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文
(臺州技師學院(籌),浙江 臺州 318000)
住房是人們避風遮雨、繁衍后代的居住棲身之處,是人們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物質條件之一。農村住房建設既是事關農民居住環境和生活質量的基礎工程,也是影響城鎮化進程和美麗鄉村建設品質的關鍵要素。十多年來,我國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村住房建設要求也逐步提高,從最初的滿足擋風遮雨的“有房住”,到注重建筑質量、外觀和功能的“住得好”,再到在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和整治中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建設"整潔、舒適、安全、美麗"的城鄉人居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1],農村住房建設工作面臨著新要求、新挑戰和新機遇。
據資料顯示,截至 2017 年年底,全國農村住房建筑總面積達 256 億 m2,且每年以約 6 億 m2的速度遞增。進一步加強農村住房建設質量管理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根據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政府對本地農村住房的質量調查數據,分析農村住房建設中存在的普遍問題,并提出相關的對策。
2018 年,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政府組織開展農村危舊房排查治理改造工作,對全區范圍內所有的農村房屋質量現狀進行全面集中的排查。排查工作分兩步,第一步是普查,初步篩選出有疑似質量問題的房屋。共檢查房屋 84 530 間,篩選出有疑似質量問題的房屋 10 586 間,占房屋總量的 12.5 %。第二步是委托第三方專業檢測機構對各地上報的 10 586 間疑似危房進行專業排查鑒定,確定危房等級。最終鑒定確定 C、D 級危房 1 330 間(涉及 908 戶家庭),占疑似危房總量的 12.56 %,其中:C 級危房 851 間,D 級危房 479 間,大部分危房建設年份超過 20 年[2]。該地農村住房質量存在以下現狀。
1)大多數農村住房建設時無設計圖紙,也未參照通用圖集建設。
2)施工建設一般直接雇傭本地民間建筑工匠,很少有專業化的正規施工隊伍參加。
3)大部分建房施工從業人員無崗位資格證書,也未接受上崗培訓,缺乏系統的建筑專業知識。
4)建筑材料一般就地取材,或直接從當地農村市場采購,質量難以保障。
5)農村住房建設缺少施工記錄和質量驗收等技術資料,施工建設過程一般處于無監管狀態。
6)大部分農村住房竣工后未經過質量驗收,無工程竣工檔案資料,也未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我國現行法律法規主要針對城市建設制定,少有涉及農村住房建設質量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偶有涉及的,大都是對于農村住房建設的一些原則性的規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不強,已經不適應當前農村住房建設的需要。由于無法可依、無章可循,在農村住房在建設過程中,大量存在如房屋未設計、施工未委托專業隊伍、從業人員無證上崗、建筑材料未經檢測、房屋竣工不驗收等違反基本建設程序和工程質量管理規定的現象。
我國農村地廣人稀,其人口密度遠遠小于城市人口密度。農村住房呈現部分集聚而整體分散的特點,大部分農村住房為立地式樓房結構,單套住房建筑面積比城市高層住宅面積大得多,房屋建設施工過程也是各不相同。這些特點就導致農村住房建設的監管難度和成本遠高出城市。同時,當前各地普遍存在政府監管工作事務繁多、監管力量薄弱等情況,對于農村住房建設過程中的設計安全性審查、從業人員持證上崗、施工隊伍的資質審查、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監督等環節監管處于真空地帶,政府監管工作缺位現象嚴重。
在房屋建設過程中,大部分業主由于本身文化素質不高,缺乏工程基本建設程序常識,或為了節省工程造價費用,往往直接雇傭農村工匠進行施工,或叫上自己親屬、朋友、鄰居一起幫忙蓋房,而不是委托專業的建筑施工單位。這些參與蓋房的農村工匠、普通農民們基本上都沒有參加過建設專業知識的系統性的學習或培訓,農村工匠大都憑自己師傅言傳身教的經驗進行模仿式的施工;幫工的普通農民在工匠的指揮下依樣畫葫蘆。這樣的施工隊伍,沿用著陳舊的施工工藝和建筑技術,大多無法對施工過程的質量進行把關和精細控制,建成的房屋工程使用壽命一般較短且質量堪憂。
3.1.1 實施農房設計制度
農村住房的建設必須委托建筑設計單位或個人先行設計施工圖紙。受委托的個人,必須具備國家注冊的建筑師、結構工程師資格。建設低層農村住房(三層及以下)的,可以無需委托設計,直接選用農村住房設計通用圖集。農村住宅設計應遵循安全、實用、經濟、美觀的原則,結構平面布置力求簡單、規則,避免過多的凹進和突出。房屋結構形式宜采用砌體結構或混凝土結構,鼓勵推廣應用建筑節能、裝配式建筑等新技術。
3.1.2 規范施工發包手續
農村住房建設應當委托具有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總承包資質的企業進行施工。低層(三層及以下)農村住房可以委托個人及其團隊進行施工,受委托的個人和團隊成員必須具備注冊建造師等相應執業資格證書或取得農村建筑工程培訓合格證書。為保障雙方利益,保證工程質量,在施工建設前,業主方應與施工方簽訂規范的施工合同,明確各自的權利和義務,并約定房屋建設和交付時間、建造工藝、質量保修等一系列相關事項。業主方憑合同約定,對施工方的施工進度和工藝流程進行監督。遇有糾紛,按照合同約定條款處理。
3.1.3 實施農房驗收制度
農村住房竣工后,業主應組織開展房屋竣工驗收,質量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參與竣工驗收的人員有:農村住房所在地的村民委員會相關工作負責人、房屋設計方、房屋施工方。如該建筑項目有監理人員,應一并參加驗收。農村住房的竣工驗收工作可以參照國家現行有關建筑工程質量驗收的規定程序進行,同樣分為審查施工技術資料、檢查工程實體質量、形成驗收結論、簽署驗收書面意見等環節。竣工驗收資料須長期保存,并應作為辦理房屋產權證書的前置條件。
