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議: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
11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十四五”推進國家政務信息化規劃,加快建設數字政府、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決定設立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會議指出,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以煤為主,要從國情實際出發,著力提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水平,加快推廣成熟技術商業化運用。會議決定,在前期設立碳減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礎上,再設立2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形成政策規模,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此次設立的2000億元專項再貸款,按照聚焦重點、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場化原則,專項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綠色智能開采、煤炭清潔高效加工、煤電清潔高效利用、工業清潔燃燒和清潔供熱、民用清潔采暖、煤炭資源綜合利用和大力推進煤層氣開發利用。具體方式是,全國性銀行向支持范圍內符合標準的項目自主發放優惠貸款,利率與同期限檔次貸款的市場報價利率大致持平,人民銀行可按貸款本金等額提供再貸款支持。同時會議要求,統籌研究合理降低項目資本金比例、適當稅收優惠、加強政府專項債資金支持、加快折舊等措施,加大對煤炭清潔高效利用項目的支持力度。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印發《全國煤電機組改造升級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指出,按特定要求新建的煤電機組,除特定需求外,原則上采用超超臨界、且供電煤耗低于270克標準煤/千瓦時的機組;設計工況下供電煤耗高于285克標準煤/千瓦時的濕冷煤電機組和高于300克標準煤/千瓦時的空冷煤電機組不允許新建;到2025年,全國火電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0克標準煤/千瓦時以下。
在近日召開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稅務總局收入規劃核算司司長蔡自力透露,截至11月4日,全國為煤電和供熱企業共辦理“減、退、緩”稅150.7億元。蔡自力介紹,為配合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相關工作,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稅務總局9月30日制發了《關于做好今冬明春能源電力保供 實施支持煤電企業紓困解難稅收措施的通知》,積極實施支持煤電和供熱企業紓困解難的“減、退、緩”稅措施,確保煤電和供熱企業稅費優惠政策應享盡享,增值稅留抵退稅應退盡退,符合條件的困難緩稅應緩盡緩,切實減輕煤電和供熱企業稅費負擔,緩解企業資金困難和經營壓力。
11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煤炭行業共有8項成果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深部煤礦沖擊地壓巷道防沖吸能支護關鍵技術與裝備”等4個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煤礦巷道抗沖擊預應力支護關鍵技術”等3個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在近日召開的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聯合中國移動、華為公司、國家能源集團等共同發布了《5G+煤礦智能化白皮書(2021版)》。白皮書聚焦煤礦智能化建設,深度剖析了5G煤礦的最新進展、5G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技術及應用、煤礦5G工業互聯網典型案例等,為推動煤礦5G從“可用”走向“實用”“好用”,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煤炭開發利用的深度融合,促進我國煤炭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起到了指導作用。
截至11月21日,山西省已為14個省(區、市)供應電煤2187萬噸。據悉,為推進完成國家下達的保障14個省(區、市)5300萬噸(700萬噸機動)電煤的任務,山西省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強生產調度,充分釋放煤炭產能,努力增加煤炭產量。10月份以來,山西煤炭日均產量保持在330萬噸以上,三季度每月煤炭產量均超1億噸。目前,山西省生產煤礦正在滿負荷生產,已全面完成合同簽訂4600萬噸,預計全年產量有望突破12億噸。
2021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服從國家大局保障能源供應,全力推進煤炭增產。目前,全區在產煤礦312處,均加大馬力生產。據悉,在國家發改委、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等部委支持下,2021年自治區為115處煤礦核增產能1.69億噸;調增10處建設煤礦規模,增加產能2160萬噸。隨著一系列增產措施的實施,內蒙古煤炭產量顯著增加。其中,10月份全區生產煤炭近1億噸,創近3年來最高水平,力爭全年煤炭產量超過10.5億噸。
近日,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四川局、四川省應急管理廳聯合發布《關于強化煤礦瓦斯超限報警治理促進安全有序保供的通知》,明確強化瓦斯超限風險管控目標、加強瓦斯超限報警源頭管控、嚴格瓦斯超限報警處置措施、嚴肅瓦斯超限報警調查處理、健全瓦斯超限風險預警機制五項措施,強化保供期間煤礦瓦斯超限報警治理,促進煤礦安全有序組織生產,堅決防范事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