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吳普俠 王海鷹 楊靜濤
摘要:[目的]為了開發(fā)一種高效優(yōu)質的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的窨制工藝技術。[方法] 采摘新鮮大馬士革玫瑰花,利用玫瑰花對新制紅茶進行窨制,通過對葉底、外形、湯色、香氣、滋味等5個指標分別進行打分評價窨制后紅茶的品質,主要研究了窨制時間和配花量2個因素對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窨制效果的影響,篩選最佳窨制條件。[結果]研究表明,最適宜的玫瑰花窨制紅茶技術條件為:窨制時間1天,配花量300%。[結論]本研究可為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的生產加工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窨制
基金項目:陜西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重大科研項目“楊凌大馬士革玫瑰種植及深加工技術研究”(SHLY-2018-08)。
我國花茶的飲用習慣最早始于南宋,已有1 000余年的歷史。明代顧元武(1564-1639)曾在《茶譜》中詳細描述了窨制花茶的方法及香花的品種,“茉莉、玫瑰、薔薇、蘭蕙、桔花、梔子、木香、梅花,皆可作茶。諸花開時,摘其包含半放之香氣全者,量茶葉多少,摘花為茶”。花茶以其特有的優(yōu)雅芬芳的香氣和鮮爽醇厚的滋味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目前我國主要以茉莉花窨制綠茶,茉莉花茶加工技術日臻成熟,但是玫瑰窨制紅茶目前在國內屬于較小茶葉品種。玫瑰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氨基酸、單寧酸及多種微量元素,中醫(yī)理論認為玫瑰花可以入藥,具有疏肝理氣、解郁、護膚等多種功效,因其具有很好的食用與藥用價值,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認可與關注。目前我國仍以茉莉花、桂花窨制綠茶和紅茶為主,以玫瑰花窨制紅茶也是在近幾年悄然興起,目前生產企業(yè)數量依然不多,加工量、上市量均較少,相關研究論文也較少,以優(yōu)質大馬士革有機玫瑰窨制紅茶的生產和研究工作就更是少見[1]。用大馬士革玫瑰花窨制的紅茶,茶味香甜、濃郁、持久,口感醇和、柔滑,融茶味與香味一體,所謂“引花香,益茶味”,而深受人們的喜歡。筆者從有機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窨制加工工藝方面進行研究,通過對葉底、外形、湯色、香氣、滋味等5個指標分別進行評價窨制后紅茶的品質,對玫瑰紅茶窨制過程中的2 個主要影響因子(配花量和窨制時間)進行研究,選出最佳的有機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窨制工藝。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準備
茶坯紅茶屬于全發(fā)酵茶,鮮葉的新鮮程度直接影響紅茶的香氣、滋味等,應以黃葉為主,由于綠色葉滋味、品質略差,故綠色葉為輔;采摘時間為春末夏初為宜,此時多酚類化合物含量較高,最適宜制作紅茶。本次實驗茶鮮葉采自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漢中西鄉(xiāng)縣有機茶基地,群體種,一芽一葉至一芽三葉,2019年4月25日,晴天,午后采摘。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茶研所,由教授制茶專業(yè)的老師,采用傳統(tǒng)紅茶加工工藝步驟制成條索狀紅茶茶坯。
鮮花試驗選取陜西省林業(yè)科學院楊凌綠谷玫瑰基地的大馬士革玫瑰花。2019年5月3日,晴天,上午7∶00 -10∶00太陽沒有直射之前,采摘初開或含苞待放的玫瑰花。大馬士革玫瑰含有香茅醇、香葉醇等揮發(fā)物質,鮮花一經完全開放,則揮發(fā)物質散失,花香降低,品質下降,因此鮮花采摘后要盡快加工。整朵新鮮玫瑰花泡水,略有青氣和淡淡的澀味,但充分干燥后則幾乎品嘗不到,因此采用新鮮花朵窨制,無須去掉花蕊、花托。
1.2 方法工藝
