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冉 李 媛
(內蒙古師范大學,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美國針對校園欺凌方面的立法起步較早,并且一直在逐步完善,這不僅為美國學校在應對處理校園欺凌現象時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而且還提供了全面的策略指導。在對校園欺凌現象的預防方面,美國政府設立了官方的反校園欺凌網站以協調有關欺凌主題的政策、研究和交流。美國中小學通過開發反校園欺凌的安全課程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設立學校安全委員會以制定、實施和評估學校的反欺凌計劃,營造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以預防學生的欺凌行為。在對校園欺凌現象的應對方面,美國政府會向學校派駐校園警察或專門安保人員以維護校園秩序。美國中小學采取“零容忍”政策,不僅會嚴懲所有參與欺凌事件的人以矯正其欺凌行為,還會對被欺凌者和旁觀者采取疏導措施以增強其自信心和自我保護能力。作為研究校園欺凌現象最早的國家之一,美國在預防和應對校園欺凌問題上已卓有成效。
欺凌行為可能威脅到學生在學校的身心安全,并對他們的學習能力產生負面影響。解決欺凌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在欺凌發生之前將其制止。美國中小學采取了多種措施來提高學校的安全性并防止欺凌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開發課程
學校可以選擇正式實施的并且有依據的計劃或課程。美國中小學會開發針對欺凌行為的安全課程,對學生普及安全知識,提升孩子的安全意識和反欺凌能力。許多經過評估的針對欺凌行為的課程都是設計用于中小學的。選擇課程時需要考慮很多因素,包括學校的人口統計學,學校能力和資源。
2.開展活動
學校如果只是選擇正式的計劃讓學生了解關于防止欺凌的知識,可能事倍功半。所以美國中小學還在無形之中把防止欺凌的主題納入了課程和活動中。比如說,布置作業時可以利用互聯網或圖書館去查找欺凌類型、如何預防以及如何應對;開展關于制止欺凌的演講或角色扮演活動;組織關于欺凌話題的討論;鼓勵富有創意的寫作,例如說出一首反對欺凌行為的詩歌或一個故事,或者是短劇教給旁觀者如何幫助;制作藝術作品,例如關于尊重他人或欺凌行為的拼貼畫;在課堂上討論同伴關系等。
學校工作人員通過建立并執行的學校規則和政策來幫助防止欺凌行為,還會明確表述違反規則的后果。
1.規則和政策的類型
每個學校都有各具特色的規則和政策,它們也有著不同的目的。例如:學校的校訓確立了學校的愿景,每個學生都會致力于幫助學校實現這一共同目標,可以在校訓中加入反欺凌的倡議,提倡建立無歧視、暴力和欺凌的校園環境;《學生行為準則》描述了學校期望的積極行為。行為準則適用于所有人,既設定行為標準,又涵蓋了一系列預期的積極行為;學生權利法案包括學生在學校可以期待的積極事物,此在日常學校生活中可以得到利用,比如學生人權法案樣本中關于學生權利的表述:學生有權在一個安全友好的地方學習,受到尊重,得到有愛心的成年人的幫助和支持。
2.將規則和政策融入學校的文化
美國中小學在制定或更新學校規則和政策時,既確保學校規則和政策與州法律和學區規則和政策一致,又會請學校工作人員、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以使其對學生和學校教職員工有意義。學校讓學生在制定反欺凌規則中發揮作用,可以在幫助他們樹立自尊的同時,營造負責任的氛圍;父母的參與可以在家里增強這些效果;對學校工作人員進行有關執行學校規則和政策的培訓,給他們提供工具以便于他們持續適當地應對欺凌行為;將規則和政策納入學校日常的生活中,老師和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討論這些規則,學生可以互相追究責任;校長在年度“學校狀況”演講中報告規則的效果。
3.建立報告制度
美國中小學建立了明確的程序來報告違反規則的情況,以便在違反規則時給學生處置。報告系統有助于跟蹤單個事件和響應一段時間內的趨勢。建立報告系統也有一些技巧:營造輕松的報告氛圍,使人們很容易在容易做到的情況下進行報告;隨著時間推移和問題的出現,及時地維護報告程序;對報告保密,鼓勵學校教職員工和學生舉報違規行為,而不必擔心受到報復。
學校工作人員在防止欺凌和保護學生方面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他們的力量還是有限的,父母可以在防止學校欺凌中發揮作用。當父母參與解決方案時,學生會感到更加安全,以便專注于學習;父母可以減少對學生校園生活的擔心;老師和員工也可以專注于他們的工作。
