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劉怡仙
?上接第8版
此前,這家康復機構已多次被拒,輾轉好幾個學校。在康復機構看來,也可以理解學校的顧慮,“畢竟是家長請來的陌生人進入校園,學校也有安全管理的要求”。
陳蕓孩子所在的學校曾在更換校長后,要求孩子獨立上學,“(如果有什么問題)相信老師可以解決”,但陳蕓知道沒有“影子老師”,孩子不足以應對學校生活,只好選擇轉學。
2017年,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正式啟動全納教育項目,期望推動特殊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幾年來聯合教育局、學校和家長共同實踐,他們發現融合教育從教育部門的政策、資金投入到學校的硬件改善都有明顯改善,但最困難的是“軟件”。
壹基金海洋天堂計劃項目負責人任少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學校還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機制保障,“學生入校后,是否有專業的特教老師,是否有專業力量進行引導和支持。”
普通學校臨聘“影子老師”
基于目前的融合教育現狀,2021年3月,政協委員邰麗華在其提案中建議,明確“影子老師”(特教助理)的身份,鼓勵普通學校根據需要臨聘特教助理人員。許家成也建議,需要規范“影子老師”(特教助理)的管理,允許其持證上崗。
2017年,許家成在洛杉磯考察時,曾看到一個班級里坐著7個成年人,包括普通老師、特教老師、治療師以及四位特教助理,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許是國內發展融合教育的新思路之一”,許家成認為邰麗華的提案頗具價值,目前特教師資緊缺,而特教助理的培養要求相對較低,“影子老師”或能成為融合教育的有力補充。
許家成建議,“影子老師”(特教助理)的培養可以分三方面:一是康復醫療專業的學生在實習期進入普校,擔任“影子老師”;二是開設三年專科層次的“影子老師”專業;三是通過短期培訓、繼續教育制度等方式。
李紅從實踐中提出一個設想,她發現在北京一些規模較大的學校,如北京義莊的某所小學每個年級有10-14個班,其中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有50-80人。如果能有多位“影子老師”入校,資源教室里也配備一位資源教師,對接特教助理、康復訓練師、心理咨詢師等,統籌管理能發揮更大作用。
李紅認為,這樣的操作并不會給學校增加太大負擔,畢竟依照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隨班就讀的殘障學生都有一筆生均公用經費,每年每人6000元的經費?!暗€沒用到刀刃上”,李紅說,據她調研,這筆生均經費的申請使用流程還不夠明晰,有些學校沒有具體落實。
“無論經費來源還是管理機制上都可以更加多元?!痹S家成建議。
而“影子老師”郭小英在幾年的工作中看到了變化。從二年級到五年級,郭小英對小源的輔助正在逐步撤出,每天形影不離,慢慢過渡到只需要主課支持。學校里的普通老師也越來越理解融合教育,如果遇到多動癥、閱讀障礙的孩子,他們也樂于向郭小英求教,“×××上課沒有狀態,是為什么呢?”
目前,小源所在的這所小學,一二年級每個班里都有一兩名殘障兒童,涵蓋多動癥、腦癱、自閉癥等多種類別障礙。2016年,郭小英進入學校前,只有家長陪讀,此后陸續有3名“影子老師”進校陪讀。
(應受訪者要求,小源、陳蕓、何艷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