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亞麗

辦完事已是中午,走出大樓的時候,下起了雨。雨傘我倒是早有準備,但只穿一件棉襯衣和一條單褲,有點冷。
越是冷越是想要快點回家,然而正在我瑟瑟發抖時,電話響了。尋常電話,我就懶得接了,但這是父母來電的專屬音樂,擔心他們有什么急事,我便停下來從包里拿出了手機。
“你在哪兒呢,要不要……來家里拿點菜啊,我買了好多菜。”手機里傳出母親的聲音。
“噢,不了,下這么大雨,我還是回家吧,而且我不缺菜的。”我拒絕了。
“嗯……那好吧,你慢點啊……”母親沒再說什么,我就直接掛了電話。
我繼續往車站走,可沒走多遠,電話又響了,音樂仍然是父母的專屬音樂。
這次是父親:“你到哪兒了?”
“馬上到車站了。”我哆嗦著回答。
“那你直接坐車回來吧,你媽包了你最愛吃的茴香餡兒餃子,熱乎乎的,吃了暖和。”父親說得很快。
我這才知道母親剛才為什么猶猶豫豫,估計是想讓我過去,但看我沒有想過去的意思,便沒好意思說出來。
說實話,我是真的不想過去,我回家還有個東西要寫。
但是,父親的電話讓我不忍拒絕,要知道他從來都是不善言辭的,他甚至很少給我打電話。所以,我答應了,放走了回自己家的公交車,轉而等待回父母家的車。
雨越下越大,雨傘在風雨中已經成了擺設,雨水飄到我的身上,讓我變得更冷,我開始想象母親的熱湯餃。
等啊等啊,回母親家的車遲遲不來,而回我自己家的車卻接連過了兩輛,我想要不給父母打電話說明情況,就直接回自己家算了,他們肯定也會理解的。可是,想了想,我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我不想讓父母失望。
在等了二十多分鐘后,回父母家的車終于來了。
終于順利到家了。拖鞋已經擺好,父親接過我的傘和包,母親則遞給我一件棉衣。
母親的餃子已經煮好端到桌上了,的確熱氣騰騰。菜也炒好了,都是我愛吃的,這一切把我帶回到了小時候被父母寵愛時的時光。
父親怕我冷,在椅子上又給我墊了一個棉墊。母親則招呼我趕緊坐下,又不停地給我夾菜。我真的被溫暖了,我已記不起來有多久沒有這樣跟父母在一起吃飯了,我光顧著忙自己的生活了。
一邊吃,母親一邊說:“我給你打電話也猶豫,尋思著天下著雨,你來這里也是受罪,可你爸非愿意讓你回來吃個熱乎飯。”父親一聽,回一句,那不是你讓我打的嗎?怎么又成我了。
我笑了,為他們的“互相推脫”。當然,我也知道,我是應該主動回來的。
父親給我舀上一勺他自制的蘸料,我一下子又被感動了,以前父親從來都不這樣對我的,他不愛言談不愛表達感情,我長這么大,他幾乎沒有主動給我夾過菜。我不知道說什么好,就是大口地吃,它們是那么香,香得我再也不冷了。
吃了飯,母親讓我睡一覺再走,怕我冷,給我蓋了厚厚的被子。躺在自己好久沒有躺過的床上,我的心出現了久違的平靜。是的,在家里,處處都是歲月靜好。我很慶幸沒有拒絕父親,沒有拒絕這一場世間最溫暖的溫暖。我躺在父母的懷抱里,再也不冷了。
睡醒后,雨也停了,我說要回去時,母親非要去車站送我。路上,她努力地讓自己走得很快,她怕趕不上我,拉慢我的速度。
我壓著自己的步伐,不讓自己超過母親,我不想讓她著急。而在那一刻,我想起了自己早晨送女兒上學的場景,中年的我已是跑不過青春正好的她了,即使我使勁兒跟著,但最終還是用了目送。
于是,我更慢了,我讓母親等等我。母親停了下來回頭等我,同時,我也如愿放走了一輛回家的車。母親發出了遺憾的嘆息,說耽誤我的時間了。但是我知道,此時她,不,還有我,心里都在想,不急不急,讓我們母女再說說話,這里雨過天晴正溫暖。
(文章來源:《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