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柳
摘? ? 要:南京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近年來柳樹天牛為害嚴重,經過多年的繁殖擴散,致使校園內所有柳樹受其為害,許多柳樹因此樹木枯死、樹枝折斷。對仙林校區天牛蟲害專項治理方案(包括種類調查、為害特點、為害原因及防治措施等)進行了介紹,以期為南京地區柳樹天牛蟲害治理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南京中醫藥大學;柳樹;天牛;危害現狀;防治措施
文章編號: 1005-2690(2021)03-0047-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 S763.3? ? ? ?文獻標志碼: B
南京中醫藥大學仙林校區于2002年建設完成,占地面積約80 hm2。建設時因柳樹易成活、生長快、綠期長,被選為綠化樹種大量種植。一排排綠柳成蔭,給校園增添了幽靜的色彩。但自2006年柳樹上開始出現天牛為害現象,且呈逐年嚴重趨勢,截至目前校園內受害株率已達100%。被天牛危害的柳樹千瘡百孔,從蛀道內排出的大量蟲糞堆積在樹干基部,嚴重降低了柳樹的觀賞價值,并且每年均發生樹木枯死、樹枝風折的現象,產生了一定的安全隱患。為此,學校針對柳樹天牛蟲害開展了專項治理工作。
1? ?為害天牛形態特征
通過觀察成蟲形態特征,發現主要有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兩種天牛在柳樹不同部位為害。
光肩星天牛成蟲喜食寄主植物的葉柄、葉片和嫩枝皮層,嫩枝受害后枯死,幼蟲蛀食寄主的側枝、主枝、主干的木質部。星天牛成蟲喜食寄主植物的嫩枝皮層,使枝梢枯死,幼蟲蛀食寄主的主干和樹干基部的木質部,下可蛀達根部。光肩星天牛成蟲雌體長22~35 mm,寬8~12 mm;雄體長20~29 mm,寬7~10 mm,亮黑色。頭比前胸略小,觸角12節,第一節端部膨大,第2節最小,第3節最長,以后各節逐漸短小。前胸兩側各有一刺狀突起,鞘翅上有白色絨毛組成的大小不同的斑紋20個左右,鞘翅基本光滑無小突起。身體腹面、腿節、脛節中部及跗節背面均生有藍灰色絨毛。卵長橢圓形,兩端略彎曲,長5.5~7 mm,乳白色,將孵化時變為黃色。幼蟲長50 mm,頭寬5 mm,新孵化出的幼蟲為乳白色,老熟幼蟲呈淺黃色,頭部褐色,前端為黑褐色。蛹長30~35 mm,寬10~11 mm,乳白色或黃白色,附肢顏色較淺,觸角前端卷曲成環形。
星天牛成蟲形態特征與光肩星天牛類似,區別是鞘翅基本具黑色顆粒狀突起。卵長5~6 mm,長橢圓形,乳白色,將孵化時變為黃色。幼蟲形態特征與光肩星天牛相似,區別是老熟幼蟲前胸背板前方有2塊黃褐色飛鳥行斑紋,后方有一塊略微隆起的黃褐色“凸”字形斑紋。
2? ?為害天牛生物學特征
光肩星天牛1年1代或2年1代,以卵或幼蟲形式越冬。越冬幼蟲次年3月下旬開始活動取食,4月底開始在蛀道上方做蛹室化蛹,6月為化蛹盛期。成蟲羽化后可在蛹室停留6~15 d,然后在侵入孔上方咬出直徑約10 mm的羽化孔飛出。6—7月為光肩星天牛羽化盛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雌蟲開始產卵,卵期約11 d;在9—10月產的卵翌年才能孵化,有的卵孵化后,幼蟲在卵殼內越冬。
光肩星成蟲白天活動,飛翔力弱,以8:00~12:00 AM最為活躍。陰天棲于樹冠,33 ℃以上時靜止于陰涼處,取食葉柄、葉片和直徑18 mm以下的嫩枝皮層補充營養,嫩枝受害后易受風折或枯死。羽化后的成蟲立即飛到嫩枝皮層取食,補充營養后2~3 d即可進行交尾產卵,雌蟲產卵前先咬刻一直徑約1 cm的橢圓形槽,每槽產卵1顆,產卵后會分泌膠狀物堵塞刻槽,每頭成蟲平均產卵30顆左右。幼蟲孵出后先取食周邊的韌皮部,并從蟲孔排出褐色糞便;2齡幼蟲開始向旁側取食樹皮并向內取食木質部,同時從蟲孔排出褐色糞便及蛀屑;3齡后幼蟲開始蛀入木質部,此時有白色木絲排出。取食的過程中,蛀道隨蟲體的增大而擴大,寬可達15 cm。
星天牛一般1年1代,少有2年1代。以幼蟲形式越冬,越冬幼蟲在次年3月份氣溫回升時開始活動取食。4月上旬開始化蛹,蛹期25 d左右。4月下旬或5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6月為羽化盛期,羽化期很長,至8月下旬仍有羽化發生。
成蟲羽化后飛到寄主嫩枝皮層取食皮層和葉片,以補充營養,造成枯枝。補充營養后交尾,然后刻“T”或“L”形槽產卵,卵多產于樹干基部以上7~10 cm,產卵處樹皮會開裂、凸起。5—8月均有產卵發生,卵期15 d左右。幼蟲孵出后先取食周邊韌皮部,樹表皮有褐色排泄物出現。經1~2個月后開始向木質部取食,并逐漸蛀向根部,過程中有木絲狀蛀屑從產卵孔排出。11月份幼蟲停止進食,在樹體內越冬。
3? ?蟲害產生原因分析
