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吳青
摘? ? 要:對核桃選地整地、播種繁殖、苗木培育、砧木栽培、嫁接管理、樹木定植、后期撫育,以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進行了論述,供參考。
關鍵詞:核桃;育苗;種植;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3-003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664.1;S436.64? ? ? ?文獻標志碼: B
1? ?核桃育苗技術
1.1? ?選地整地
核桃樹喜溫、喜光,對水分的要求較嚴格。尤其是在生長期間和果實發育期間,更加需要供給充足的水分。因此,核桃需要在結構疏松、保水透氣性良好的土壤中種植。選擇土層深厚、排水性較好的向陽山坡或半陽山坡種植較適宜,還應結合后期的栽培管理和運輸工作選擇便于管理的地塊。一般情況下,核桃樹種植密度為100~200棵/hm2。
整地時可采取穴狀整地方式。一方面,應將土地中的泥塊、石塊去除,將有機土和各類有機物平整地鋪在基層土壤上;另一方面,根據核桃喜歡石灰性土壤的特性,可在穴內撒入適量生石灰,一般1 000~5 000 g生石灰可以供給方圓100 m2的樹木使用。
1.2? ?播種繁育
結合當地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的品種,進行后期的種植工作。根據核桃成熟時的特征,選擇果皮從綠色變為黃色的果實,此時應注意的是,就算核外青皮沒有裂開,也可以進行采收。將選擇好的青皮果實放在容器中,使用乙烯利試劑進行悶裝。在容器中放置7 d后開始脫皮,曬干存放即可。使用之前將其放入水中浸泡,等待種子吸足水分放在20 ℃左右的環境中展開催芽工作。需14 d左右,即可完成催芽。浸泡時,根據浸泡質量加入適量赤霉素試劑,可提高種子發芽進度。
1.3? ?苗木培育
相關工作開始之前,需做好苗床的準備工作。選擇適宜的種植密度挖出種植坑,避免種植過密或過疏而對樹苗產生不良影響。在每個核桃種植坑中,放置適量秸稈、農家肥的混合物和表層土壤拌勻進行回填。使用分層技術將土壤踩實,并加入1 000 g復合肥、1 000 g磷肥,最后加入新土。
種植工作開始前,應將種植坑內所需的表層土、基肥拌勻后放在坑邊以便使用。將殘破的核桃種子去除后,選擇幼芽生長狀態良好的種子,使用濃度適宜的生根粉進行噴灑。也可以將其放置到水中浸泡3~5 h,保證其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
種植期間,將坑邊的備用營養土回填至坑內踩實后,將準備好的核桃種子放到坑內。之后,使用分層放置的方式填平土壤。為了保持幼苗生長前期具有充足的水分,應按照50~80 kg/株進行灌溉。為了避免水分快速蒸發,應在地面覆蓋地膜[1]。
1.4? ?砧木栽培
進行核桃嫁接工作時,應選擇鐵核桃砧木作為使用材料。將浸泡好的種子拿出曬干,待縫合線開裂后進行種植工作。時刻保持與縫合線垂直的擺放形式,可以保證苗木根系直立及后期核桃樹的生長狀態良好。
1.5? ?嫁接管理
嫁接工作應選擇有經驗的操作人員,手法嫻熟可保證快速嫁接,避免核桃單寧含量過高,導致嫁接傷口發黑的情況出現。下刀快、削剪快、插得準、扎得緊是核桃嫁接的4個基本技術,嫁接枝頭上的包裹膜應控制寬為1 cm左右,便于接穗芽更快更好地生長。
1.6? ?樹木定植
核桃樹的定植工作在冬季開展較好,可分為以下幾點:第一,將生長狀態良好的幼苗放在填好土的穴中。期間應重視苗木根系是否舒展,以及覆蓋的土壤是否在嫁接口之下。第二,保證定根水灌溉足夠之后再次進行澆灌,但不能超過核桃樹對水分的需要,避免其受澇,最大限度地提升核桃成活率[2]。
1.7? ?后期撫育
進行核桃樹的后期撫育工作時,應對其進行定期修剪管理和施肥工作。
較常見的核桃樹型有主干型和自然型兩種。處于幼齡階段的核桃樹干生長能力強、枝芽頂端優勢明顯,需修剪為主干型。樹型修剪不應受到局限,需結合樹木生長的實際情況、樹木品種、生長地區條件,選擇適合其生長的形態。選擇秋季修剪,可以很好地避免傷流的現象出現,秋季傷口愈合速度比其他季節快一些。無果的幼樹可選擇在8月下旬開展修剪工作,成年樹木選擇在果實采摘后、春季樹木未萌芽前進行修剪。
核桃樹的體態很大且樹木壽命長,生長過程中缺少養分會嚴重影響果實質量和產量。應重點在3個時期內進行施肥工作:第一,萌芽期。此期需要汲取土壤中大量的營養成分,如鉀、磷、鈣等。需根據樹木的生長情況進行施肥,期間需注意施肥量,避免出現量過多而燒壞樹根的情況。第二,花期。花期過后核桃樹進入快速生長階段,需要更加充足的養分,保證其結果質量。第三,硬核期。最后階段的施肥工作與核桃產量有著緊密的聯系,做好此項工作核桃質量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變,為種植戶帶來更多的收益。
2? ?核桃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加強監測
