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燦房
隨著5G技術和現代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展示方式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人們的需求。當前展覽館的信息傳播方式已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許多城市規劃館在其展覽的形式和內容上進行創新,結合數字展示和交互體驗方式,增添趣味性。廣西規劃館作為全國最大的省區級規劃館,其展示形式大多以傳統的展品、圖片、文字等靜態展示為主,在數字展示方式上有許多亮點但也有不足?;诖?,本文圍繞數字展示交互設計作選題與探討。
廣西規劃館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五象新區,總建筑面積4.6萬m2。規劃館由展示區域、公共活動區域、管理區域、附屬設備區域和主題式城市廣場5部分組成。廣西規劃館的外部建筑規劃設計以抽象、簡化的城市形態為基礎,充分展示廣西社會經濟發展趨勢和未來總體規劃,為傳達城鄉建設規劃和未來發展趨勢起到關鍵作用。
2018年12月至今,“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成就展”在廣西規劃館展出。展示區域共分兩層,由8個部分組成,廣西規劃館3樓是東盟廳、美麗廣西廳與未來3D影院等。
數字展示是指以三維數字圖像作為具體內容,根據觸摸屏、傳感器及其投影的硬件配置進行顯示的方式。數字展示最重要的特性是將數據可視化,無論是文字素材還是設計方案創意,都可以基于三維數字圖像進行可視化,讓觀眾更快地獲取信息[1]。
在數字展示中,觀眾可根據自己的身體姿勢反饋信息并與展品進行互動,從中獲取大量有效的信息和內容。數字展示還可以展示現實世界的虛擬形象,讓觀眾沉浸其中,獲得更有沖擊的視覺體驗。數字展示技術與規劃展廳的融合,使得規劃展廳區分了實體展示和虛擬展示。規劃展廳內的實體展示以圖文以及實體展品為主,利用時間、主題和內容為基礎開展的展示設計信息內容傳播渠道。規劃展廳內的虛擬展示是電子信息技術發展趨勢下的非實體性展覽。它以互聯網為媒介,將虛擬展廳中展覽的內容或實體展廳的三維界面構成一個數據展示服務平臺,觀眾只需通過電腦或其他移動智能終端即可進行瀏覽。
交互設計是定義和設計人工合成系統軟件的個人行為設計領域。其定義兩個或多個交互個體之間交流的內容和結構,使他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某個目標。交互控制系統設計的總體目標可以從“易用性”和“客戶體驗”兩個方面進行分析,關注以人為本的用戶需求[2]。隨著數字科技的不斷發展,交互設計在展覽展示空間的使用亦愈發普遍,呈現新的升級發展趨勢。交互設計是一門新興學科,其可進一步提高用戶之間交互的有效性,并為用戶互動的全過程和主體感受提供良好的體驗和氛圍。展覽展示空間中的交互設計不僅完成了多方位的交流與交互,還使得展覽空間中的觀眾個人行為和展覽內容等能更有效地進行傳播。
通過實地調研廣西規劃館中的“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成就展”以及美麗廣西廳,可知廣西規劃館中的互動投影主要包括環幕投影、虛擬場景投影、體感投影以及3D影院等方式。環幕投影是利用多臺投影機械技術設備組成弧形投影屏幕,是一種沉浸在影視縱橫比中的虛擬顯示設備。規劃館中的概況篇則是利用該技術,通過環幕的廣闊畫面,全方位立體聲與廣西概況影片相輔相成,搭配使用地形地貌投影,為觀眾帶來“真實”的現場感。
虛擬場景投影主要利用沉浸式體驗的方式,將場景進行虛擬播放,更大限度地還原場景本身,觀眾可通過實地感受場景的動態。虛擬場景投影方式利用海水以及項目實景的虛擬視覺效果,使觀眾沉浸在虛擬的場景里。
花山巖畫體感投影設在規劃館中的成就展第六篇,觀眾進入感應區后,擺出各種姿勢,花山巖畫上將同步呈現姿勢剪影,利用體感互動方式使巖畫展示變得更加豐富有趣。
VR虛擬現實技術是由電子計算機和交互式傳感器的融合所引起。VR虛擬現實技術特性為城市規劃館提供了一種全新升級的展示方式。該技術是基于虛擬視覺效果對體驗者視覺、聽覺等感官的刺激,使體驗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廣西規劃館中的VR全景體驗利用VR眼鏡等設備,體驗者不僅可通過虛擬現實系統身臨其境地感受項目的真實性,還能打破時間與空間等客觀因素的限制,獲得更深層次的沉浸式體驗。
