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亮(濰坊職業學院,山東濰坊261041)
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互通,從而實現智能化的識別、定位和跟蹤,目前物聯網技術已經被應用在各個行業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智能建筑則是一種集控制技術、信息技術、建筑技術于一體的建筑形式,它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安全智能的生活環境,同時智能建筑也是未來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物聯網技術是在信息基礎設施和物理基礎設施結合基礎上產生的一種技術,從本質上來看,物聯網就是感知技術和人工智能在網絡技術的支持下形成的一種結合體,通過物聯網技術人們可以實現對任何物體的連接,讓物聯網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智能建筑是社會發展的產物,目前世界上對智能建筑還沒有形成準確的概念,不同的地方有自己對智能建筑的不同理念,并且各個地區智能建筑的發展趨勢也呈現出不同。我國的智能建筑其實是對國外智能建筑的優化,它是在充分考慮到我國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形成一種具備服務、管理等功能的建筑,它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并且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智能建筑也會逐漸朝著綠色環保的方向發展[1]。
智能建筑和物聯網之間有很強的相似性,主要表現出結構體系、發展趨勢等方面,二者都具備感知層、應用層和網絡層,在未來都有著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從當前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建筑系統中的應用情況來看,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建筑系統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智能建筑的發展,它可以對智能建筑產生很大的影響,目前智能建筑中很多的子系統都已經呈現出明顯的物聯網形態,像一卡通、遠傳抄表以及設備監控等等,都是物聯網在智能建筑系統中應用的體現。
首先應當進行物聯網基礎平臺的搭建,搭建完成之后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當給每一位業主配備有用戶個人信息的身份信息卡,這樣的話,當用戶進入到建筑群之后,系統就可以立即對身份信息卡進行識別,然后門禁系統才會打開。如果用戶外出的時候忘記攜帶身份信息卡也可以由安保人員確認之后進入。如果有外部的非業主進入到建筑群中,人員信息無法得到匹配,那么系統就會自動報警。與此同時,該系統也可以讓智能門禁系統和紅外探測系統相結合,從而實現對整個建筑群的監控,這樣一來當非法人員進入到建筑群或者是業主家中,系統就會自動發出警報,安保人員接收到信號之后也會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從而有效保證業主的個人財產和人身安全[2]。
煤氣泄漏情況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在智能建筑中,如果發生線路短路、煤氣泄漏等安全事故,報警系統就會立即發出報警信號,之后報警信號就經過物聯網網絡被傳送到控制中心。當然如果事故發生情況比較嚴重的話,防災管理系統也可以向周圍的住戶傳遞警報信息,讓住戶可以及時、有序地撤離現場。當然,在設置的時候考慮到業主可能會不在房屋內,所以安防警報系統會在用戶不在的時候自動打開報警系統,這樣一來如果出現由于用戶疏忽導致的火災事故,也可以及時地發出警報,當業主回到家中之后警報系統就會自動解除。
當前我國很多建筑使用的照明系統都是LED照明系統,由于該系統的環保性、節能性都比較強,并且使用的壽命相對來說也比較強,又不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輻射危害,因此近年來被廣泛應用在建筑行業中[3]。但是當前我國有很多的LED照明系統都是采取的人工控制方式來進行照明的,智能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基于物聯網技術上的LED照明系統是智能的,可以實現遠程操控的,系統運行時上機位可以通過網口向協調器發送指令,之后協調器再通過無線網絡來將控制指令發送給終端,當終端節點接收到信息之后就可以將采集到的信息再反向傳送到上機位。
智能建筑的核心就是可持續、綠色發展,因此在對智能建筑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也是堅持綠色生態化的設計理念展開的,在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會利用物聯網技術來實現對建筑內部光照、空氣濕度、溫度等的檢測和控制,進而在提升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有效減少能源的消耗,達到綠色環保的目標。另外,當前物聯網技術也被廣泛應用在建筑的污水處理系統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利用傳感器來有效識別水資源、電能的消耗,同時也可以實現對污水指數的檢測,并在檢測完成之后將檢測的結果上傳到云平臺存儲,之后再利用大數據來對其進行綜合分析,根據計算結果得出最佳的處理方式[4]。另外,相關工作人員也應當對污水處理的實際情況進行嚴格的監督和審核,并構建科學有效的監督體系,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嚴格按照相關的工作制度來展開監督,從而確保監督管理的質量,減少整個過程的能源消耗量,從而全面提升智能建筑的綠色環保性能,讓其可以實現穩定、可持續發展。另外,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家居系統中的應用也非常廣泛,它可以依托智能手機來實現家電的一體化操控,從而有效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總而言之,現代社會的發展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始逐步提升,物聯網技術也開始被廣泛應用在智能建筑中,并且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建筑的功能只會更加人性化、系統化。與此同時,從發展的層面來看,物聯網技術的發展也必將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始逐步提升,人們居住的建筑環境也會變得更加舒適、便利、健康,這對于我國現代社會的發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