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金嵐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032
1)造價高、投資大。目前,城市地鐵項目造價為每千米5億~8億元,因而一條線的造價在100億元以上。
2)周期長,不確定因素多。城市地鐵項目從立項起至投入運營,需要進行可行性研究、設計、建造等多個環節,其跨度至少為5 a。
3)土地征收成本大。若途經區域需要征收土地,城市需要支付高昂的征地費用和補償費用,更可能延緩工期。
要合理降低城市地鐵的造價,首先要了解城市地鐵的造價因素。然而,由于影響城市地鐵工程造價的因素繁多,通常無法進行統一的歸納,因此首先需要分析項目中的特點及背后的影響因素,然后才能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與方法以控制成本,從而達到降低造價的目的。
一般而言,全過程可以劃分為前期決策階段、項目設計階段、工程施工階段,每個階段又可往下細分若干活動。因此,只有控制每一活動的造價才可對整個地鐵項目進行造價管理。城市地鐵工程各個階段的影響因素都不盡相同,只有通過不同的方法與手段進行控制,才能有效控制總體成本。
1)工程造價控制片面性。在實際工程中,項目負責人往往片面地注重施工階段,把管理的重點放在材料成本和設備成本方面,期望通過更低的單位成本以壓縮整體造價。這種管控方式效果固然有效,但卻較為有限。在管理的全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前期的準備工作、設計工作對后期施工的影響,只有把前期工作做好,才會對后面的施工與驗收工作產生幫助。僅僅注重后期環節,不足以從根本上解決造價過高的問題。
2)征收成本增高。隨著城市化水平的不斷加快及法律對公民個人財產的保護力度不斷加大,政府征地拆遷的成本逐年增加,所占的成本比重也越來越大。目前,土地征收的費用往往占到總造價的10%左右,未來甚至會更高。
3)物價上漲超過預期。隨著城市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力、材料、設備等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雖然在事前階段往往會考慮這些方面的增長,但出入超過預期導致實際成本超過范圍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對于城市地鐵項目而言,前期決策階段的良好工作是項目優秀成本控制的基礎,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前期的決策決定了70%~80%的預算,而項目設計階段對預算的影響只有前期決策階段的50%。顯然,施工前的決策決斷是全局把握的重中之重。
1)科學地預測客流。地鐵站的規模結構、地鐵的車輛型號與編組都需要根據決策階段所預測的客流量加以決定。因此,需要統籌規劃,綜合現有的交通系統與未來的長期交通規劃進行考慮,確定每個站臺的規模,做好客流的預測工作。
2)建設標準的科學性。建設標準從根本上決定了后期設計施工階段對建設規模、線路與設備的要求以及對材料、工藝的范圍,這對地鐵工程項目的成本起著決定性的影響。
項目設計是項目的核心,雖然設計費用在整體費用中占比有限,但是對整體有著巨大的影響。
1)施工方法的選擇。城市地鐵多為地下工程,地下的地質情況往往不能做到完全準確的預測。這些不確定因素會給施工帶來一定的難度與風險。同時,由于沿線需要穿過建筑物,對施工的方法與后期運營的處理等都具有許多嚴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針對性的分析,在保障工期與成本的情況下,最大程度地保證安全性與可行性,從而挑選最為合適的施工方法。
2)限額設計。投資額由最終實際完成的工程量所決定。這種模式導致城市地鐵工程建設易出現超預算情況,從而導致預算控制失敗。然而,如果以工程量決定工程價格,則可以保證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在安全和滿足功能的前提下,對不同環節進行分配控制,從而有效控制成本。
當項目進入實施階段后,需要按照規劃對沿線的相關土地進行征收。近年來,隨著法律的不斷完善,市民對于個人財產意識不斷加強,導致土地征收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加,成本不斷上漲。因此,控制征地成本對于控制城市地鐵項目成本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土地征收調查,進行科學規劃,能有效控制項目建設成本。
完善投標流程,杜絕暗箱操作,需要項目建設方通過市場進行公開競價,從而選擇優秀的施工方所提出的合理報價,進而合理降低造價成本。因此,需要加強項目方的招標管理,完善條款、規定、合約等方面的明細內容,最大程度地減少由于合同糾紛而導致的項目延誤、成本上升。此外,項目方可以委托專業的咨詢機構,對人員薪資、材料價格等進行定價,從而對成本進行合理管控。
建設方可以通過嚴謹的合同,圍繞安全、進度、風險等對施工方進行總體控制,從而達到降低造價的目的。
1)工程變更與洽商控制。對于城市地鐵項目而言,不可見與不確定的情況時常出現,項目變更不可避免,這無疑加大了工程量,增加工程造價成本。為最大程度避免由于工程變更而導致的追加投資,前期需要勘探人員運用先進的設備與完善的手段仔細做好全面的勘察工作,以確保資料的準確性與全面性。同時,工程變更應從解決問題的角度出發,減少不必要的變更,使追加投資得到控制。
2)施工安全成本控制。在地鐵的建設過程中還會面臨許多風險。如果項目發生現場事故,不僅會因此耽誤工期,也會增加善后開支與彌補開支,給建設方造成較大損失。因此,事先分析項目可能潛在的風險因素,把風險管理植入施工的全過程,確保項目平穩、安全地推進,降低城市軌道交通的工程造價成本。項目方需要建立全面的風險評價體系,設立專門的風險評價部門,認證履行其職能,同時需要聘請專家或者咨詢機構參與監督,共建信息平臺。
1)加強建材管理。通過對材料設備的批量化、合理采購,從而對成本進行精確控制。由于材料的上漲與替代品種類的豐富,材料的選擇對于成本的控制有了更高的要求。
2)機電設備國產化。優先選擇物美價廉的國產設備可以大幅降低工程的造價。目前,國產設備是進口設備采購價格的70%,且由于擁有較好的售后與維護渠道,可以有效降低造價,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因此在未來的建設中,需要逐步提高國產化設備的比例。
竣工驗收作為最后一個環節,起到了項目的兜底作用。在這一環節中,需要對合同、變更、審批記錄進行審查以對每筆款項有清楚的了解,并且按照相關的合同規定扣除相關款項。
城市地鐵是一個綜合性強、復雜性高、投資量大、風險高的大型城市綜合性建設項目。地鐵的工程造價雖然較高,但對于城市化與城市經濟的幫助無疑是巨大的。本文闡述了目前城市地鐵建設的現狀,介紹了地鐵建設工程內部的影響因素與成本的構成項目,從而提出了可能的解決途徑與理論方法,以期推動城市地鐵項目更好發展,更好地實現“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城市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