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丑明
安全生產是紅線,是底線,更是生命線。2021年以來,全國重大安全生產事故多發頻發,安全形勢極不樂觀。要想抓好企業安全生產工作,必須要全方位剖析、梳理、總結安全工作的經驗教訓和利弊得失,深刻汲取典型事故案例教訓,抓實、抓細、抓牢安全文化學習貫徹,以務實管用有效的舉措來保障安全,用響當當、硬邦邦、實打實的過硬業績來保證安全。
1.政治站位不高
部分企業安全發展理念樹得不牢固,遵章守紀、正規作業還沒有成為全體員工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主要表現在沒有舉一反三汲取事故教訓,致使同樣的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沒有把別人的事故當成自己的事故來對待,做到引以為戒;沒有把過去的事故當成今天事故來對待,做到警鐘長鳴;沒有把小事故當成大事故來對待,做到舉一反三;沒有把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做到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2.安全監管不嚴
安監人員不敢動真碰硬,存在不敢查、不會查、查不出事故隱患等問題;有的即使查出了問題,但對重大問題盯不住、不上心;有的對問題視而不見,對待問題藏著、掖著,不愿找、不想找問題產生的深層次、根本性原因。并且在分析追查事故原因時,總是避重就輕,沒有分析清楚事故的真正原因。
3.安全管控不強
個別領導干部缺少安全生產管理的實際經驗,尤其對新出臺的有關煤礦安全的法律法規、標準規定掌握不全面不準確,遇到問題存在心中無數、手中無招、無法應對的尷尬局面,或者有想法沒辦法、復雜問題繞道走的現象,致使安全隱患大排查工作效果不明顯。
4.紅線意識不牢
在實際工作中,各個系統、各個單位、各個部門沒有真正管好自己的分管領域,沒有守好自己的“大門”,查隱患、堵漏洞、抓矛盾、破難題、攻難關、上標準、提水平的能力和意識不夠,紅線意識不牢。此外,自我反思的主動性不夠,出了問題不懂得深刻反思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遇到難題不懂得走出去學習取經。
1.真學、真懂、真用,抓實安全理念學習貫徹
學深學透安全文化,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決守住“發展決不能以犧牲安全為代價”這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必須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時刻牢記安全工作是第一重要的工作、安全責任是第一重要的責任、安全業績是第一重要的業績,以安全保生產、以生產促發展。必須堅決扛起安全生產重大政治責任,始終把“安全第一思想不放松、安全為天地位不動搖、安全管理力度不減弱、安全工作永遠在路上”擎在頭上,把安全工作放在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
2.知標準、懂標準、守標準,嚴格按標準辦事
學深學透安全文化,必須在安全中擔當、在安全中有為,每名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要知標準、懂標準、守標準,嚴格按標準辦事,堅決杜絕“三超”(即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組織生產。要以新版《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生產標準化14個專業標準規定、重大隱患判定標準和安委辦4號令等法律法規和規定為主要內容,知道哪些是法定職責、哪些是必守紅線,主動養成從我學法、從我守法、從我用法的工作習慣,保證煤礦生產的合規性、行政處罰的合法性、責任追究的必要性,從“零”開始,向“零”進軍,天天抓、時時盯、處處防、人人管。
3.盯實際、跟步伐、貼需求,推進5G+智能化礦井建設
學深學透安全文化,必須堅定不移發展5G+智能化礦井建設。大力推廣采掘工作面自動化、智能化先進工藝設備,推進井下機電硐室、壓風機房、排水泵房、變電站、配電室等遠程控制和集中監控改造,實現對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變化進行超前預控、動態掌控、程序調控。用好“管理一張網、技術一張圖”,下大力氣“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斷提高智能化、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實現采掘設備智能化、系統運行自動化、崗位巡守無人化、設備監控可視化、診斷預警自動化、信息傳輸集成化,全力打造5G+智能綜采工作面、5G+智能掘進工作面,持續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
4.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強化安全管控體系建設
學深學透安全文化,必須正確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安全與發展的關系,建立健全安全管控體系。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的要求,層層簽訂安全責任狀、立安全軍令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擔當,明確獎懲考核,建立“有崗必有責、守崗必盡責、人人有專責、有責必擔責、失責必負責”縱到底、橫到邊,全過程、全方位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確保全員參與安全管理,全員分解安全目標,全員分擔安全責任,全員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形成上下銜接、左右配合、分層管理、全員參與的責任分解落實體系。
1.查違章、除隱患、遏事故,未雨綢繆保安全
抓實抓細安全工作,必須把隱患當成事故來對待,從治理隱患做起,用隱患的消除來杜絕事故的發生。牢固樹立“處理隱患就是‘治病’,查處違章就是救人”的理念,嚴格對照國家局井工煤礦自檢自改表221條內容排查,組織各類專項檢查,做到覆蓋各專業各地點。高度重視隱患問題,全面逐條梳理,對每一條問題的整改情況都要“刨根問底”,明確整治的重點和攻堅的難點,對缺項漏項進行補充完善。突出領導干部抓整改、見人見事抓整改、過程管控抓整改、有機融合抓整改,通過整改一個問題、完善一個制度,形成一項機制,堵塞一批漏洞。
2.抓重點、夯基層、打基礎,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抓實抓細安全工作,必須要改變思維方式方法,把結果導向作為一種工作理念、工作方法。安監、生產、總調、機電、運輸、通風等各個系統要認真梳理管轄范圍、管理職能、管理流程、管理對象、管理方式、管理載體,主動作為、主動思考、主動服務,多下基層接地氣,發揮好處室業務職能的作用。要充分運用數字化技術掌握現場實際情況,動態實時監控,消除隱患、保證安全,有計劃、按比例、均衡有序、高效合理地完成采掘生產任務,從系統上本質上根本上提升安全運行保障能力,提升安全管理效果。
3.高標準、找差距、定措施,推進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抓實抓細安全工作,必須加強安全生產標準化工作。要充分認識到標準化工作不是面子工程,不是貼瓷磚、刷油漆、換燈箱、安牌板,而是礦井各個系統管理水平的提升、質量標準的提升,是實實在在地提升礦井系統、設備、環境、人員以及生產作業流程等各個方面的穩定性、可靠性、先進性。標準化工作和安全生產工作是相輔相成的,要想提檔升級,必須積極主動開展標準化工作,把功夫下在平常,思考落在日常,嚴細做在經常,而不是被動應付式抓標準化,必須落細、落小、落實,見到效果。
4.新思路、新舉措、新作為,走高產高效之路
抓實抓細安全工作,必須加大智能化礦山建設、高產高效礦井建設和“一優三減”工作。要統籌規劃,科學設計,把優化生產布局,減少生產水平、采掘頭面數量、井下用工與推進智能綠色開采有機結合,對無用的采區、巷道、硐室等該關則關、該封則封。通過“一優三減”工作的整體提升,解決礦井頭面多、用人多、風量不足、采掘銜接緊張等問題,贏得安全生產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