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華,周丹丹,張虎,梁嘉輝
(玉林師范學院,廣西玉林 537000)
我國民間傳統工藝豐富多彩,內容多樣,文化底蘊深厚。為適應當代審美的目標以及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追求,文化創意產業日趨發展完善,文創產品逐漸成為傳統工藝文化的一種新的承載物,作為一種新興的產業,它融合了一部分的優秀傳統工藝,將傳統工藝運用到現代產品中,既符合現代人審美的要求,同時又在新互聯網裂變式的傳播中對傳統工藝進行傳承與發展。越來越多的文創產品逐漸走向市場,國內各大市場對文創產品的需求也逐漸擴大,本文將闡述民間傳統工藝在校園文創產品中的運用。
芒編工藝品以廣西博白最為聞名,博白芒編匯聚了各個地方的特色,芒編使用它特有的編織技法可編織成在生活中各種各樣形態不一的用品用具,產品花樣龐雜、格局新穎別致,也可以編織工藝燈具,風格形態設計各不相同,它與現代生活和時尚關系密切,具有很高的實用性、趣味性和觀賞性。
隨著時代發展的新理念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傳統芒編的工藝受到了影響,在產品創新的這一環節相對比較堅持傳統化,轉型升級的步伐變得比較遲緩,所以將對芒編工藝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特色的芒編工藝所包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工藝理念與現代校園特色文化元素相結合為目標,讓芒編傳統文化及工藝文化融入校園生活,使芒編工藝的市場空間更加廣闊,借助學校已有的平臺和基礎,以在校大學生為消費群體和知識群體為目標,讓大學生更加了解傳統工藝文化內蘊,培養大學生的傳統工藝制作技能,創新與發展具有新設計理念的工藝品,既滿足社會需求,又利于工藝傳承,推動新興產業的創新與發展。
廣西芒編工藝制品以廣西境內野生芒萁草為原材料,進行加工設計再編織。就芒編工藝本身而言,前人已經千錘百煉,編織技藝的水平已經達到頂峰,我們通過對芒編工藝的調查與走訪,芒編款式老舊缺乏創新,芒編產品質量高但是價格低,收入太低導致傳人斷層,當代人很難在技能上有所超越。很少人愿意花費很大的價錢去制造一個成本高、耗時耗力也很大,賣不了一個好的價格的物品。應該在創意設計中思考產品是否符合現代人審美,是否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
經濟社會新思維、新理念等因素的影響巨大,但大部分的芒編工藝還按照舊的設計理念進行產品設計,無法與現代化產品相連接,逐漸跟不上時代的變化,陳舊的思想也導致芒編用材用法的單一性,導致發展止步不前。當前芒編工藝產品受到經濟阻礙,多數芒編手藝人是為了生存而去芒編,不能實現芒編傳統生產向現代化轉化。受傳統芒編觀念的束縛,芒編產品的設計無法創新,隨著新社會的發展,新概念、新觀念的興起,傳統文化的精神生產能力、所創造的物質財富不能滿足新時代社會的發展需求。芒編工藝的傳承人稀少,早期的傳承方式(口傳心授)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非遺文化的傳承,以致于出現斷層的現象。
高校一直作為文化傳承、傳播的角色,可以通過在校大學生開展芒編工藝設計訓練,開設芒編選修課程推廣芒編從而解決工藝傳承問題。在芒編工藝設計的思維和理念上的進行創新,提升傳統芒編的實用性、趣味性。在工藝價值、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等方面進行探索與實踐,有助于促進芒編工藝內蘊的進一步發展。結合傳統工藝、提取新的設計元素在校園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中運用,也可以將其設計元素融入衍生產品傳播推廣芒編工藝。依托學院科研平臺的芒編工作站,以傳播推廣創新型芒編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為主導發揮學科優勢,將創意運用于實踐,創作消費者滿意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校園文創產品,將芒編傳統工藝創意產業融合發展工作推進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創造出豐富多彩、精致美觀、極具審美價值的傳統工藝品和具有現代流行性校園文化圖案的文創產品,讓大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內蘊和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既滿足社會需求,又利于技藝傳承文化,也開闊了大學生的設計思路,使其設計靈感更為豐富,所以高校有足夠的理論和實踐支撐芒編工藝元素在校園文創產品中的創新設計與發展。
校園文創產品作為高校文化,高校也一直承擔著文化的傳承、傳播的角色,將芒編工藝元素運用到現代設計元素當中去不僅是新舊元素的碰撞,更是傳統工藝時隔多年能再次煥發新春的轉折,實現傳統手工藝的創新,擺脫傳統芒編的設計理念,結合現代校園文化元素,實現傳統手工藝的創新,提升現代人對芒編工藝元素和現代流行性產品的喜愛。在芒編傳統手工技藝的支撐下,把芒編傳統工藝元素與現代校園文化設計理念相互結合,使得芒編這一元素不再局限于手藝上的功夫,成為更能體現現代化創新型設計的產品。設計出符合現代生活方式和現代審美特征以及帶有現代流行性圖案的芒編工藝設計制品和校園文創產品,加快芒編工藝傳統元素向現代品牌的轉化,同時也讓校園文化展現不一樣的光彩,豐富文化的多樣性。
在發展初期,我們將以學校現有的資源——玉林師范學院站芒編技藝工作站的芒編傳統工藝課程為依托,了解我們自身所要創新的產品,剖析芒編設計有關的元素特點,然后把它的特征運用到平面創意設計中去,提取并創新設計以芒編為主要設計元素的產品。我們可以分析芒編的形態,例如:芒編的交叉結構、剖面形狀、白芒與褐芒不同的結構特點來進行設計中的形態構成法,讓芒編元素以非編制品的形態進入大眾視野,混搭風格也能產生藝術美感。提取舊元素與校園文化及產品設計相結合產生創新型產品。融入新的設計理念,將新的元素與校園文化及產品設計相結合,不斷創新、實踐,設計出以芒編工藝為設計元素的校園文創產品,如具有特色校園文化的各類紀念品、建筑標志、辦公用品、禮品包裝、印章等等,平面類產品與禮品相結合,如禮品盒、手鏈等裝飾贈禮類產品。發展中期,發展成良好趨勢,加大宣傳力度,努力將傳統工藝文化生活和藝術相結合,設計出目標客戶所需要的產品,打造成新型的、符合現代人審美的產品,力求給客戶最滿意的文創產品,讓客戶對芒編感興趣,將自己創意融合顧客的想法,制作出不一樣的芒編作品。使得設計的產品越來越多,使得芒編在社會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再跟隨時代的腳步,滿足客戶不同層面的需求,促進傳統文化影響下的芒編工藝設計與現代設計理念內容契合,符合新時代設計主流,具有現實意義。主要服務對象為學生群體,也是校園文化創意產品的主要客戶。
在現代信息化、數字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的社會下,將芒編傳統工藝運用在校園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中,加強人才培養、課程實踐,也促進芒編工藝設計思維和理念的更新,也提升傳統芒編的工藝價值、市場價值,使其文化積淀。為芒編傳統工藝創新設計及創作帶來更多可能性,助力扶貧開發,也通過對大學生開展芒編工藝創意設計訓練,不斷完善、不斷深化,賦予時代氣息,推出大量富有內涵、藝術性強、制作精美的精品力作。更好地展現校園文化,使傳統芒編工藝文化在現代校園文創產品中得到傳承與運用。既推動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也推動芒編工藝傳承與創新發展,加快實現芒編傳統生產向現代化生產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