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華
(山東省泰安市公路事業發展中心泰山服務中心,山東泰安271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速公路的建設水平也在穩步提升,為人們的交通安全帶來了保障。但是,公路工程經過長時間的運營會產生一些問題,對其自身質量有嚴重影響。在我國現代公路養護工作期間,許多工藝措施仍然較為落后,而且作業模式也與當前先進的施工技術有較大的差距。為進一步提升公路機械化施工和養護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需要采取正確、合理的養護措施。除此之外,還應對公路施工進行機械化養護,加快公路養護施工的進度,使作業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如果施工路況較差,可以配置一些具有強大功能的機械養護設備,為公路養護質量提供保障,不但可以節約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還可以提升機械設備的機動性和靈活性。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和國省干線公路大部分為瀝青路面。瀝青路面常見的損壞形式是裂縫、坑槽、松散、變形、泛油等現象,如不及時修復,將直接影響行車的舒適性、安全性和經濟性。使用機械化養護可快速、優質、高效、安全地完成病害處理工作,恢復其使用性能。瀝青路面養護機械化施工一般分為機械化灌縫、機械化坑槽修補、冷銑刨-熱攤鋪機械化修補、機械化封層和罩面、瀝青路面再生和利用等。其基本養護流程為:病害調查測量—病害分類—損壞程度分析—確定處治方案—施工前準備—機械化施工—病害消除—開放交通。為確保養護質量,要選擇切實可行的機械化施工工藝,并提出具體要求。以路面灌縫為例,灌縫工藝流程為:施工準備—裂縫開槽—裂縫清理—裂縫干燥—灌縫作業—封邊修整。其中,準備階段要選用高質量的灌縫機、開槽機、高壓熱吹風機等設備,合適的灌縫材料及能熟練操作機械有經驗的灌縫人員;開槽要根據裂縫的寬度和深度,選擇刀片,調整開槽機的開槽寬度和深度,對準裂縫開出均勻的凹槽;高壓清縫要干凈徹底,同時對縫兩側加熱,消除料與縫溫差,以便更好結合;灌縫時,料溫要達到工作溫度,灌縫要線形流暢、飽滿平整、密封效果要達到標準要求。總之,嚴格施工工藝,規范施工才能提高機械化養護水平和養護質量。
目前,現行的公路養護管理制度較為傳統,難以適應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趨勢,取得的預防效果也較差,許多方面仍然存在不足,導致公路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年降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在公路工程建設期間,沒有根據交通信息對道路病害進行預測,影響了保護措施的落實以及施工方案的合理規劃,所制訂的養護方案和預期的養護效果有較大的偏差,難以獲得定量的結果。并且多數情況下,養護人員只是在問題發生以后才采取措施對道路病害進行處理,導致養護管理具有滯后性。
部分公路工程運營企業的機械設備沒有得到很好的養護和維護,導致這些機械設備在使用時很容易出現問題。并且現階段企業應用的養護設備(如混凝土攪拌機和壓路機等)大多由供應商提供,一些小型養護設備由當地企業提供,這些小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所以,難以保證設備的使用質量和效率,經常會有產品出現高能耗,作業不穩定的情況,這些都會對養護效果造成影響。
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出一套高效合理的設備養護制度。所以,設備的更新和維護難以保障。部分養護單位的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能有待提高。因此,為了改善現狀,需要對管理體制進行改革,應用宏觀的管理模式合理規劃養護方案,明確崗位職責,對施工完成的公路工程進行定期的養護管理,并組織安排培訓活動,提高作業人員的綜合素養,強化其公路養護意識。另外,選擇一些專業水平較高的管理人員負責全過程養護工作,可以很好地操控機械設備,保障其維持在最佳狀態。另外,員工需要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具有較強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不但可以縮減養護成本,還可以提高機械設備的使用性能,為養護單位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要提高公路工程的機械設備管理水準,首要工作就是完善管理制度,制訂科學合理的管理計劃。根據施工要求選擇合理的機械配套方案,也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損失程度進行規劃設計,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在管理過程中,相關部門也要制定更為詳細的管理制度,實施獎懲制度,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另外,嚴格規范機械設備的操作與使用,規范作業流程,要求執行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水平和豐富的專業知識。在強化技術管理的同時,對經濟管理加以關注,完善機械化管理的規范制度,從而提高作業效率,使公路工程養護工作的整體效率得到提高。
在公路養護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機械設備非常重要,直接影響著最終機械化公路養護工作的質量。在選型期間,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操作便捷、性能優良而且經濟性較強的設備。首先,要對機械設備進行管理,特別是在開展公路病害監測預防時,必須對其進行充分考慮,確保選用的機械設備能夠滿足作業需求。強化道路清潔度和提高機械化水準,不可盲目修改。常見的固化技術分為2 種:冷補和熱填充,工藝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機械設備,所以,要結合保護過程中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固化技術。
機械設備的操作使用離不開作業人員,要最大化地發揮設備的使用性能,提高公路工程的養護效果,必須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目前,很多作業人員只能對設備進行操作,不會對設備進行維修,無形中增加了養護成本,所以,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對施工人員進行機械維修知識的培訓,使機械管理人員同時兼備多種技能,從而在遇到問題故障時能夠妥善處理。另外,員工自身也要主動學習先進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定期參與實踐活動,積累工作經驗,在管理期間結合實際情況對故障和問題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制定合理有效的解決措施。
總而言之,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城市化建設進度逐漸加快,人們對交通通行安全有了較高的要求。目前,已經修繕完成的道路隨著時間的推移,潛在的問題和病害逐漸顯露出來,為保障公路正常使用,必須對其進行養護。通過機械化養護,不但可以提高公路養護效率和質量,還可以幫助施工單位節約養護成本,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