使用各項防治技術之前,應充分掌握好病蟲害的發生情況,只有這樣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當的防治技術。針對不便于開展實時監測的地區,可借助當前的先進技術進行機械化監測工作。例如,無人機技術也可以應用在核桃樹的病蟲害監測工作中。工作人員操作無人機進行拍照、攝影及掃描工作,可以進一步了解當下病蟲害的發展趨勢和流行程度。了解當前形勢和規律后,可進行相關情況的播報工作,使周圍的核桃種植戶對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增加重視程度,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全方位防止病蟲害的大面積擴散。針對現存的病蟲害類型,需采取不同的措施進行相關防治工作。
2.2?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方式就是利用各類害蟲的特性進行相關防治工作,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結合實際情況,針對部分活動性不是很強的幼蟲,可采取人工捕殺的方式。第二,對于具有趨光性的害蟲,可以進行燈光誘殺。第三,部分害蟲具有趨化性,可在病蟲害嚴重區域放置毒餌進行誘殺。第四,某些害蟲對黃色具有追逐的特質,可懸掛黃色粘蟲板、黃色捕蟲膜及機油板誘殺或者趨避害蟲。第五,使用先進的消毒設備進行土壤消毒,也可以獲得防治害蟲的效果。
2.3? ?農業防治
在施肥期間加入一定量的過磷酸鈣和肥料,可一定程度上減小病蟲害的侵擾,并定期對田地進行管理,增強對病蟲害的防治效果。成年核桃樹的開花期、幼果期及采果后的一段時間均需要采取農業防治技術,并結合施肥、清理田間落葉及修剪病枝的方式控制病蟲害。例如核桃霜點病,在發病初期應及時進行病枝修剪、落葉清理工作,在生長時期,應結合鉀肥的施加,增強防治效果[3]。
2.4? ?生態防治
傳統形式的化學試劑防治技術會對周圍植物、土壤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為減輕化學防治帶來的危害,應倡導無污染的生態防治方式。將傳統藥劑防治技術轉變為生態防治方式,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桃病蟲害防治技術,如減少操作環節中的藥物使用量,進行病蟲害防治時保護害蟲天敵。其在充分實現生物多樣性的同時,保護當地生態環境,實現病蟲害的全面治理。同時,各地區相關部門應積極開展對種植人員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其轉變傳統的藥物防治理念,推廣全新的生態防治先進技術。
2.5? ?常見病蟲害
2.5.1? ?核桃腐爛病
患病核桃樹將面對枝葉大規模死亡的現象,嚴重時整棵植株會面臨死亡的情況。該病菌主要為害成年苗木的枝干,使其表面形成病斑,幼樹主干形成黑色小斑點,沿著樹干縱向發展。
主要防治方法有以下幾種:第一,加強栽培管理。根據實際情況對土壤進行改良,只有土壤質量好,才能更好地促進核桃樹枝條發育。結合樹木生長情況,通過施加肥料、合理地修剪枝干,全面提升抗病能力。第二,患病早期可以采取刮治病斑的方式實現病害的防治。樹木生長期若發現病斑,可及時進行刮治,之后使用福美胂試劑均勻地噴灑在樹木表面。第三,樹干涂白防凍。日照時間較長的地區,為避免此類病害為害次年的樹木,可在冬季進行樹干涂白。
2.5.2? ?核桃舉肢蛾
核桃舉肢蛾屬鱗翅目舉肢蛾科,早期以幼蟲蛀入核桃果實內部為害,隨后伴隨害蟲的生長,受害的果皮發黑并伴隨凹陷,其子葉發育不良且干縮。部分害蟲蛀食果柄間維管束,引起早期落果現象,對核桃產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晚秋或者早春時期進行土壤深翻工作。將冬蟲繭破壞,可消滅部分幼蟲或成蟲羽化后無法破土。第二,地面噴藥。發生少量成蟲羽化時,應在地面噴灑辛硫磷乳油或者敵馬粉劑,毒殺出土害蟲。第三,蟲害較輕的樹,可將受害果實摘下統一處理,該方法可減輕下一代害蟲密度。
3? ?結語
綜上所述,核桃是市場需求量較大的作物之一。全面提升核桃產量,可促進我國種植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效帶動地方經濟,現階段依舊需要對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加大研究力度。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使用正確技術,使核桃種植戶產生更大的收益,促進核桃種植事業獲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參考文獻:
[ 1 ] 董耀斌.核桃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方法[J].花卉,2020(4):248-249.
[ 2 ] 楊秀昕.核桃育苗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20(5):15-16.
[ 3 ] 張喜榮.淺談核桃樹的病蟲害防治措施[J].新農民,202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