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芝
(山西省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山西 大同037005)
腎性貧血(renal anemia,RA)是維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 HD)患者的常見并發癥,且貧血程度與腎臟功能損傷程度密切相關。該病發病機制較多,其中腎功能損傷所致的促紅細胞生成素減少是RA的重要原因,因此目前臨床多采用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EPO)改善該類患者貧血狀況[1],近年來發現部分患者單純注射EPO療效不佳。有學者提出營養狀況與EPO反應性密切相關,改善患者營養狀況有助于提高EPO反應性[2]。百令膠囊是冬蟲夏草菌種經低溫發酵制成的中成藥,含多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可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基于此,本研究探討百令膠囊聯合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治療長期行M HD治療的RA患者的療效,旨在分析其有效性及可行性,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大同市第二人民醫院行長期MHD治療的76例RA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8例。對照組男22例,女16例;年齡29~71歲;平均(52.65±7.37)歲;透析時間18~29個月,平均(24.45±9.75)個月。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30~73歲,平均(52.19±7.59)歲;透析時間19~28個月,平均(24.36±10.08)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符合RA的相關診斷標準:有慢性腎臟病(CKD)病史者;有氣短、面色黃等癥狀;女性血紅蛋白(Hb)<110 g/L,血細胞比容(Hct)<0.37,男性Hb<120 g/L,Hct<0.42[3]。
1.3 納入標準 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每周接受血液透析3次,穩定期超過1個月者;無鐵劑過敏史,之前未使用明確的抗氧化藥物;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加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消化道出血、月經過多等因素引發的貧血者;近期有輸血史者;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或腫瘤者;除RA外有其他血液系統疾病者;有嚴重感染、嚴重出血及嚴重不良反應者;因其他原因不能完成治療者。
2.1 對照組 給予透析及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治療。采用金寶AK96S透析機,空心纖維透析器F16,在全身肝素化下進行透析,透析血流量200~300 m L/min,液流量500 m L/min,每次4 h,每周3次。每次透析治療結束后皮下注射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北京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43003),每次30~50 U/kg。絕對鐵缺乏者(SF≤200μg/L)即使已接受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治療也難以達到目標Hb水平,為維持Hb為110~120 g/L,須每周靜脈給予100~125 mg鐵劑。持續治療3個月。
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百令膠囊。百令膠囊(杭州中美華東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0910036,0.2 g/粒)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持續治療3個月。
3.1 觀察指標 ①貧血、鐵代謝指標及氧化應激指標:治療前后抽取靜脈血5 m L,置于含3.8%枸櫞酸鈉1∶9抗凝劑的真空采血管中,離心、分離上層清液,備測。丙二醛(MDA)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水平采用羥胺法測定,Hb、Hct、鐵蛋白(SF)、轉鐵蛋白飽和度(TS)水平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②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每隔1個月檢測肝腎功能,觀察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3.2 療效評定標準 參考相關文獻,以Hb、Hct水平變化及貧血癥狀改善程度評估。顯效:Hb上升≥30 g/L,Hct上升≥10%,貧血癥狀基本消失;有效:15 g/L<Hb上升<30 g/L,5%<Hct上升<10%,貧血癥狀有所改善;無效:Hb、Hct及貧血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4]。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3.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4 結果
(1)貧血及鐵代謝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Hb、Hct、SF、TS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 Hb、Hct、SF、TS均高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貧血及鐵代謝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貧血及鐵代謝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血細胞比容(%)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 80.37±7.54 106.50±9.44△▲ 23.25±2.04 28.15±2.54△▲對照組 38 80.59±7.13 95.69±8.31△ 23.09±2.00 25.36±2.14△組別 例數血紅蛋白(g/L)治療前 治療后組別 例數轉鐵蛋白飽和度(g/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 131.09±14.39 256.90±21.61△▲ 19.79±3.40 32.49±4.48△▲對照組 38 129.87±14.19 197.18±18.49△ 19.72±3.12 25.29±3.50△鐵蛋白(g/L)治療前 治療后
(2)氧化應激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SOD、MDA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SOD高于治療前(P<0.05),MDA低于治療前(P<0.05),且觀察組SOD高于對照組(P<0.05),MDA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氧化應激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丙二醛水平(nmol/mg)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38 30.40±3.39 55.50±6.09△▲ 15.50±2.31 6.50±0.91△▲對照組 38 30.41±3.42 46.87±5.30△ 15.76±2.20 9.09±1.18△組別 例數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U/mg)治療前 治療后
(3)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液透析腎性貧血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4)安全性比較 治療過程中,兩組患者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MHD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RA,且隨著慢性腎臟疾病的進展,其貧血程度亦隨之加重。目前,EPO丟失及分泌減少被認為是RA的重要因素,其次鐵、葉酸、微量元素缺乏及營養不良等均可加重貧血。EPO是由腎臟分泌的一種激素樣物質,可促進原始紅細胞的分化發育、幼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的成熟及Hb的合成。研究顯示,長期MHD會導致鐵丟失,進而出現鐵代謝紊亂,繼而影響腎臟分泌功能,最終導致EPO分泌不足而出現貧血癥狀[5]。張艷等[6]研究指出,我國血液透析患者中約28.9%存在蛋白質能量消耗,每次血液透析約損失4 g蛋白質,同時還會丟失大量氨基酸,導致機體呈負氮平衡狀態,而紅細胞生成除需要鐵、葉酸外,還需足夠的蛋白質和氨基酸,故單一注射EPO治療RA療效不佳,改善MHD期RA患者的病情應全面把握。
中醫根據RA的臨床癥狀將其歸屬于“腎勞”和“虛勞”范疇,認為該病病機為正氣虧虛,初起病位在脾、腎,日久可損及心、肝、肺。在疾病早期,以脾腎氣虛為主,隨著病情進展,臟腑功能虛損,脾腎衰敗,運化失常,則氣血無以化生,濕、濁、瘀血壅塞三焦,導致貧血。MHD雖可使濕邪濁毒外泄,但對氣血虛衰沒有影響,故輔助治療應以脾腎雙補、補益先后天之本為主,并糾正營養不良,從而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百令膠囊是常用的補益類藥物,含19種氨基酸、核苷類物質、蟲草多糖、蟲草酸等,具有補肺腎、益精氣、補虛損等功效,可扶正祛邪,鞏固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Hb、Hct、SF、TS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百令膠囊與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聯用對貧血的改善效果更佳。分析原因可能為,百令膠囊可為機體提供合成核酸及蛋白質的必需成分,如必需氨基酸、蟲草多糖、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在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的協同作用下,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加快紅細胞成熟,從而改善貧血。研究顯示,由于MHD患者與透析膜和透析液的生物不相容性,以及細菌的直接侵襲,易致機體釋放大量氧自由基,使體內氧化與抗氧化作用失衡,不利于疾病康復[7]。MDA為脂質過氧化的終產物,可反映組織中自由基含量和脂質過氧化損傷程度。SOD為機體防御新陳代謝和其他生命活動中氧自由基損傷和破壞的抗氧化酶,存在于氧代謝細胞中,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SOD高于對照組(P<0.05),MDA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百令膠囊輔助治療RA可調節患者氧化應激反應。分析原因為,百令膠囊含有的豐富氨基酸能補充機體因透析而丟失的大量氨基酸,并增強細胞免疫功能,降低氧化應激,進而逐步改善營養不良狀態。
綜上所述,百令膠囊聯合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治療血液透析RA,可改善患者造血功能及氧化應激狀態,療效確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小,且未實施盲法等,提示仍需進行大樣本、多中心、雙盲試驗,以探索百令膠囊聯合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對血液透析RA患者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