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萱
金融業貢獻穩步提升
金融業支柱地位確立鞏固。2019年青島全市金融業增加值754.3億元,是2015年金融業增加值的1.28倍。2020年以來,青島克服疫情影響,金融業增加值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實現金融業增加值627.8億元,同比增長8.5%,高于GDP增速6.3%,增速居國民經濟十大行業之首;金融業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由2015年的6.3%提高至7.2%。2019年實現稅收156.3億元,較2015年增加29億元,7家金融機構進入地方納稅50強;2020年前三季度,金融業實現稅收131億元,同比增長13.2%。
存貸款保持較高增速。“十三五”以來,青島每年新增貸款規模均在千億元以上,2020年前11個月,本外幣存貸款增量雙雙突破2500億元,分別達到2019年全年增量的1.4和1.3倍,創歷年之最。青島成為山東省首個存貸款余額均突破兩萬億元的城市,11月末貸款增速達到15.4%,高于全國平均增速。新增信貸資金加速投放,為全市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保費收入規模穩步提高。2020年前11個月實現保費收入474億元,是2015年全年保費收入的1.9倍,累計賠付支出由2015年的88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143.6億元,為企業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國內外優質金融資源加快聚集
“十三五”期間,具有示范意義的機構加速聚集。全國銀行業首批資產托管中心、首家由產業發起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首家市級資產管理公司等具有示范意義的機構相繼在青島設立。2019年,全國首家股份制銀行理財子公司——光大理財公司成功落地;青島意才基金銷售有限公司獲批基金銷售業務牌照,成為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擴大開放舉措以來首家獲批的外資商業銀行全資控股的基金銷售機構。2020年以來興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中國證監會業務許可牌照,填補了山東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的空白;青銀理財開業運營,青島理財行業開啟“雙子星時代”;山東港信期貨獲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復,是27年來全國期貨行業重新開閘設立的第一家期貨公司,青島法人期貨公司實現零的突破。目前,金融業七大類牌照青島已全部齊全。廣發銀行青島分行、亞太保險青島分公司、英大期貨青島分公司、平安銀行汽車消費金融中心青島分中心等獲批籌建,山東自貿區首只QFLP基金——青島交銀海控科創股權投資有限合伙企業落戶,中國船東互保協會設立青島分部,全市金融業態更加完善,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全市金融業“雙招雙引”,出臺了《青級市促進金融業社會化專業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實施指引》,對促成金融項目落戶的引薦人最高給予500萬元的獎勵。
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建設全面起勢
2019年,青島舉辦了全球(青島)創投風投大會,實施“青島創投風投十條”,發布全球創投風投行業年度白皮書,著力打造全球創投風投中心,2020年青島克服疫情影響,創新舉辦創投風投網絡大會,近10萬名嘉賓在線,簽約項目30個,大會的籌備做法被作為典型經驗在全省進行推廣,青島在創投風投領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10月末,轄區在中國基金業協會備案的基金管理人338家、管理基金804只,同比分別增長33.1%和56.1%,增速均居全國首位,私募基金管理規模超千億。發揮創投風投機構的平臺作用,促進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技術鏈“四鏈合一”,推動資本與產業深度融合。2019年以來,通過創投風投機構引進聚能晶源等高端新興產業項目近百個。
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建設成效斐然
2014年,青島市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獲批。“十三五”期間,試驗區立足區域特點和優勢,趟出了一條以財富管理改革創新引領金融業發展的特色道路。先后向國家相關部委爭取了5批財富管理先行試點政策,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擴大跨國公司外匯資金集中運營等政策進入實施階段,多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全國全省復制推廣。全國首個中歐所上市企業、深交所首個綠色資產證券化項目、全國首筆中國——新加坡貨幣互換項下新元融資業務均從青島發起。
金融科技中心建設步伐加快
青島加快國家金融科技應用試點城市建設,積極拓展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的普惠金融服務。創新推出“金企通”金融服務信息支持平合,搭建起信息化、綜合化的金企對接渠道。培育和引進金融科技市場主體40余家,國內知名金融科技企業聚量集團與青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出臺《關于促進全市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指導意見》,支持金融機構拓展供應鏈金融業務,創新產品和服務模式。聯合相關部門打出政策“組合拳”,制定50余項政策精準支持工業互聯網之都建設,打造金融科技平臺,營造產業數字金融良好生態,加快新型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數字化的“資金鏈”,將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市場主體,為百姓生活提供更美好的金融體驗。
企業上市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
“十三五”以來,青島企業上市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每年新增上市及過會企業5家以上,實現了數量和質量的“雙提升”。2018年全省通過發審會的6家企業均來自青島,2019年新增上市公司數量達到9家,上市公司境內市值增長近70%,在全國35個大中城市中增幅排名第一。2020年以來,新增過會及上市公司14家,再度刷新青島上市公司數量最高紀錄,全市過會及上市公司總數達到65家。三季度末,全市境內上市公司市值5361億元,占全市GDP比重達到61%,較2019年同期提高17%。上市后備資源充足,7家企業在中國證監會及交易所待審,17家企業在青島證監局輔導。開展“萬名企業家資本市場培訓”專項行動,累計舉辦公益培訓近百場,參訓過萬人。組織“青島企業家上海資本市場行”,服務企業精準對接資本市場。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合作設立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體系,提升科創板上市審核效率,推動更多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
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持續發力
青島組織開展“行長走千家”“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銀企對接專項行動”“金融助推‘15個攻勢項目發布與對接會”等系列金企對接活動。印發《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金融改革創新試點實施方案》《青島市金融支持上合示范區發展的指導意見》強化對重大戰略的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實施深化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17條措施,出臺金融支持新舊動能轉換、小微企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等領域專項政策。疫情期間,開展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春風行動”,組建189支金融輔導隊,為2144戶企業發放貸款585.7億元。保險服務保障經濟社會作用不斷增強,出臺《青島市政策性農業保險實施方案(2017-2020年)》,擴大種植業險種覆蓋范圍,對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實行以獎代補,對農業、農民的保障力度進一步增強。
