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平,徐廣勝,宋振繼,羅懷曉
(1.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材料工程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2.秦川機床工具集團股份公司,陜西 寶雞 721009 )
航空航天領域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發動機的問題,其中發動機的材料一直制約著當代航空航天領域的發展速度。由于發動機的工作環境惡劣,故要求材料在高溫下具有較高的強度、比強度、抗氧化性、彈性模量、蠕變抗力、抗疲勞性等綜合力學性能。20 世紀 90 年代,為了滿足航空航天發動機對高溫輕質材料的要求,Ti2AlNb基合金成為研究熱點,優異的性能使其在航空航天領域成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材料。該合金不僅具有較高的比強度、比剛度,并且高溫蠕變抗力好、斷裂韌性高、抗氧化性好、熱膨脹系數低等諸多優點,可用于渦輪盤、機匣等零部件,使結構件重量減輕30%左右,成為能在650~750 ℃長時間或更高溫度短時間使用的極具潛力的合金體系。
針對新一代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材料技術儲備需求, 通過添加與Ti物理性質相近的Al-Nb中間合金,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爐爐內氣氛可控技術,制備出合金化學精確可控的Ti2AlNb 合金鑄錠。本文分析了Ti2AlNb合金鑄錠Al、Nb化學成分分布規律,研究碳、氮、氫、氧等雜質含量與鑄錠熔煉工藝關系,突破Ti2AlNb鑄錠合金元素精確可控熔煉技術、化學成分均勻性控制技術、鑄錠高純凈度控制技術等關鍵技術,掌握高純高均勻Ti2AlNb合金鑄錠制備工藝,為新一代航空發動機提供技術支撐。
本實驗選用原材料為1級小顆粒海綿鈦(0.83~12.7 mm)、鋁箔、1.5 mm鈮板及高品位的Al-Nb中間合金,按Ti-10Al-40Nb名義成分配料。
制備鑄錠的工藝流程為:配料及混料→壓制電極塊→焊接電極→熔煉一次鑄錠→熔煉二次鑄錠→熔煉三次鑄錠→扒皮、鋸冒口,其工藝圖如圖1所示。

圖1 合金鑄錠熔煉工藝流程
高純凈合金鑄錠是獲得高質量航空盤、環結構件的保證。合金鑄錠中的雜質元素和氣體O、N夾雜引起的冶金缺陷導致合金元素偏析,大大降低合金件的服役性能。因此嚴格控制氣體、夾雜物及有害元素的含量,是獲得高質量鑄錠滿足技術要求的前提。Ti2AlNb合金的力學性能和可鍛性要求提高,對合金鑄錠成分準確度和穩定性要求也相應提高。試驗主要采用傳統工藝、改進與優化熔煉工藝方案,研究三種工藝下,鑄錠中主要Al、Nb合金元素與碳、氮、氫、氧等雜質含量的均勻性、穩定性,以達到精確控制鑄錠元素精確控制目的。
傳統工藝的鑄錠制備,是在配料混料時,按目標成分在海綿鈦中添加鋁箔及1.5 mm純鈮板條,壓制電極后按照工藝圖1進行三次熔煉后制備出Ti2AlNb合金鑄錠。
改進傳統工藝鑄錠制備,改進工藝采用熔點和密度均與鈦相相近的Al-Nb中間合金,替代現行鑄錠制備工藝中添加鋁箔、純鈮金屬的方法,以提高Ti2AlNb合金中的Nb元素的均勻分布,精確控制其含量。按照工藝圖1進行三次熔煉后制備出Ti2AlNb合金鑄錠。
優化工藝方案,是在改進工藝的基礎上,針對Al元素熔點低、飽和蒸汽壓低、熔融狀態揮發大的問題,進行真空自耗電弧爐改造。在滿足高真空的情況下,改造為充氬可控氣氛爐,具有10-1~10-3Pa連續可調,研究在不同氬氣壓力條件下Al元素的揮發規律;同時,對冷卻水的溫度進行控制,具備冷卻水從4~40 ℃水溫可調,實現在不同冷卻速度下進行真空或充氬功能,研究冷卻場對熔融狀態下Al元素揮發的影響。探索一種適合Ti2AlNb合金錠熔煉過程中Al元素精確控制的方法,達到Ti2AlNb合金鑄錠合金元素精確可控的目的。
三種不同工藝制備的Ti2AlNb合金鑄錠,其成規格為Φ160 mm×150 mm的圓柱形鑄錠。采用車削加工為Φ152 mm×140 mm的樣品,然后采用車削方法取樣,具體取樣方式見圖2。在圖2距離頭部4 0mm處取屑樣500 g,樣品標號為a;在距離底部30 mm處取屑樣500 g,樣品標號為b。另外,在距離底部40 mm處c位置切取尺寸為Φ152 mm×15mm的試樣,在切割面同一圓周上取直徑Φ12 mm的5個樣品,如圖3所示。樣品標號分別為1#、2#、3#、4#及5#,取屑樣5~10 g進行化學成分及碳、氮、氫、氧測定。化學成分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發射光譜儀iCAP7000進行測定,碳、氮、氫、氧采用氧氮分析儀TC-600、氫分析儀RH-600、碳硫分析儀CS-600和等設備進行測定,用以分析研究Ti2AlNb合金鑄錠化學成分均勻性及穩定性。