3.2.1 加強質量安全管理
作為農村住房施工質量的主要責任人,施工方(建筑施工企業或農村建筑工匠)要樹立質量第一的理念,抓好工程施工質量和安全工作。住房建設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計施工圖紙文件及國家、行業規范標準精心組織施工,并形成規范完整的施工技術資料檔案。應采用合格的建筑材料、建筑構配件和設備。嚴禁因降低成本或趕工期而偷工減料,降低工程質量和安全標準。施工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在施工中采取安全施工措施規范操作,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3.2.2 建立質量監管機制
各級政府和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加強對農村住房建設質量安全管理各方主體工作情況的督促檢查,對不按照法律法規、行業標準規范等設計施工并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建房農戶、設計方和施工方的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監察部門對在農村住房建設管理中責任不落實、工作不到位的部門單位及人員要嚴肅問責,依法依規給予處理。
3.2.3 鼓勵購買保障服務
鑒于大部分農村住房的業主完全不具備相關知識,無法有效監督房屋建筑質量的現狀,鼓勵有條件的業主,在住房建設過程中委托具有房屋建筑工程監理或者相應資格的監理人員,也可以委托具有相應設計資質的單位或設計人員對農村住房施工建設進行監理,對農村住房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進行全程監理。各地基層政府也可以采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委托專業機構對農村住房施工質量和安全實施輔助監督管理。鼓勵購買工程保險。
3.3.1 落實建設主體責任
建房村民是農村住房的業主方,也是房屋建設管理的主體,更是自建房質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其建設行為和建設房屋的質量安全負總責。農村住房的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或個人)、監理單位和建材供貨商等單位或個人各自承擔相應的質量責任。各方建設主體要緊繃安全質量這根弦,各司其職,共同做好工程質量安全工作。
3.3.2 落實屬地管理責任
農村住房建設所在地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要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建立農村住房建設的各項管理制度,把對在建的農房開展監督檢查作為日常的一項重要工作。農村住房建設地的村民委員會對農村住房建設開展巡查檢查,發現違法行為應立即制止,并及時報告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或有關主管部門。
3.3.3 落實部門管理責任
市場監管部門要做好《農村住房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的制定、宣傳貫徹和使用推廣工作,積極提倡和引導業主在施工前簽訂規范的合同;同時,加大對農村建材市場的檢查和監管力度,定期對鋼材、水泥和砌體等主要建材進行抽檢。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做好工程質量的綜合監管工作,開展業務指導,提供專業化的服務;部門條件允許的,要對轄區內新建和在建農村住房的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開展日常的巡查和檢查;部門人手不足的,可以委托有資質的相關專業機構承擔輔助管理和監督工作。當地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要做好農村住房建設中違法行為的查處工作。其他各相關職能部門也要落實管理責任,保障農村住房建設質量安全。
3.4.1 加強組織協調
建立健全由當地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等行政主管部門以及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參加的農村住房質量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協調機制,把農村住房建設管理工作擺在保安全、惠民生的突出位置,密切配合,通力協作,不斷完善和規范農村住房建設行為,共同做好轄區內農村住房建設的工作。
3.4.2 提供技術服務
采用政府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參與的形式,成立農村住房建設技術服務工作小組,進村入戶開展技術服務指導。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編制農村住房設計通用圖集和工程施工質量安全管理實用手冊等,使建房農戶有章可依。要經常開展農村建筑工匠專業知識培訓,并將它納入農村職業技術培訓范圍,逐步提高從業人員業務水平。與此同時,鼓勵專業的社會機構開展農村住房建設咨詢業務,為農戶建房提供專業的社會化服務。
3.4.3 加強宣傳教育
借助橫幅標語、廣播電視、微信公眾號推送、印發圖冊及材料等各種手段,廣泛宣傳農村住房建設規劃、用地、質量安全監管相關規定,增強農戶依法依規建房意識。要經常向農民宣傳違規建房的危害性,普及農村建房的各項安全知識,逐步提高建房村民的質量安全意識。
農村住房質量涉及廣大農村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必須高度重視,落實質量責任,規范建設程序,加強施工管理和工作保障。本文從農村住房質量現狀的調查情況著手,推及全國各地農村住房建設的普遍情況,深入分析存在問題,并提出加強建設質量安全的相關對策建議。這些具有普適性和針對性的對策建議適用于全國各地的農村住房規劃、審批、建造、驗收等各個環節,若能推廣施行,必將極大地提高我國農村住房的建筑質量,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