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建柱,李成明,鄧 彪,張振中,陳華冬,劉 潔
(華能海南發電股份有限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0)
2015-08-24,華能集團某發電公司安全生產大檢查動員部署會議首次提出“結合上級各類安全檢查的要求,按照廠部、部門、專業、班組、崗位編制檢查表”。2015-08-26,公司《關于進一步深化安全大檢查的指導意見》(發電安〔2015〕268號)提出“按照廠部、部門、專業、班組、崗位制定分級安全檢查表,將檢查內容表格化,明確檢查內容、標準和方法,做到全過程、全覆蓋”。2015-08-26,公司《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要求的通知》(發電安〔2015〕269號),首次出現“五級”檢查表描述。
公司各基層單位積極響應公司“五級”檢查表管理思路,在2015年三季度“打非治違”安全生產大檢查中首次嘗試建立應用“五級”檢查表。
2016年至2017年,公司系統先后在春季安全大檢查、危險化學品、輸煤系統三個專項檢查中嘗試建立、應用“五級”檢查表,邊嘗試、邊改進。2016年先后召開四次“五級”檢查表專題會議,協調、解決“五級”檢查表編制及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公司分管領導親自到基層單位調研并指導檢查“五級”檢查表編制和應用,有效提升了“五級”檢查表的探索成果。
2018年,公司將“五級”檢查表正式應用到安全生產管理中。2018年9月,公司組織召開“五級”檢查表專題會議,全面回顧了“五級”檢查表編制和應用過程,對存在的不足逐一提出解決辦法。在此基礎上,公司正式發布了《五級安全檢查表編制指引(試行)》(安函〔2018〕66號)。該文件對“五級”檢查表的編制目的、適用范圍、編制說明、使用和維護進行了詳細描述,對“五級”檢查表的定義、依據、要素、檢查方法、劃分和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為完善應用“五級”檢查表提供了指導性文件。
2019年,公司系統大力推廣“五級”檢查表管理思路,將“五級”檢查表拓展到安全生產管理中,應用到公司的煤電、氣電、水電、風電、光伏等發電業務。在申報集團公司2019年度安全生產先進單位時,公司將“五級”檢查表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探索與創新應用作為公司最大的亮點上報。
2020年,公司安委會第一次會議明確要求將“五級”檢查表全面應用到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對表檢查,杜絕“走馬觀花”。2020年一季度,趁抗擊新冠疫情靈活上班期間,公司安生部及時組織各單位對“五級”檢查表進行了再次完善和升級。2020-06-05,公司將各基層單位的“五級”檢查表及在春季安全大檢查中的應用情況報送集團公司安監部,獲得了集團公司安監部的好評。
截至2020年8月,公司旗下的4家基層單位已相繼建立了安全大檢查、外包安全管理、危險化學品、輸煤系統、防臺防汛、消防管理等六大類“五級”檢查表,并升級到第三版,得到廣泛使用和驗證,效果良好。
企業內部組織開展的常規安全檢查具有“領導布置、班組落實、自我檢查、現場為主”的特點,檢查人員按照個人的慣性思維,對自己管轄的區域和工作開展檢查,難免出現燈下黑[3]。受檢查人的職業素養、技能水平影響,常規安全檢查工作容易出現檢查漏項和形式主義,不便于發現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問題,更難治理安全發展理念不牢固、安全責任不落實、安全制度不執行、隱患排查不到位、安全技能水平不高等深層次問題,給安全生產埋下設備設施和安全管理隱患[4]。如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暴露出瑞海公司違法違規經營、未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安全隱患長期存在等問題,是典型的案例。
關于“五級”檢查表,行業內尚無資料參考、無標準執行、更無成熟經驗借鑒。
公司率先在安全生產管理中提出“五級”檢查表概念,并開展探索與創新應用,旨在以嚴格執行法律法規標準規程、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構建雙重機制為出發點,通過“檢查內容標準化”和“檢查責任可視化”二個維度,將分散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及企業管理制度形成系統,與設備管理、技術管理融為一體,織牢安全生產檢查防護網,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有效落實安全生產四個“凡是”管理要求,有效解決常規安全檢查中走過場、檢查責任不落實、檢查內容不齊全、隱患發現不及時等弊端。
“五級”檢查表管理思路可延伸到企業的生產、節能、環保等各方面管理,其優勢總結為“六化”。
2.3.1 檢查內容標準化
建立“五級”檢查表,將分散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及企業管理制度形成系統,與設備管理、技術管理融為一體,讓檢查工作表格化、規范化、標準化,檢查內容、檢查依據、檢查方法更加細化、完整和直觀。對表檢查不易漏項,有效解決了查什么、如何查的問題,避免了安全檢查中的“走馬觀花”“因人而異”等形式主義。
