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新(江蘇中宜祥瑞建設有限公司,江蘇宜興214200)
在社會文明和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安全管理和技術投入,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人員和機械設備的安全,需要建筑工程施工參與單位設立自己的安全保障體系,健全安全管理監督人員體系和崗位組織,不斷優化發現安全隱患和處理安全問題的能力,重視各單位的監督體制系統化的建設。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企業雖然已經日趨正規化管理,相關制度和管理規則也較為全面,但監管體系的更新和改進完善速度較慢,常常根據自己的工作時間開展臨時性的隨機安全檢查整頓,無法保持建筑工程施工場地內的持續安全氛圍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一方面致使缺乏專業的專職安全監督和管理崗位與人員,無法系統地開展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的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和安全施工技術應用工作[1];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系統的監督管理制度體系,致使兼職和全職的安全管理崗位工作人員,缺乏有效的執法力度和強制執行的依據,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虛設,無法真正的落實和對施工人員形成約束2]。
在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由于人員流動較為頻繁,施工單位交叉作業的相互影響較多,受到利益的驅動,各單位和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在完成合同范圍內的工作任務和內容,達到驗收合同約定的合格條件后,便于盡快收到應有的資金和利益,開展更多的工作從而獲得更高地發展。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開展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監督檢查管理,提高施工環境的水平并保障工程質量,需要平衡參與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各方人員的利益,確保相關的安全措施得到落實,僅僅依靠現場的指揮和監督遠遠不夠,應當加強合同范圍內的人員入場培訓和安全教育,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參與工作人員的整體安全意識,特別是對于具有一定資金和權利的管理崗位,需要充分認識到安全防護對于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意義,按照規范和需要及時配備安全監督和保障用具和設施,首先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人員的安全[3,4]。
開展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各個單位的工作交叉和影響十分嚴重,各單位之間,特別是總包和分包之間、建設單位和總包單位之間、分包單位之間的安全責任的界定較為模糊,從而造成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監督和管理的責任不清晰,給某些施工人員不按照安全監督管理要求開展工作和違章指揮等現象留下了可乘之機,甚至有些單位在簽訂合同時,明顯地將安全責任和風險轉移到對方,試圖從合同約定上將己方的安全監督管理責任轉移到對方,從而給施工單位的違法操作和鋌而走險造成較大的安全隱患[5,6]。
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僅僅依靠建筑工程合同雙方的自我約束遠遠不夠,特別是在涉及較大金額的資金投入環節,常常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安全事故隱患。因此,加強建筑工程建設單位和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特別是重要的危險性較高的環節和部位,例如吊裝和深基坑,以及高空作業、窨井作業等特殊環節的監督管理工作,督促施工過程中的合理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案的制定和落實工作,降低建筑工程施工期間安全事故的級別和風險概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監督管理多存在于流程方面,還存在較多不足[7]。
我國建筑工程項目數量不斷增多,為了減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安全事故,減少安全損失并增加社會的穩定性,確保建筑工程能夠如期完成施工任務并獲得質量驗收,單單依靠管理人員的個人力量已經無法保證,需要依靠各政府管理部門對參與單位開展制度性的強制化、標準化要求,及時完善安全監督管理制度體系,明確責任主體和人員的相關安全管理責任,做好安全備案和教育培訓的同時,加強對于過程中的安全制度的落實情況的檢查,發現認證不符合未按照制度要求落實安全管理責任的情況,及時開展整頓和檢查,維護制度體系的權威性,形成全社會和全行業的制度化氛圍[8,9]。
由于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需要較多臨時性的低水平工作操作人員,而且施工過程較長,人員流動性大、數量眾多,因此加強對于建筑工程參與人員的安全培訓和宣傳,提高建筑工程現場人員和施工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加強對于安全監督管理的考核和評比,加強安全意識專業知識的學習和防護水平的提高,推行安全考試合格后上場施工的制度模式,加強對于施工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和施工過程中的檢查工作,確保每一個建筑工程施工人員都具備基本的安全防護知識和較高的安全意識,做好自我保護的同時,保護其他人員和建筑工程的安全[10]。
在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簽訂的同時,應當加強對于安全責任條款的約束,明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安全責任和安全監督管理責任,但不可以通過分包而轉移安全管理義務,還需要對于分包和合同對象的安全情況進行經常性的監督和檢查,確保各項安全義務和制度得到落實,防止對其他單位的相關安全管理工作造成影響。
建筑工程施工的階段性較強,從準備階段到材料入場,從基礎施工到高空作業,各個環節具有不同的安全管理重點,需要我們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加強安全檢查和監管,抓住重點環節和重要監管內容,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下,加強對于建筑工程施工期間的安全檢查和監督管理,發現安全問題及時要求整改和暫停施工。
結合當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的具體情況,應當注重加強對于BIM技術及其相關的管理理念的應用和研究,從二維模式轉向三維模式,加強對于前期準備階段和施工以及使用運營階段的全過程咨詢管理理念的應用,貫徹整體的管理理念和核算標準,避免從各自出發的隨意性、各自為政。特別是需要突出業主方的管理作用,加強對于內部各單位之間的協調和管理功能,加強對于合同的管理,通過合同約定和優化,實現建筑工程內部施工管理的協調效果優化。只有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現場材料供應、各分包和總包的關系理順工作,才能做到現場安全管控的職責明確和統一管理,減少各自為政的施工情況,避免相互之間的安全影響,做到施工現場的專職安全管理工作按照統一的規章制度系統開展,及時對于安全隱患部位進行預警和整改。
建筑工程在我國具有較為粗放的管理模式,本身的施工建設環境屬于露天作業,工作人員的臨時性和流動性又較高,對于安全管理施工技術的要求也更為嚴格,需要從安全制度體系的完善和落實入手,加強人員安全意識,提高檢查和整改力度,落實監管和考核條款,確保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