首先,天牛的飛行能力弱,飛行距離較短,自行擴散的能力非常有限,但可以隨著工程建設中苗木的人為調運而遠距離擴散。新校區建設時期,為使景觀效果盡快顯現,忽視了對觀賞苗木病蟲害的檢疫工作,有的苗木沒有經過檢驗檢疫就被倉促用于綠化建設中,增加了苗木攜帶天牛傳播的可能性。其次,天牛屬蛀干型害蟲且生命周期長,早期往往不易引起注意,為害極具隱蔽性,一旦蟲害暴發,蟲口已達到一定規模,形成種群生態穩定性,不易通過強度防治措施徹底消除蟲害。再加上后期養護管理粗放,發現蟲害后未及時采取科學有力的防治措施,常防常控,導致蟲害日益發展。以上因素造成了目前柳樹天牛蟲害嚴重的現狀。
4? ?蟲害防治措施
在了解天牛生物學特征的基礎上,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措施,從人工物理、化學藥劑、園林技術措施等方面做好防治工作,才能夠有效地控制天牛危害,達到保護柳樹的景觀效果。
4.1? ?人工物理防治
天牛蟲害治理應重點抓好成蟲期和初齡幼蟲期的防治。成蟲羽化期組織人工進行捕殺。當氣溫高于35 ℃時,天牛活動力減弱,更加容易捕捉。成蟲產卵盛期錘擊產卵刻槽或刮除卵塊,殺死其中的卵和幼蟲。在天牛幼蟲尚未蛀入木質部或僅在木質部表層為害,或蛀道不深時,可用鋼絲勾殺幼蟲。
4.2? ?藥劑防治
根據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學特征,不同時期需要采取不同的藥劑防治措施。一般3月下旬開始除治天牛越冬幼蟲。通過觀察樹下蟲糞位置,尋找樹上天牛蟲孔所在,用刀將蟲孔周圍樹皮割開,在天牛蛀洞內插入磷化鋁毒簽或者塞入比例40%的二硫代磷酸酯(N-甲基氨基甲酰甲基)50倍液浸泡過的棉球,然后用混拌過多菌靈的黃泥封住洞口,以便樹木快速恢復和防止內部藥性的揮發。常用的注干藥劑還包括氧化樂果、護樹寶、果樹寶等。6—9月捕殺成蟲和蟲卵,由于天牛幼蟲滅殺費工費時,噴藥滅殺成蟲是天牛防治的關鍵環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天牛成蟲出現后即可噴“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劑滅殺成蟲,由于雨水沖刷藥物和藥效期的限制,每7~10 d噴打一次,保證殺蟲效果。同時在樹干2 m以下涂白或纏草繩,防止天牛成蟲產卵,涂白劑的配方為石灰10 kg+硫黃1 kg+食鹽10 g+水30 kg。9月上旬當年幼蟲新孵化還未進入到柳樹枝干的木質部,此時采取噴藥滅殺可取得較好效果,可通過觀察柳樹枝上蟲孔有無幼蟲侵害分泌的黏液來確定幼蟲位置。藥劑可選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或者50%殺螟松乳油200~300倍液,噴打的重點為粗度在 2 cm 以上柳樹的樹枝和樹干,7 d一次,連續噴3~4次。
4.3? ?園林技術措施
綠化養護的過程中注意加強柳樹肥水的養護管理,以增強柳樹抵抗力。由冬季修剪改為夏季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可以提高樹皮溫度,降低相對濕度,改變卵孵化的條件,提高初孵幼蟲的自然死亡率[1]。修剪下的枝條要集中銷毀,徹底消除病蟲源。在光肩星天牛產卵期間及時施肥澆水,促使樹木旺盛生長,也可使刻槽內的卵和初孵幼蟲大量死亡。對蟲害嚴重已經導致樹勢較弱的柳樹,可以采取截頭保干的措施對樹木進行復壯[2]。對截頭保干后的病株,要嚴格檢查蟲孔情況,利用藥物對天牛進行徹底滅殺,同時加強樹木的肥水管理,以盡快恢復樹勢。
4.4? ?保護和利用天敵
啄木鳥是天牛的天敵,可在柳樹上設置人工鳥巢招引啄木鳥定居,對光肩星天牛和星天牛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經查閱文獻,花絨寄甲可寄生星天牛等大型天牛的幼蟲和蛹,也是控制該類天牛的有效天敵[3]。
4.5? ?加強新栽苗木檢疫
校園綠化建設時嚴格把關,新栽苗木進場必須要有苗木檢疫手續,同時注重檢驗是否有天牛的卵、入侵孔、羽化孔、蟲癭、蟲道和活蟲體等,不栽帶蟲苗木。
5? ?結論
天牛繁殖力強,危害大,又極具隱蔽性,一旦發展到嚴重的程度,徹底消滅蟲害就幾乎難以實現。在綠化養護過程中,要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長防長控”的原則,定期對樹木進行檢查,發現新受害的樹木要及時治療,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把蟲害消滅在萌芽狀態。
參考文獻:
[ 1 ] 武三安.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7.
[ 2 ] 鄧福海.南京市綠色通道柳樹天牛為害現狀及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3(9):81-82.
[ 3 ] 劉皎華,朱振,姜嫄,等.常州市垂柳三種天牛的無公害防治技術試驗[J].中國森林病蟲,2019(6):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