次使用,已腐蝕的部件、嚴重損壞的構件要進行更換。
作為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的首要程序,需要確保設計方案能正確指導施工的進行,因此需要充分掌握高支模施工設計的方向,了解施工技術指標要求,掌握施工環境,明確施工工序,與有關人員不斷交流意見,持續改進施工方案,對整體設計的安全性、實用性和操作性進行全面的比對確認,驗證設計方案的可行性,降低施工安全風險,確保高支模施工能夠順利進行。
高支模施工必須要由高水平的施工人員完成,不僅要嚴格選聘專業的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還要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培訓,由專業、具備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來進行技術指導和解說,豐富施工人員的技術理論知識,提高其職業技能水平、心理承受能力、應變能力,確保考核合格后才能進行上崗操作,在施工中也要定期進行安全培訓和綜合評價,確保在復雜、危險的施工環境下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為高支模的施工正常開展提供保障。
高空作業危險性較大,觸及人身安全的問題必須重點對待,因此必須要做好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成立安全部門,由專職安全員和技術人員負責現場和施工中的安全問題,既要保證作業環境安全,確保高空安全防護到位,還要認真檢查施工場地,正確放置材料,最重要的是加強施工人員自身的安全意識,加強自我約束,嚴格參考施工方案以及行業標準來開展施工,配合安全管理工作,及時上報問題,全面排查安全隱患。
近年來,房屋建筑施工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改進,高支模施工技術是我國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斷提高的產物,代表了行業的多樣化、高層次進步。為了使這項技術更好地運用,施工人員一定要從模板設計、加工、安裝等環節依序著手,采取多種有效的積極措施,努力保障每一個環節的構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