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剛 楊柳川 劉會麗 張耀宗 李佳澤 徐 哲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土木建筑學院,河南 鄭州 450000)
建筑力學作為建筑行業的基礎教育課程,一直是建筑教育領域的重點研究內容。建筑力學的教育成效,往往影響建筑行業的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技術水平。在學習建筑力學時,學生們不僅需要學習相關的知識內容,同時也要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完成建筑任務。所以,建筑力學課程教改是當先,建筑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在新時期下,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進行創新,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的方法引導學生完成對建筑力學知識的內容的學習,掌握其中的三大部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同時讓學生儲備豐富的建筑知識內容。而這一切的基礎,都需要對建筑力學課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提出相應問題的解決對策。本文通過對建筑力學課程教改的問題和解決策略進行分析研究,希望能夠為建筑力學教學提供啟發和借鑒。
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專業素質對于建筑力學教學非常重要。當學生出現學習問題時,課堂教學成果顯然也不會變得理想。當下,在建筑力學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對于課程學習感到了困擾和阻礙,這是因為學生本身對于建筑領域的知識內容了解較少,課堂教學質量也會逐漸下降,許多學生甚至會出現抵觸學習的心理狀態。這就導致學生們在開始學習時,便對建筑力學的學習失去了興趣,在學過程中也經常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學習態度和學習情緒也不端正,長此以往,學生的專業素質得不到培養,課堂教學效果也得不到提升。
建筑力學的內容非常豐富,其中包含了靜力學基本知識、結構剛度、建筑結構基本設計原理等等知識內容。然而,作為學生學習建筑力學知識內容的主要載體,教師力學教材一般只含有建筑力學的三大部分。雖然內容上非常全面,可是因為其中內容涉及許多知識重點,導致教學內容的體系非常復雜,學生學習上也經常會遇到問題,對內容的理解也并不深刻。學生逐漸會對教材內容產生厭惡感,對建筑力學學習也失去了興趣和動力。所以,當下建筑力學課程中教材的編排也是主要問題之一。
當下,教師在課程教學方面,需要教導學生學習非常多的專業知識內容。所以,教師首先需要的便是豐富的知識內容儲備。然而,因為在長期教學過程中,養成的教學理念,導致教師大多是依據教材內容,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這種方式導致課堂教學非常枯燥,學生對知識內容難以深刻理解。學生在缺乏學習熱情和學習動力的情況下,在課堂教學中幾乎難以學習到建筑力學的專業知識。并且許多教師只考慮教學過程,并未對學生的想法和意見進行考慮,導致課堂成為教師的講堂,教學效果自然難以提高。
在建筑力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運用啟發式教學方式,講述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同時結合工程實例和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深刻理解教學內容的同時,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讓課堂教學豐富多彩,提高建筑力學教學效果。
例如:建筑橫梁是怎么搭上去的呢?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深入到問題中進行分析,同時結合實際工程案例,讓學生得出問題答案,理解其中的建筑力學知識內容。同時注重對課堂教學的導入,讓教學氛圍變得輕松活躍,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具有導向性的教學問題,結合案例對知識內容進行遷移,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教師在開展建筑力學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培養學生們的專業素質。所以,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整合課程內容,對其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解決,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讓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對力學內容進行分析和理解,讓學生深刻了解教學重點內容。比如:在學習靜力學知識內容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受力圖進行繪制,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物體所受的外力,同時結合幾何組成的知識內容對力進行分析和理解,從中總結規律,這樣便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繪制正確率,讓學生深刻理解課堂教學內容。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對其中的公式推導進行重點教學,啟發學生的學習思路,讓學生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建立建筑力學計算公式。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完成對教學內容的改革,讓課堂教學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也能夠簡化學生們的理解過程,對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在建筑力學教學過程中,要突出教學重點內容,讓學生進行理解,同時對教難度進行突破,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靜力學基礎的知識內容時,繪制物體所受外力圖作為教學的重點,教師要對其中涉及的知識內容進行講解后和分析,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繪圖技巧和繪圖方法,并對物體所受的約束應力、約束反力與約束內力進行計算。當學生們能夠運用知識內容解決問題時,教師也要結合課后練習,幫助學習鞏固知識內容,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建筑力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對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進行梳理和引導,才能有效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成效。
在建筑力學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每章知識內容都具有一定的共通性,這就導致學生一旦在某一章的學習中出現問題,那么便會影響課堂的學習進度。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梳理各章教學內容之間的關聯。同時,教師也要結合總結的規律,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例如:在學習繪制受力圖時,教師便需要結合約束應力、約束反力與約束內力的知識內容及規律,讓學生們進行學習和繪制,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讓課堂教學效果顯著提升。
作為一門理工類學科,建筑力學中涉及了許多計算理論,這就導致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非常枯燥乏味,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教學效果自然也難以提高。所以,教師需要運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讓課堂教學富有趣味性,同時也能調動學生們的參與度,讓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對建筑力學進行理解和學。教師常用的教學方法一般為案例比較法,通過對實際計算案例的分析,讓學生們對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進行學習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計算方式,解決同一類型的教學問題,讓學生們從中分析最佳的解題方式,學習其中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此外,教師也要注重習題課的教學過程,讓學生在習題練習過程中,鞏固專業性知識內容,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和解題能力,同時對解題方法進行有效練習,讓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能夠結合課堂所學知識內容,強化學生對于知識內容的掌握和理解。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解題過程,對于解題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指導。通過習題課程教學,實現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同時也能促進教師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讓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越發廣泛。建筑力學教師也要靈活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教學內容直觀化、生動化,通過視頻的演繹,讓學生進行理解。此外,教師也要了解多媒體教學的劣勢和板書教學的優勢,讓板書和多媒體進行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教學手段的發展。
學生之間因為各自的差異化,導致在學習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效率都不盡相同。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學習能力進行了解,關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程度,隨時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變化,讓學生能夠有效理解知識內容,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知識內容,構建課堂專業教學模型,引導學生對知識內容進行理解,讓學生的專業素質不斷提升,有效提高建筑力學課堂教學效果。
當下課堂教學首要的目標,便是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對學生未來就業起到一定的幫助。所以,教師需要結合當下的市場需求原則,對建筑力學的教學過程進行合理安排,當市場需求量大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快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結合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培養。開展建筑施工管理的實踐性教學活動,針對市場需求對學生進行培養,讓學生的專業水平提升的同時,也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在開展建筑力學教學時,教師要結合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為社會提供滿足市場需求原則的專業型人才。所以,建筑力學課程教改問題需要教師對其重視,并在實踐過程中總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