學生家長會通過家長教師協會、志愿服務和學校改善活動為營造積極的學校氛圍做出貢獻。美國中小學工作人員讓父母了解情況,讓他們感到受歡迎,并將他們視為伙伴。學校會確定學校協調員,以支持家長和青少年的參與策略。
家長主要參與學校安全委員會(一小群人專注于學校安全問題),這是一種使父母和青年以及其他人參與預防欺凌行為的組織。在學校安全委員會中,父母不僅會分享家庭觀點,并讓其他父母參與委員會工作;也會參與到實際的工作當中,比如:計劃欺凌預防和干預計劃,設定可衡量和可實現的目標;制定、溝通和執行欺凌預防政策和規則;對社區進行反欺凌教育的宣傳,以確保每個人都了解問題以及制止反欺凌活動;評估學生是否遭受校園欺凌,并在必要時完善評估方案等等。
欺凌行為不僅僅發生在學校,當社區的力量和學校的力量聯合在一起時,可以有效防止欺凌行為的產生。美國中小學工作人員會與社區工作人員保持積極的聯系。因為社區工作人員可以幫助識別和支持被欺凌的孩子,改變欺負孩子的行為,并改變容忍在同齡群體、學校和社區中遭受欺凌行為的成年人和青少年的態度;社區工作人員還可以利用自己的獨特優勢和技能來防止在任何地方發生欺凌行為。
社區工作人員豐富了反欺凌工作的隊伍,他們不僅是反欺凌工作的積極參與者,他們還可以拉動企業、當地協會、社會團體等力量共同參與到反欺凌的工作中;他們清楚了解社區的實際情況,可以為校園反欺凌研究提供信息,包括社區存在哪些類型的欺凌,并討論開發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
學生步入知識的殿堂之后,學校成了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大部分欺凌現象也發生在學校之中。防治欺凌現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在欺凌現象發生之前制止它。但我國很多學校都沒有關于反欺凌的教育內容,正式的反欺凌課程更加缺乏。針對此現狀,學校要建立預防機制,開發正式的反欺凌校本課程,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生活環境,尤其是地處偏遠地區和特殊兒童的需要。反欺凌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要求有:課程目標要結合不同群體學生的特殊需求,體現出校本課程的理念;課程形式要多元化,比如開展活動、組織討論、藝術創作、布置作業等,給予兒童實踐體驗的機會;課程實施要結合區域特色,最大化地利用各種資源提升學生的反欺凌意識;課程評價要落實在學生的主體性上,學生能認識到欺凌行為的危害,具備應對欺凌現象的策略,自覺主動地抵制欺凌行為,共同創造無欺凌的校園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在學校中可能會隱藏自身的情緒,教師無法獲取學生的情感狀態信息,這時家庭中父母的作用變得尤為重要。一方面,學校要鼓勵家長直接參與學校的反欺凌工作,在學校安全委員會中,分享關于欺凌現象的認識,評估孩子是否受到欺凌以及受到欺凌的程度,提供關于如何杜絕欺凌現象發生的意見和建議,共同參與反欺凌政策和規則的制定,并對政策的實施進行監督和評估;另一方面,學校可以設置家長協會作為學校反欺凌工作的社會支持系統,通過成熟的協會成員申請系統、培訓計劃、考核流程、獎勵制度來吸收不同年齡階段、各專業領域的家長朋友加入協會,幫助他們制定協會目標與規則,使他們在熟悉學校反欺凌工作措施的基礎上利用自身有利資源協助學校對學生進行更好的反欺凌教育,并在學校年度工作報告中說明家長協會在學校反欺凌工作中做出的努力與取得的成就。
家長、學校和社區的三方聯動,能有效防止欺凌現象的發生。社區中也是欺凌現象發生的頻繁區域,在這里,沒有了老師的監督,家長的督促,很容易發生欺凌現象。如何預防?首先,學校要聯合社區成立一個獨立穩定的校區(學校與社區)反欺凌聯合工作小組,或在社區工作委員會下設反欺凌工作小組,小組成員既要包括學校安全委員會中熟悉學校反欺凌政策的老師,也要包括社區工作人員、家長代表以及關注欺凌現象的社會力量。其次,校區反欺凌聯合工作小組要了解自身所在社區學生的現實情況和思想動態,明確社區中存在哪些學校沒有的欺凌行為,分析其形成原因,討論制定社區反欺凌工作策略,配合學校反欺凌政策有步驟有計劃地去實施。然后校區反欺凌小組要定期召開會議,調查評估社區反欺凌工作的實施現狀和效果,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策略以便更好地開展社區反欺凌工作。此外,校區反欺凌工作聯合小組要有計劃地對社區人員進行長期的反欺凌宣傳,包括定期隨機入戶進行宣傳、在社區分發反欺凌工作手冊,定期舉行以反欺凌為主題的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等措施,帶動社區全體人員共同創造無欺凌的社區安全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