圖2 取樣位置

圖3 C處取樣位置示意圖
傳統工藝三次錠a、b及1#、2#、3#、4#、5#試樣屑樣的化學成分含量測定如表1所示。

表1 取樣部位合金元素含量 %
按照傳統用以添加鋁箔、純鈮,由表1可見,鑄件上下面的主元素Al、Nb、Ti分布不均勻。w(Al)為7.57%~5.88%;w(Nb)為41.57%~46.27%;w(Ti)為47.45%~51.1%。雜質H、N、O的含量中C、H、O元素偏高,這是由于添加鋁箔、純鈮帶入雜質元素的升高。從表1中可以看出,C截面取樣的5#點Nb的含量較高,綜合分析頭部底部,及同一截面上的1#、2#、3#、4#及5#樣的化學成分波動較大,已經形成了Nb元素的偏析,且Al元素較目標值差別較大。分析其原因是由于Nb元素的密度、熔點和鈦元素相差太大,在真空熔融狀態下密度大的元素易于聚集在熔池下部,形成偏析,導致Nb元素的分布不均勻和Nb不熔塊。
改進工藝是在壓制電極混料時添加AL-Nb中間合金,經三次真空熔煉后在制備錠a、b及1#、2#、3#、4#、5#試樣屑樣的化學成分含量測定如表2所示。

表2 取樣部位合金元素含量 %
由表2可見,鑄件上下面的主元素Al、Nb、Ti分布較傳統工藝已經有較大的改善,相對均勻。w(Al)為8.56%~8.05%;w(Nb)為40.27%~39.19%;w(Ti)為51.65%~52.76%。雜質H、N、O的含量相比傳統工藝均有下降,同一截面上的1#、2#、3#、4#及5#樣的化學成分波動也較小,未出現Nb元素的偏析現象。從表2分析,采用添加Al-Nb中間合金的Ti2AlNb合金鑄錠在真空電弧爐三次熔煉后,各元素的化學成分波動較小,但由于Al元素熔點低、飽和蒸汽壓低、熔融狀態揮發大,Al元素含量仍然未達到10%目標值。
優化工藝是在添加Al-Nb中間合金的改進工藝的基礎上,采取真空熔煉爐加入氬氣充入,嚴控冷卻水溫溫度手段后進行三次熔煉鑄錠制備。取a、b及1#、2#、3#、4#、5#試樣屑樣的化學成分含量測定及均勻性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見,鑄件上下面的主元素Al、Nb、Ti分布均勻性有較大的提高。w(Al)為10.02%~10.2%;w(Nb)為38.89%~39.4%;w(Ti)為50.67%~51.4%。雜質C、H、N、O的含量相均有改善,波動較小。同一截面上的1#、2#、3#、4#及5#樣的化學成分波動也較小,未出現AL、Nb元素的偏析。尤其將熔煉爐改造為充氬可控氣氛爐,具有10-1~10-3Pa連續可調,同時,對冷卻水的溫度進行控制,具備冷卻水從4~40 ℃水溫可調,實現在不同冷卻速度下進行真空或充氬功能,冷卻場對熔融狀態下Al元素揮發較小,在避免Nb元素偏析的基礎上,嚴控工藝使Al元素達到了目標值10%。從而有效控制了AL元素的揮發,制備出了均勻性采用真空電弧爐三次熔煉后,各元素的化學成分波動較小,都在目標值范圍內。

表3 取樣部位合金元素含量 %
經三種不同工藝控制添加合金元素與熔煉過程技術制備出了與目標Ti-10Al-40Nb名義成分相近的鑄錠,分析比較3種工藝下鑄錠中部中心5#點位的數據(見表4)可知傳統工藝下,由于加入了高熔點合金純Nb板,中心點的Nb含量達到了46.27%,而加入的Al箔也由于熔煉控制不當,Al元素揮發較大,未達到預期,雜質元素超出或鄰近目標值上限,整體均勻性較差。改進工藝試驗因熔煉工藝作出較大調整,加入了高品位的Al-Nb中間合金,采樣結果有較大改善,其中雜質元素均達到目標值,但Al元素含量8.65 %仍較目標值(9.5%~10.5 %)有差距。最終在改進工藝的基礎上,采取充氬熔煉,加裝調整冷卻水溫,從而保證熔煉全過程可控,大大改善Al的高溫的揮發, Al元素含量從而達到了10.2 %,達到Ti2AlNb合金鑄錠合金元素精確可控的目的。

表4 三種工藝控制制備錠中心位置5#點部位合金元素含量比較 %
(1)采用傳統方式添加純鋁箔、鈮板混料工藝,三次熔煉的Ti2AlNb合金鑄錠橫截面中心易出現Nb元素的偏析,其他化學成分均勻性較差,鑄錠中C、N、H、O的雜質元素含量偏高。
(2)改進傳統工藝,添加AL-Nb中間合金混料工藝,三次熔煉的Ti2AlNb合金鑄錠化學成分相對均勻,C、N、H、O的雜質元素含量相對可控,但Al元素易出現揮發,不容易達到目標值。
(3)改進工藝基礎上,改造熔煉爐氬氣充入可控,對冷卻水水溫可調,實現降低Al元素揮發,制備出了AL、Nb元素均達到預期的Ti2AlNb合金鑄錠,其頭、底部截面及同一截面不同點的主元素Al、Nb、Ti分布均勻,成分波動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