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21年伊始,鄭爽“代孕欲棄養”的新聞登上熱搜,讓全社會開始再次關注代孕。“吃瓜”背后,我們不禁思考:要孩子是為了什么?傳宗接代?養兒防老?替自己完成未竟的夢想?年輕的小夫妻可不會這么想。孩子應該是夫妻倆愛情的結晶,生育是為了生命的延續,是為了參與一個生命的成長。夫妻雙方一起經歷十月懷胎,相互扶持、相互照顧,一起迎接這個小生命。而代孕的存在,是將生命當成了冷冰冰的金錢交易。
在我國,代孕行為是被明確禁止的。中央政法委微信公眾號曾發文稱:“把女性的子宮當作生育工具,把新生的生命當作商品買賣,甚至可以隨意丟棄,這條隱秘的黑色產業鏈打著法律的擦邊球,不止損害女性健康、物化剝削女性,更是踐踏公民權益、敗壞人倫道德。”
代孕行為不但違反法律、違背道德,還會產生一系列法律隱患:代孕媽媽的權益無法得到保障;衍生出諸如撫養權、繼承權等方面的問題;當代孕三方利益不一致的時候,可能會發生棄嬰現象……
雖然不孕不育的比例呈現逐年攀升的趨勢,代孕確有需求、有市場,但我們不應僅關注代孕委托者的生育訴求,更應注意到代孕棄養、妊娠終止、非法交易等引發的各種法律問題及社會風險。對于大多數有代孕需求的家庭來說,可能是想通過孩子來組建一個更為完整的家。但通過代孕解決生育問題,是否真的能滿足家庭所帶來的情感寄托?而對于大多數網民來說,他們對法律并不了解,對代孕產生的危害更不清楚。除了代孕,凍卵也是被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近日,國家衛健委針對“單身女性是否可以凍卵”這一話題發布答復函表示:“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當下,藥物治療、試管嬰兒、人工授精等都是治療不孕不育的方法,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合法的領養和收養程序來擁有一個孩子。但不論哪種方法,愛與責任都是基礎。生育的初衷應是“愛”的養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