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生文(酒泉市建筑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甘肅酒泉735000)
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在某種意義上是城市形象的展示與象征,同時住宅小區的建筑設計風格也象征著城市精神文明。城市住宅小區施工前的規劃設計和建筑方案設計對后期施工情況存在重大影響。因此,在開展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和建筑方案設計工作時,應保障其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切實可行性,以期提高住宅小區的整體建設質量,進而為推動我國城市化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隨著“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的逐漸深入,人們對生活環境環保性能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在開展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工作時應當秉持綠色環保理念,將尊重自然放在首要位置,并在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與方案設計中引入并貫徹低碳節能理念,以更好地做到尊重自然,堅持環保的規劃設計原則。在開展相關設計工作時,需仔細考量是否對周圍環境的造成影響及破壞,并盡可能將破壞值降到最低。與此同時,節能減排理念在建筑行業得到了有效引入和實行,生態建筑逐漸盛行。因此,為了促使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更好的貫徹節能減排理念,從而降低工程建筑建設過程中的能源損耗,在對住宅小區進行規劃設計時,可通過先進節能設備和節能技術的有效運用來最大限度的實現資源的可循環利用,上述操作也是城市住宅小區實現集中化設計的主要手段。在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可合理利用自然能源來有效降低小區內部相關能量的使用量,如:可以利用太陽能發電或太陽能光熱等自然能源來有效降低城市住宅小區內部的電能使用量。在城市住宅小區的建設過程中,應盡可能使用綠色環保能源及可再生資源,以此來降低住宅小區建設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率及破壞率,以期建設出更加環保的綠色住宅小區。
堅持以人為本的規劃設計原則對城市住宅小區來說意義重大,住宅小區的服務全體為城市居民,因此,居住者對城市住宅小區的直觀感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住宅小區的建設成效。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時,設計者應盡可能為建筑使用者與自然環境之間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環境,并在景觀環境設計上打造出精品工程,以期為住宅小區居民提供一個舒適度更高的、環境氛圍更加優質的居住環境,促使身處此小區環境時居民能夠身心放松。在進行規劃設計時,不但要做好住宅小區的內部建筑設計工作,還應合理規劃居住外埠空間,以更好的設計小區居民的活動空間,如:晨練場所、散步休憩場所等。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建筑使用者的整體感受,確保使用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在進行規劃設計時,不應只追求建筑外觀的美觀。更應對其實用性進行多方面考慮,以此來促使社區環境的規劃設計更加人性化。
在開展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工作時,必須堅持和遵守社區理念,以促進和諧社區環境的建立,并為滿足居民的基本生活質量要求提供重要保障。在對城市住宅小區展開規劃設計時,應當為居民預留出自由活動及休閑娛樂場所,如:小型兒童游樂園、健身場所或讀書俱樂部等,促進小區居民之間的情感交流,并提高他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程度,從而為和諧社區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
可行性原則的實行在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規劃設計要與建筑所在地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為了達到以上要求,須充分了解并掌握城市住宅小區的地形與地貌后再開展規劃設計,同時在進行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時還應對其實用性進行考量,并將規劃設計的相關支出保持在建筑公司可接受范圍之內。此外,在具體的建設規劃過程中還應對現有資源加以利用,促使相關資源更好地服務于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與建設。
城市住宅小區的選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小區與周圍環境的關系,因此,在進行建筑方案設計過程中,有必要加強對住宅選址問題的重視,促使建筑選址更具科學性。在城市住宅小區的實際建設過程中,應對小區周圍的人文與自然環境全面考量后再進行選址,只有做好上述工作后,才能促使住宅小區的后期建筑設計符合現代化標準。針對建筑設計而言,必須要保證建筑物的采光及通風需求得到滿足,在對住宅小區進行選址時,應選擇周圍環境相對較優渥的地段,以有效規避各種污染問題的產生。
組團圍合是一種常用的建筑規劃設計模式,即借助多重圍合的組團式布局塑造承層遞進的公共院落景觀環境,最終形成一個整體有序、鄰里和睦的社區氛圍。三重景觀(由景觀大道、組團綠地、中心花園組成)可以借助針對道路的景觀化處理,形成各具特色的道路景觀意向為整個社區居民提供一個高貴幽深的社區意境,并促使人性化設計理念得以充分展現。在設計城市住宅小區的建筑方案時,必須要注意細節方面的設計,將所設計建筑物的整體高雅性和造型多樣性充分展現出來。同時,有必要將本地獨特的文化色彩和風俗民情體現在建筑設計當中,創建出更加特色的居民建筑。對城市住宅小區的整體布局而言,必須要確保用地規劃設置滿足國家相關標準要求,通常情況下,住宅規劃以多層住宅為主,充分利用當地的地形地塊特征。周邊的道路需要布置公建或者商業配套建筑,從周圍建筑區間拼湊成一套連續的商業界面,以此來創建良好的居住及商業氛圍。
道路交通設計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住宅小區的整體規劃和景觀設置。一方面,根據現有的市政道路合理規劃小區內部建筑與景觀,從而避免因相關規劃設計不合理導致影響小區居民的日常出行的現象發生。因而為了保障居民的日常出行不受影響,在設計交通道路時可以將小區主干道與市政道路的支路進行連接,以確保小區車輛的出入不受阻礙。另一方面,還應對住宅小區內部道路的設計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不但要保證路線的設計照顧到所有建筑物,還要使路線的設計覆蓋到小區內部的各個角落,以最大程度為小區居民提供出行便利。保障城市住宅小區內部路線設計的合理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區的整體形象,并為居民的日常出行提供便利條件。
通常情況下,城市住宅小區由多個高層建筑構成,以上建筑的布局應采用高低錯落的方式,以鄰近基地東側的河道景觀為參考依據,合理規劃住宅的朝向問題,盡可能實現全景住宅,進而促使住宅小區建筑設計的景觀理念得到充分體現。同時應需要加強對公共活動場所的景觀活動建設,以中心活動場所為紐帶對整體建筑進行連接。此外,總平面設計必須要與小區的整體建設風格相適應,盡可能保證建筑物的采光與通風情況符合居住人員的要求,促使城市住宅小區的總平面圖布置與設計更加貼合居民的實際需求,從而建設出更加人性化的住宅小區。
近年來,人們對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和建筑方案設計的要求日益嚴格,因此,為了更好地迎合及滿足建筑使用者的需求,要求在進行城市住宅小區的規劃設計和建筑方案設計時,必須要以小區的實際情況為依據,綜合考慮區域位置、建筑功能以及周圍環境等因素,堅持以人為本的綜合設計理念,并結合自身的相關經驗,設計出居住質量較高的舒適度較高的人性化綠色建筑,進而設計出促進城市和諧發展的現代化住宅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