金融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青島密集舉辦青島·中國財富論壇、財富管理大講堂等活動,成為國內財富管理專業化論壇以及研討活動最為密集的城市,營造了濃厚的財富管理發展氛圍,以財富管理試驗區為改革創新平臺,積極面向境內外開展交流活動,與3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合作關系,與倫敦金融城、盧森堡、新加坡、韓國等境外區域在機構落戶、業務創新和人才培養等領域合作取得積極進展。出臺《青島市金融業加快對外開放實施方案(2018-2022年)》,拓展對外招商合作,聚集國際優質金融資源。成立膠東經濟圈金融合作聯盟,用市場邏輯和資本力量服務膠東經濟圈和沿黃流城高質量發展。
金融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
青島著力夯實與現代金融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基礎,積極開展與高端金融智庫、重點院校的財富管理人才培養合作。金融四十人學院、中國金融量化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上海財經大學青島財富管理研究院、東北財經大學青島金融研究院相繼落戶青島積極引入國際知名人才培養資源,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在青島共建國際金融人才培養基地。英國特許證券與投資協會(CISI)在中國大陸的首個國際財富管理資格認證項目招生運營。舉辦盧森堡財富管理專題培訓班、中英財富管理培訓班,搭建了財富管理人才培養的國際化平臺。實施金融人才“十百千萬”工程,對金融領軍人才、高端金融人才等進行獎勵,在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2019年末,全市金融從業人員達到16.6萬,是2015年的2.1倍,對金融人才的吸引力顯著提升。
金融風險防范化解扎實有效
青島強化底線思維,統籌考慮改革創新與風險防范,打好防控金融風險攻堅戰,區域金融市場穩健運行。編制《青島市重大金融風險防控應急預案》,動態完善金融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全力做好金融風險監測預警,推動設立金融審判庭和國際金融仲裁院,在防范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秩序、打擊金融違法犯罪行為等方面取得積極進展。出臺進一步做好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的實施意見,開通青島金融安全衛士公眾號,向市民廣泛宣傳普及防范金融風險知識,將防范非法集資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體系。調動各方合力,多措并舉、綜合施策,銀行業不良貸款持續壓降青島在推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了金融形勢總體穩定。
當前,青島金融業站在了新的起點上,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結合青島的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借鑒國際金融中心發展經驗,青島金融業發展的3個鮮明方向,即要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未來金融科技中心。
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青島鞏固創投風投發展良好勢頭,辦好全球創投風投大會,擴大平臺效應,引導帶動一批優質股權投資機構、創業團隊和項目來青島,營造出創新創造創意的良好氛圍。發揮科創母基金撬動社會資本的作用,支持原始創新和高科技項目成果轉化,形成全生命周期的資本服務體系。加強青島資本市場服務基地、赴港上市服務中心等平臺建設,提供精準高效專業的上市服務,增強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的意識和能力。用好科創板擬上市企業評價增信指數體系,服務更多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開創青島資本市場發展新局面。
建設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借助財富管理試驗區平臺,青島進一步爭取政策,優化發展環境,推動金融業資源聚集和對外開放。爭取引進更多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資管公司、資產托管中心等優質資源,打造專業財富管理產業集群。持續拓展與倫敦、新加坡等國際金融中心城市的合作,引進境外優質金融資源。繼續辦好青島·中國財富論壇,加強宣傳推介,提高“財富青島”在境內外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建設未來金融科技中心。青島持續推進國家金融科技試點城市建設,聚集發展金融科技機構,加快金融科技底層關鍵技術創新應用和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引導金融機構進行數字化轉型,綜合運用金融科技提升服務質效。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引導金融機構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數字金融服務。加快培育金融科技產業鏈,打造金融科技創新生態。推動金融科技企業與工業互聯網綜合平臺及行業子平臺合作,實現金融與工業互聯網的深度融合發展。
今后5年,金融業發展前景廣闊。青島將抓住發展的黃金機遇期,以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為目標,積極推動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攻勢,全力建設全球創投風投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和未來金融科技中心,為青島建設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注入新的資本力量。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 under the strong leadership of the CPC Qingdao Committee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 the citys financial system has firmly established a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that is, to pursu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nd closely focus on the three tasks of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financial risks, and deepening financial reform. Guided by the major project of replacing the old growth drivers with new ones, the efficiency of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 continues to rise, and new heights are constantly scaled in the main indicators of the financial industry.
At present, Qingdaos financial industry is standing at a new starting point and is also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Combining Qingdaos regional advantages, resource endowment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drawing on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Qingdaos financial industry has three distinc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namely, building a global venture capital center, an international wealth management center and a future financial technology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