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彥平
安全生產是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永恒主題。國家能源集團公司作為中央直管國有重點骨干企業,肩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職責使命。多年來,國家能源集團在如何做好國有特大型綜合能源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切實維護職工生命健康和國有資產安全等方面進行了不斷探索與實踐,提出了鮮明的安全發展理念,完善了安全體系建設,夯實了安全管理基礎,積累了寶貴的安全管理實踐經驗,為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安全生產,理念是先導,認識是關鍵。只有理念先進,才能認識到位,才會下決心、想辦法、出政策、拿措施,心無旁騖地抓好安全工作,有效防范遏制事故發生。
堅持“安全一流”。國家能源集團在制定“一個目標、三型五化、七個一流”的發展戰略時,將創建“安全一流”企業擺在“七個一流”的首位,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堅決落實,堅決讓安全生產深入人心,為抓好安全工作奠定了強大的思想基礎。
錨定“零死亡、零傷害”。在“安全一流”觀念的引領下,集團上下把實現“零死亡、零傷害”作為價值追求,確定了“技術工作零缺陷、工程質量零次品、機電設備零故障、現場生產零隱患、檢查監管零死角、員工工作零違章”等一系列安全生產目標,在全體員工中引起強烈共鳴,激發了員工安全生產的行動自覺。
大型綜合能源企業集團安全生產怎么管、體制機制怎么建,始終需要不斷探索和完善。實踐證明,按照“分級管理,分線負責”的原則,建立健全安全監管網絡體系非常重要,要從橫、縱兩個方向對各級安全監管機構、產業管理部門的監督監察職責進行明確界定和劃分。
橫向上,堅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思路。各級安全監管機構作為安全生產綜合管理部門,應與各產業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承擔安全生產職責,形成共同完成安全目標的工作格局。各產業部門既要保證完成生產管理任務,同時也必須完成安全管理任務;各級管理人員既要懂生產、懂技術,也要懂安全,真正做到“生產、安全兩不誤,生產任務、安全責任雙落實”。
縱向上,堅持“層次分明、各有側重”的思路。要形成集團總部監察指導、子分公司監督管理、生產單位具體落實的分級管理工作格局。集團總部重點負責安全生產工作規劃和標準制度,對二、三級單位進行指導檢查;各子分公司重點加強國家法規、集團公司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監督指導三級單位安全生產工作;各礦廠重點加強日常現場安全管理,全面落實安全生產制度規定。
整體上,健全完善各級安全監管機構設置。煤炭、化工、運輸等安全生產重點行業,必須專門設置安全生產副職(班子成員)和安全管理專職機構,配齊、配足安全管理人員,真正形成科學高效的監管網絡體系。
責任是安全生產的“靈魂”,安全管理本身就是落實責任、消除隱患的過程。大型綜合能源企業要實現長期安全、長久安全,必須緊緊抓住落實安全責任這個“牛鼻子”。
強化責任體系建設。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健全完善各級領導班子,各個層級、各個崗位、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責任到人、不留死角”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形成“責、權、利相結合,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安全生產格局,全面強化安全生產的責任約束。
狠抓責任落實。“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不難于聽言,而難于言之必效。”必須將抓落實作為安全生產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要強化“一把手”的安全責任,緊緊抓住這個“關鍵少數”。“一把手”對于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親自抓、負總責,要定期聽取安全工作匯報、準確分析安全形勢、切實保證安全投入、協調解決安全生產重要問題。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針對不同產業領域,分級分類簽訂責任書,層層分解落實責任,逐級下達安全指標,使責任落實到崗到人。
加強責任考核。每年對各級領導班子安全履職盡責情況進行考核評價,對單位進行安全生產績效考核。安全生產工作成果作為領導干部業績考核、晉職晉級、評先樹優的重要依據,與領導干部進退流轉、薪酬分配等嚴格掛鉤,以此建立強有力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有責必問、有錯必究”的原則,對責任不明確、工作不落實、履職不到位的嚴肅問責,實行“一票否決”。
夯實安全生產基礎工作,是提升安全生產水平的關鍵。因此要始終堅持把安全生產的重心放在抓基層、打基礎上。
狠抓安全生產標準化。全面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體系建設,推行崗位標準作業流程,加強作業現場的精細化管理、標準化作業、流程化控制,嚴格規范作業人員的安全行為,嚴把工程質量關口,使作業人員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交標準班。實現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由靜態達標向動態持續達標轉變,由局部達標向全方位、全過程達標轉變,由單項達標向全面達標轉變,由日常工作達標向制度化、規范化達標轉變,由形象達標向本質達標轉變,進而使員工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切實提高員工自保、互保、聯保意識。
加強區隊班組長隊伍建設。發揮好班組長這個“兵頭將尾”的作用,建立以安全生產為核心的班組長考核、任職標準,切實提高班組長的自身素質。將班組長崗位工作經歷作為企業各級管理人員選拔的前提和參考,重點選拔培養一支優秀的區隊班組長隊伍。此外,要支持班組長正確行使職權,用心帶好隊伍,真正發揮作用,進而保證安全生產。
大力推進科技興安。加快智能化企業建設,通過裝備更新迭代,實現少人無人,提升廠礦本質安全生產水平。加強與行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科研合作,開展重大災害防治科技攻關,構建安全技術支持體系。
嚴格安全技術檔案管理。進一步規范技術標準、完善技術檔案,準確、及時地標注各類圖紙資料,對于與安全、技術相關的資料;要建立臺賬、及時歸檔、妥善保管。
安全管理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即“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從隱患的角度講,防止隱患的產生是事前管理,對隱患的查找和整治是事中管理,隱患造成事故后的處理是事后管理。要從源頭控制隱患產生、防范事故發生,必須要關口前移、事前防范。
對危險源進行管控。隱患源自危險源,當管控失效達到觸發條件時,危險源便會轉化為隱患,繼而可能引發事故。要通過抓危險源的管控,切斷危險源轉變成隱患的環節,將安全管理的重點從查治隱患轉移到防止產生隱患上來。
摸清隱患產生根由。在隱患排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新的隱患,要當作事故來追查,查清隱患是什么時候制造的、誰制造的、怎么制造的,并嚴格落實責任追究和隱患整治,實現閉環管理,有效地減少和杜絕隱患的重復發生,最終實現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