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細鴻
(大慶鉆探工程公司鉆井工程技術研究院,黑龍江大慶163114)
大慶油田致密油儲層存在物性差、平面分布不穩定等特點,孔隙度和滲透率極低。只能采用長水平段水平井和大規模壓裂的方式進行開采。定向鉆井作業面臨入窗難度大、斜井段狗腿度大、井眼軌跡不光滑等難題,在進入水平段后易發生鉆具自鎖、托壓和定向難等復雜。通過優化井眼軌跡和井身結構,形成適用于不同井段的鉆具組合,通過使用自助研發的近鉆頭地質導向工具,使機械鉆速和水平段延伸長度大幅度提高。
大慶油田致密油藏在鉆井施工過程中存在著以下難點:
(1)井壁穩定性差。致密油水平段位于青山口組,屬于粘土礦物含量高、裂縫發育的泥巖地層,極易發生井塌和卡鉆等事故。
(2)井眼軌跡控制難度大。致密油儲層埋深在2000m左右,水平段長度大都在1000m左右,少數井水平段長度超過1500m,水垂比在1∶2左右。由于儲層埋深變化大、厚薄不均,使油層鉆遇率提高難度較大,會導致造斜段局部狗腿度過高,為提高鉆遇率,水平段井眼軌跡控制難度極大,后期起下鉆和下套管摩阻也會偏大。
(3)井眼軌跡不光滑。因水平段長和造斜段狗腿度大,大部分鉆具都貼在下井壁,會增加起下鉆摩阻,當水平段長度大于1000m,起下鉆摩阻會超過30t。
(4)井眼清潔難度大。井壁剝落或坍塌通常會在某一井段形成“大肚子”井眼,極易在該處或者井底形成大量巖屑床,使鉆具與井壁的摩阻進一步增加。
(5)水平段鉆壓傳遞困難,難以延伸水平段長度。
2.1.1 井身結構優化
根據近幾年的施工經驗,綜合考慮地層、降低摩阻和扭矩等因素,形成井身結構優化措施[1]:①復雜地區。充分考慮到致密油扶楊油層上部的葡萄花層位注水壓力高、黑帝廟層存在著淺層氣的特點,表層套管下入深度大于200m,技術套管下入到青山口組泥巖段,并在井口安裝防噴裝置,以確保施工安全;②無復雜區塊。對于沒有淺層氣和注水井的區塊,將三維井眼設計轉為二維設計。表層套管下入深度不小于100m封固第四系泰康組,技術套管下入深度以封固嫩二段以上的松軟地層為佳。
2.1.2 井眼軌跡優化
針對傳統井眼軌道設計會影響對下部造斜段井眼軌跡、增加后期摩阻和不能正常入窗的缺點,實行“略大勿小、增加初期造斜率”的原則,主要技術措施有:①采用“直—增—穩—增—微增—水平”的6段式軌跡設計方式;②優化井眼曲率和靶前距設定,調整扭方位井段和幅度。二維井優化探油頂長度30~50m,曲率3°/30m,減少井眼軌跡上下調整;將整體三維軌跡變化為分段式二維軌跡,并將造斜點上移以降低造斜率[2]。
2.2.1 LWD隨鉆測井儀器
截止到2019年底,針對LWD儀器引進費用高、技術壟斷的問題,大慶油田在引用國外LWD隨鉆測井儀器的基礎上,已經掌握核心技術,形成了成熟的隨鉆測量技術,累計生產LWD隨鉆測井儀器50余串。為了有效降低鉆井成本和有效控制井眼軌跡,致密油水平井的造斜段使用自主研發的LWD隨鉆測井儀器,很好地滿足了現場施工需求,平均單井故障時間6.5h,同比降低了8%[3]。
2.2.2 旋轉導向系統
為實現致密油水平井長水平段的順利延伸,在水平段全程旋轉導向系統,攻克了大功率泥漿發電、雙向無線通訊、非接觸供電等關鍵技術,研制了一套旋轉導向系統。具有復合鉆進速度快、轉速高、井眼軌跡精確控制的優點,能夠有效降低摩阻、防止托壓,提高油層鉆遇率,最大程度延伸水平段長度,同比滑動鉆進速度提高20%以上。
2.2.3 提速工具
經過多年技術攻關,研制出了能降鉆井液液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水力振蕩器,該工具通過產生高頻、低幅軸向振動,可將鉆具與井壁之間的靜摩擦力轉化為動摩擦力,降低鉆井摩阻、提高鉆速。通過該工具的有效應用,解決了在致密油水平井鉆進過程中存在的大摩阻、高托壓問題,降低摩阻超過2.3t,平均鉆速提高10%以上[4]。
2.2.4 加重鉆桿
通過優化加重鉆桿長度、位置等參數可有效增加鉆具鉆壓,有效延長水平段長度。在致密油鉆進過程中,當井斜角達到25°以后,應該安裝加重鉆桿,螺旋屈曲段長度小,所以加重鉆桿最下方位置選擇在造斜段井斜25°以內[5]。
大慶致密油儲層的上部地層采用牙輪鉆頭,三開造斜段和水平段均使用PDC鉆頭。根據不同地層情況和井段,使用不同鉆具組合。在造斜段進行定向時,用5刀翼PDC鉆頭,按照“一趟鉆”要求配備儀器和鉆具組合,使用?215.9mmPDC鉆頭+?172mm單彎螺桿+?172mm浮閥+?172mmLWD+1根?165mm無磁鉆鋌+2根?165mm螺旋鉆鋌+6根?127mm加重鉆桿+45根?127mm鉆桿+24根?127mm加重鉆桿+?127mm鉆桿;在水平段全程選用旋轉導向系統,實施水平段“一趟鉆”。鉆具組合?215.9mm的PDC鉆頭+?193mm的 旋 轉 導 向 工 具+?172mm浮 閥+3根?127mm的加重鉆桿+?165mm振擊器+3根?127mm加重鉆桿+165根?127mm鉆桿+24根?127mm加重鉆桿+?127mm鉆桿。
形成的技術在大慶油田致密油區塊進行了應用,主要取得了以下幾方面效果:①造斜能力增強,通過井身結構優化,造斜段全部采用?215.9mm井眼施工,鉆具剛性降低、造斜能力大幅度增強;②鉆速提高明顯,機械鉆速和行程鉆速比優化之前分別提高了25%和34%;③降低井下復雜效果明顯,平均單井延誤時間由11.25h降低至6.92h,沒有發生托壓、卡鉆等復雜,套管一次下入到底。
(1)大慶油田致密油儲層由于油層埋藏深,厚薄不均,使定向鉆井作業面臨入窗難度大、斜井段狗腿度大、井眼軌跡不光滑等難題,在進入水平段后易發生鉆具自鎖、托壓和定向難等復雜,嚴重影響了鉆井速度和效率。
(2)通過優化鉆井剖面,形成適用于不同井段的鉆具組合,使用自助研發的近鉆頭地質導向工具,降低了因處理阻卡等井下復雜的非鉆進時間,為大慶油田致密油資源的高效開發提供了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