2.3.2 檢查責任可視化
“五級”檢查表以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為指導思想,明確廠級、部門、專業、班組、崗位等各級人員的安全管理職責,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逐級檢查、逐級監督、逐級負責,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有效解決安全責任不明確、檢查不落實、失職難追究的問題。
2.3.3 檢查質量明確化
通過事先建立“五級”檢查表,只要對照其逐項開展檢查,就可以較好地完成檢查工作,有效地降低因檢查人員工作經驗和業務能力不足導致的檢查深度和廣度出現的偏差,確保安全檢查質量。
2.3.4 檢查結果全面化
各級人員按照分工不同,從人、機、料、管理、環境五個方面進行全面排查,有效發現制度建設、制度執行、責任落實、設備隱患、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確保安全檢查的全面性和實效性,消除了往常“安全檢查就是查設備”的認識偏差。
2.3.5 檢查響應快速化
“一廠出事故、萬廠受教育,一地有隱患、全國受警示”。在其他單位發生安全事故后,國家部委、地方政府、行業監管、企業上級等單位發文,舉一反三組織開展各式各樣的安全生產大檢查。“五級”檢查表能有效應對“文件多、檢查多、要求多”的局面,讓各級人員快速響應,投入到專項檢查中,從而組織有序、贏得先機。
2.3.6 檢查培訓系統化
通過發動全廠技術骨干人員,組織有序建立的“五級”檢查表,經過審核、編寫、批準發布后執行,既涵蓋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程等,又包含上級和本企業規章制度管理要求,同時也符合本廠的設備特點和專業技術要求,專業知識相對系統,為新入職人員提供良好的培訓資料,也可使專業智慧和成果得到有效傳承。
在提出“五級”檢查表之前,公司安全生產狀況堪憂,不安全事件時有發生,2015年300 MW及以上機組非停及設備故障申請停機1.2次/(臺·年)。自公司提出“五級”檢查表管理思路并積極在安全生產管理創新以來,歷時5年,經過提出、探索、應用、推廣四個階段,公司連續5年無安全生產事故,未發生人為誤操作、輔機故障、保護誤動引起的非停,機組非停逐年下降。2018年至2020年300 MW及以上機組非停及設備故障申請停機指標為0.11次/(臺·年),安全生產局面持續穩定好轉,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持續提升。
總結公司“五級”檢查表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探索及創新歷程,要更大發揮“五級”檢查表在安全生產管理中的作用,做好“五級”檢查表的頂層設計、編制和使用三個關鍵環節至關重要。
確定“五級”檢查表建立原則是保證編制質量的基礎。
(1) 合規性。“五級”檢查表的檢查內容、檢查依據和檢查方法要符合國家、行業安全生產相關的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導則等要求。
(2) 針對性。“五級”檢查表要針對電力行業及上級公司的管理要求及本企業的安全生產經營活動風險和設備特點。
(3) 充分性。“五級”檢查表的檢查內容要涵蓋人、機、料、管理、環境,從制度建設、制度執行、責任落實、技術管理等方面排查,不能漏項,應概括要點、突出重點。
(4) 操作性。“五級”檢查表要簡單明了,條款層次清晰,直觀易懂,便于使用。
“五級”檢查表的編制質量是取得成效的關鍵。“五級”檢查表的編制質量與參與人員的態度和水平有較大關系,做好“五級”檢查表編制的組織、指導和審核工作至關重要。基層單位安監部牽頭,將“五級”檢查表按職責分解到各部門,在部門、專業、班組和崗位人員的分工合作、協同配合下,按照公司指引文件要求,共同完成“五級”安全檢查表的編制工作。主要領導要高度重視,重在統一思想,調動人力資源,目標要明確,態度要堅定;分管領導親自研究、親自謀劃、親自協調,做好編制前的頂層設計與構想、編制中的檢查與指導、編制后的審核與完善;執行部門(運行部、檢修部、燃運部)要充分發動部門、專業及班組的主要骨干積極參與,端正態度,認真負責,杜絕將“五級”檢查表編制工作當任務來完成,將廠部管理要求落實到位,這些對“五級”檢查表的質量起到關鍵性作用;職能部門(安監部、生產部)要深入班組及時掌握進度、發現并糾正問題,對各部門編制的“五級”檢查表進行審核,提出改進完善意見并督促完善到位。
建立責任追溯機制是“五級”檢查表取得成效的保障。“五級”檢查表的靈魂在于檢查責任可視化,誰檢查、誰簽字、誰負責,逐級檢查、逐級監督、逐級負責。安全檢查結束后,各級檢查表原始記錄交到安監部保存。因為檢查不到位或未發現隱患導致事故的,按照“誰檢查、誰負責”的原則,追溯相關責任人。
針對公司已提出“五級”檢查表的第五階段(鞏固提升階段,從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工作計劃,重點做好以下三項工作。
(1) 公司系統認真總結過去5年在“五級”檢查表探索、應用、推廣過程中的成功經驗,鞏固提升并更大程度發揮“五級”檢查表的優勢和作用。
(2) 建立發布公司“五級”檢查表管理相關制度,對“五級”檢查表的定義、適用范圍及編制、使用、管理等內容提出規范要求,使公司“五級”檢查表管理有據可依。
(3) 加大“五級”檢查表管理辦法的宣貫和培訓,“五級”檢查表管理思路可延伸到企業的生產、節能、環保等各方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