觸控展示是最原始的數字交互展示形式,其展示方式一般為點式觸控,用戶通過交互界面完成人機交互,傳達信息或完成人與展品的交互過程[3]。觀眾可通過觸摸顯示技術從顯示屏上獲得展品各方面的信息和內容,電子設備的視頻和音頻,加上照片和視頻的解讀,可以讓觀眾獲得較好的感官體驗,更深刻地掌握展示的文化特點和藝術價值。
廣西規劃館序廳中的“觸摸屏笑臉拍照”則是利用與參觀者的互動,參觀者可通過點擊觸控面板界面上的拍照按鈕,進行倒計時拍照;倒計時完成后,照片將自動上傳并顯示在LED大屏幕上。展廳序言由大弧形LED顯示屏通過播放各民族的人物形象,組成有節奏、有韻律的視覺呈現;大圓形球體屏播放繡球紋樣,以動態旋轉形式呈現。
人與自然環境的交互是展陳空間中交互設計不可缺少的內容[4]。廣西規劃館中的高鐵場景互動體驗,則利用了高鐵復興號的實體模型。列車模型前端搭配電子顯示屏,循環播放著關于廣西高鐵路網的信息,而列車模型窗戶部分則將高鐵行駛畫面運用電子顯示屏進行播放,使參觀者能有更真實的體驗。
在廣西規劃館重點實體模型區,大型沙盤模型采用舞臺燈光設備、LED屏幕等集成設備,利用動態展示效果全方位展示廣西行政區劃和地質構造。
閱讀體驗互動區域,滑軌書架內容根據界面書架上的按鈕,參觀者點擊移動滑軌屏,點擊書架上的書籍進行閱讀;此外還有互動翻書效果等。
壯族服飾虛擬換裝互動裝置,是將具有壯族紋樣的服飾制作成圖片等有效數字展示信息,通過多媒體設備上的攝像機拍攝互動者的樣貌,將互動者的人臉信息通過數字化整理并上傳,互動設備即可將虛擬的壯族服裝穿到互動者身上,留下穿有虛擬服飾的互動者個人照片,以達到互動效果。
在規劃館內還有聲控互動區域,該互動方式主要利用銅鼓作為實體模型,參觀者可通過拍打銅鼓制造出音量,墻面將出現由投影照射出的影像,影像會隨著音量分貝大小發生變化。
廣西規劃館線上展廳是利用新媒體平臺搭配3D虛擬技術,利用交互式多媒體添加文字、圖形、音頻、視頻等,產生360°的全景展覽現場。參觀者可通過電腦或手機,瀏覽線上展廳進行沉浸式體驗,深刻感受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年的輝煌歷程。其中,線上展廳在每個展覽區域都單獨設有語音導覽系統,并配備專業的人聲講解。同時,市民除了可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上進行線上瀏覽外,還可佩戴VR眼鏡體驗更具趣味性的沉浸式虛擬體驗。
廣西規劃館中的數字展示交互設計案例,一是在展陳設計、互動體驗、文化內涵表達等方面充分表達展示信息,但在展陳手段還缺乏創新,展示形式也較為傳統,程序化的展示形式無法長期吸引觀眾。二是數字設備問題,由于長時間使用數字展示設備,導致有些設備出現問題,無法滿足參觀者的使用體驗需求。三是規劃館內的數字展示技術手段較單一,交互體驗在其中雖能鮮明地與民族特色相結合,但是缺乏一定的藝術性和前瞻性。展廳顧及的不僅僅是觀眾的意愿和需求,更多是理解規劃館內的展示內容以及結合時代發展所需的文化內涵。
以此現狀提出幾點思考:一是展示形式除了采用傳統的圖文、視頻、觸摸屏等,在采用新技術時除了考慮展示內容與展館的適應性,更應考慮如何應用新技術才能使參觀者在不自覺的情況下得到展示信息。二是展示作為一種傳播信息的方式,在體驗層次上從單一的體驗到多層次的體驗應循序漸進,數字展示技術為規劃館增添了活力和趣味,合理地運用數字展示技術,將空間環境和展示內容緊密聯合,讓參觀者能夠在和諧統一的展示空間里,也能充分感受到有層次的設計之美。三是展館中的數字展示技術和交互設計,都是基于對文化內涵、藝術風格、科技集成的理解,運用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充分考察調研規劃館內的展示內容、形式與空間環境,利用好數字展示技術與交互設計體驗方式,使參觀者在參觀過程中通過數字展示和交互體驗感受到展覽中蘊含的文化內涵和價值。
數字展示不僅帶來機遇,也面臨著許多挑戰。我們在應用數字技術作為展示形式時要充分考慮參觀者的需求,更要深刻理解展示內容,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內涵,實現展品與觀眾視聽感受上的共鳴。運用好新型數字展示方式和交互體驗方式,推動數字展示和城市規劃館更深層次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