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麗
(天水師范學院,甘肅 天水 741000)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提出我國教育的戰略主題:“堅持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綱要中明確指出,我國當代的教育要重在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精神等[1]。
在大的教育背景下,各學校展開課堂教學改革。但是一些教學改革措施一直沒有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盡心盡力地“表演”,學生安分守己地在臺下做“聽眾”。學生聽了多少,收獲了多少,是否學會學習,教師全然不知。這種忽視學生個性發展,輕視學生學習地位的教學,導致學生成了考試的機器,不懂思考,更談不上全面發展。而生本教育指出:一切的教育是為了學生,課堂要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挖掘與培養,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創造有文化底蘊的課堂。生本理念下的教育將重創當下一些乏味的課堂,特別是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由于初中學生學習心理的特殊性,將生本理念貫徹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基于生本理念對初中數學教學策略進行分析與總結就非常有必要。
生本教育理念是由華南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書中提出,這是郭思樂教授對當代基礎教育提出的一種大膽的改革創新,書中提出“教育不是控制生命,而是要激揚生命”,他從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等幾個方向闡述了生本教育理念的理論,主張“小立課程,大作功夫”“先學后教,不教而教”的方法論以及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相關管理方法與評價原則[2]。
“生本課堂教學”關注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其本質是“依托生命的本能,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課堂教學”,一般包括以下四個環節:前置作業預習、小組合作學習、班級展示分享、教師總結評價[3]。這四個環節連貫自然,環環相扣,是一個民主、自由的課堂。
下面以《用字母表示數(一)》為例,展示生本理念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片段:
1.想一想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學過哪些公式定理?能否把你想到的或者通過翻閱小學課本找到的列舉出來。(例如: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看誰找的越準確越多。
2.測得一種樹苗高度與樹苗生長年數有關,數據,見表1(樹苗原高100cm):

表1
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思考,前四年樹苗高度變化和年數有什么樣的數量關系?假如每一年的變化與年數保持上述關系,你能否通過預習,嘗試用式子表示生長了n年之后樹苗的高度?
3.嘗試著找出生活中能用字母表示數字的例子,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設計意圖:自主回顧,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和認知基礎。
師:2006年7月我國青藏鐵路正式建成通車,青藏鐵路是世界上路線最長、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它的建成,實現了好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愿望(結合圖片說明)。
在青藏鐵路的路線上,格爾木和拉薩兩個站的中間有一段長長的凍土地帶,假設列車以100km/h的行駛速度在這個凍土地帶行駛,快速回答問題:
2小時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3小時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t小時呢?
同學們都很不錯,根據路程等于速度乘于時間可以得到t小時行駛了100t千米,相信大家都有做相關的預習,這個100t是用了字母來代替數字的一個式子,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用字母表示數了,下面同學們根據前置作業以及以下的討論題目,開始小組合作吧。
設計意圖:用青藏高原鐵路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同時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1.上面青藏鐵路的題目中,用t來表示時間有哪些實際的意義,小組內討論一下,若用v表示平均速度,這趟列車行駛的路程是多少?
(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理解字母t可以像數字一樣參與運算,可以比較簡明的表示行駛路程、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同時注意學生的書寫規范情況)
2.回顧以前所學知識,你還能舉出用字母表示數的例子嗎,結合自己做的前置作業相互分享一下。
3.分析數量關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結果。
(1)蘋果每千克p元,若按照8折出售,現價是多少?
(2)用式子表示數n的相反數。
(3)一條河的水流速度是2.5km/h,船在靜水中的速度是y km/h,順水航行的速度和逆水航行的速度是多少(求法參考課本中的公式)?
4.將你前置作業所列舉的公式在小組內互相分享,說說用字母表示數有什么意義,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關系有什么意義?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意義,理解用含有字母的式子來表示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必要性、簡潔性和一般性。)
5.嘗試給10x、30a+5、5x+6y賦予實際的意義,互相分享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嘗試著解決實際問題,自主總結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總結能力,體會用字母表示數的簡潔性和一般性。
學生展示小組學習成果。給學生提供在講臺自我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快樂學習,造就數學課堂的無限精彩。
1.根據學生的展示,以及對知識點的把握情況進行補充和歸納。
2.引導學生自我評價,相互評價。
在前置作業中,關注學生的數學認知結構。其實這也是學生進行課前復習的一種方式。學生通過課前預習,了解下一節課中將要學習哪些數學知識,在預習中,培養善于思考的思維習慣。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學習,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疑惑上,這也體現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例如,在“探索平行線的性質”教學前,學生通過預習,思考生活中關于“平行”的例子,愉快進入課堂中。
數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在這個整體中,有數學知識的關聯性,有數學思想方法的統一性,有數學思維的連貫性。關注數學知識的整體性有利于學生體會某部分數學知識學習必要性和合理性。在思想方法的學習中,有助于學生借助相同的數學思想方法分析、解決問題。在實際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導入環節的設置上復習相關的數學知識,啟發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思考和把握。在課堂結束之際,可以通過回顧板書內容,在適當的時候揭示數學思想方法。例如,在“絕對值”概念教學中,通過復習實數的分類,使學生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在知識總結環節,回顧絕對值概念形成過程中,揭示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應當是一個積極的知識的發現者、探究者。教師要適當創設一些讓學生能夠獨立探究的課堂環境,讓學生主動構建數學知識。問題情景的創設也是數學化教學的一種方式,通過問題情景,啟發學生思考,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情景中,潛移默化地收獲知識,在問題解決中快樂接受知識。例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復習課中,通過創設“打碎的三角形玻璃”的問題情景,引發學生思考,尋找問題情景的本質:判斷三角形全等需要什么條件。
在情景中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引發學生的獨立思考,是課堂教學策略中一個注重強調學生學習主體地位的好方式。既順利引入了課題,也不會讓學生感到突兀。總而言之,數學課堂的教學必須實現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融合,才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使我快樂”。
計算機輔助教學既可以提高教師教的效率,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的發生過程對提高學生數學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二次函數的圖像”教學中,通過信息技術讓學生通過數形結合直觀感受不同系數下函數圖像的變化規律。
生本課堂理念中,關注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那么,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開展課堂討論,通過數學語言的表達,使學生在交流中鑒別,在比較中收獲數學知識。數學語言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文字語言即自然語言,是學生常用的數學語言;符號語言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圖形語言有利于培養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例如,在“直角三角形的性質”教學中,學生測量中線與斜邊的長度,在數量關系比較中展開課堂討論。這一教學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發展了學生小組合作的能力。
以上總結的教學策略是筆者基于生本理念的一些經驗之談。其實,生本教育理念在郭思樂教授提出至今,已經有許多實驗學校實施并取得豐厚的成果。這一教育理念蘊含的知識面、教育思想是極其龐大的,這些思想將有效地推動素質教育,改變我們對教學本質的理解,改變我們傳統的教育觀念。作為過渡時期的初中數學教學,“生本課堂”將極大推動學生各方面的發展,落實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生本教育是適合當代素質教育下的教育體制的,未來有望更多教育者能學習到更加全面系統的生本教育理念,更多學校推廣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更多課堂因為生本理念而得到成功,更多學生因為生本課堂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學生快樂的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