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于套用茉莉花茶的傳統(tǒng)窨制工藝(茶胚準備→鮮花處理→窨花拌和→通花散熱→收堆續(xù)窨→起花、復火→勻堆、裝箱)加工,生產的紅茶香氣濃濁,花香保持時間短,產品綜合品質不佳,因而多年來銷售市場和經濟效益都受到局限[2]。筆者經過潛心研究、反復論證,對窨制工藝進行了進一步探索。
1.2.1 紅茶制備
萎凋采用室內自然萎凋。西鄉(xiāng)縣4-5月平均濕度為79%,平均氣溫在15.3-19.8℃,相對偏低,室內萎凋需輔助將溫度提升、控制在23-25℃之間,保持良好的通風,攤晾10-12h。
揉捻采用揉捻機按照“輕-重-輕”的加壓原則揉捻,使萎凋葉成條狀,全程揉捻時長大約90min左右,須85%以上萎凋葉卷曲成條,以手握揉捻葉有茶汁微溢出為符合標準。
發(fā)酵紅茶的品質與發(fā)酵有直接關系,采用溫度26℃、相對濕度85%-90%、時間6h的指標控制組合,發(fā)酵程度掌握“寧輕勿重”原則,要求達到發(fā)酵葉呈黃銅色,有較濃郁果香氣息顯現。
干燥自動烘干機烘干,首先溫度控制在約100℃,每間隔30min翻動一次,烘至約七成干,再將溫度控制在約70℃,烘至茶葉含水量達到約5%即可,然后攤晾冷卻即可。
1.2.2 窨制工藝
窨前準備茶坯的干燥程度,與吸香的能力成正比,因此窨制前茶坯復火很關鍵,烘干機溫度控制在110-130℃,時間約5-8min,含水量4%-5%,以不出現烘焦或老火味為宜。鮮花在加工前要減少對花的機械損傷,保持新鮮度,減少水分蒸發(fā)的速度。
窨制處理好的茶坯取樣每份200g,按比例稱取鮮花,與茶樣混合均勻,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裝入不銹鋼櫥柜中,根據設定條件窨制,觀察窨制過程中茶和花的變化,然后將茶花分離,將所得窨品烘干儲藏,用于品質評價分析。
烘干方法用長盛cs-18茶葉烘干機,設定溫度75℃鼓風烘干30 min。
窨制時間設置配花量設為變量、茶坯濕度5%-6%,室溫,設置時間水平為 1、3、5、7、9、11天。每個處理茶坯200g,配花量100%,單窨,每個處理設置3個重復。起花后在75℃烘箱中干燥30min。
配花量設置配花量(玫瑰花與茶坯的質量比)水平:33%、50%、100%、200%、300%。每個處理茶坯200g;室溫,窨制1天后起花,在75℃烘箱中干燥30min。
品質評價由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5名茶葉專業(yè)評審人員采用密碼審評法從葉底(100分)、外形(100分)、湯色(100分)、香氣(100分)、滋味(100分)等5個指標對大馬士革玫瑰紅茶樣進行感官審評。
2 結果與分析
2.1 窨制時間對玫瑰紅茶品質的影響
在配花量100%的情況下,對不同窨制時間進行比較,發(fā)現窨制的大馬士革玫瑰紅茶其葉底、外形、湯色得分一樣,沒有因窨制時間長短而發(fā)生變化,湯色均橙紅明亮,葉底紅軟明亮,外觀烏黑、油潤、條索緊結;而香氣、滋味得分差異性較大,隨著窨制時間延長而逐漸降低,會出現微酸和青味,品質隨之降低。總之,通過研究表明窨制時間加長對紅茶品質產生不利影響,窨制1天(24h)最好,茶香濃郁、口感甜醇,結果見表1。
2.2 配花量對玫瑰紅茶品質的影響
配花量設為變量,茶坯濕度、窨制時間一定的情況下發(fā)現,香氣、滋味及外形隨配花量的減少而品質降低,在配花量300%時得分最高,大馬士玫瑰香氣濃郁,滋味甜醇,湯色橙紅;湯色和葉底得分并沒有因為配花量的改變而發(fā)生變化。通過研究發(fā)現,在窨制時間一定的情況下,配花量的增大對紅茶的品質提升有幫助,會得到滋味更甜醇,花香更濃郁的紅茶,結果見表2。
3 結論
通過對葉底、外形、湯色、香氣、滋味等5個指標分別進行評價窨制后紅茶的品質,對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窨制過程中的2個主要影響因子(配花量和窨制時間)進行篩選研究,發(fā)現最佳的有機大馬士革玫瑰紅茶窨制工藝為:配花量300%,窨制時間1天。
參考文獻
[1] 王進,曹洪建,徐謙,等.玫瑰紅茶窨制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4,42(25):8749-8750
[2] 張明泰.浦城丹桂紅茶制作新工藝[J].福建茶業(yè). 2015(3):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