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為使公眾更清晰地了解相關情況,3月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國家郵政局、國家鐵路局、中國民用航空局相關負責人就熱點問題答記者問。公路方面,《規劃綱要》具體提出了哪些發展目標?明確了哪些重點任務?本刊對此作出集中梳理。
3月1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落實《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精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有關情況。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出席并作發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志清等一同出席并答記者問。
《規劃綱要》是我國第一個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中長期規劃綱要,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介紹,《規劃綱要》為我國交通運輸事業的發展明確了三個主要任務和細化實化的發展目標。
“在任務方面,一是要優化交通布局,構建70萬公里的交通網線,建設6軸、7廊、8通道主骨架,建設100個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完善面向全球的運輸網絡;二是推進各種運輸方式的融合發展,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和服務網絡、信息網絡的融合發展,推進各個區域間交通協調發展,還要推進交通運輸與旅游業、現代制造業、快遞物流業、現代物流業的融合發展。三是在高質量發展方面,推進安全發展、智慧發展、推進綠色發展,并提升交通運輸的治理水平?!崩钚※i表示。
在目標方面,《規劃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國際國內互聯互通、全國主要城市立體暢達、縣級節點有效覆蓋,支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
“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即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兩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則指的是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李小鵬指出,《規劃綱要》還提出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全面建成交通強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當好先行。
作為我國交通運輸業中長期發展的線路圖,《規劃綱要》所擘畫的未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總體布局情況如何?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什么樣的布局特點?
鏈接:
加快建設高效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
3類重點區域,主骨架實體線網里程29萬公里左右
4個“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8個“組群”:長江中游、山東半島、海峽西岸、中原地區、哈長、遼中南、北部灣、關中平原
9個“組團”: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山西中部、天山北坡、蘭西、寧夏沿黃、拉薩、喀什
6條主軸:京津冀-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京津冀-成渝、長三角-粵港澳、長三角-成渝、粵港澳-成渝
7條走廊:京哈、京藏、大陸橋、西部陸海、滬昆、成渝昆、廣昆
8條通道:綏滿、京延、延邊、福銀、二湛、川藏、湘桂、廈蓉
李小鵬表示,未來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將以鐵路為主干、公路為基礎,還要充分發揮民航和水運的比較優勢。預計到2035年,網線規模將達到70萬公里左右,其中鐵路20萬公里左右,公路46萬公里左右,高等級航道2.5萬公里左右,沿海的主要港口有27個,內河的主要港口36個,民用運輸機場400個左右,郵政快遞的樞紐80個左右。
“屆時,我國交通綜合立體網的主骨架將由‘6軸、7廊、8通道’組成。”李小鵬介紹,根據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重點區域的交通需求量等因素,重點區域將被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是4個“極”,即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除此之外,還有8個“組群”、9個“組團”。4個“極”之間要通過6條綜合性、立體化的主軸聯系起來,形成6軸。另外,“極”和“組團”“組群”之間有7條走廊,在“組群”與“組團”、“組團”和“組團”之間有8條通道,這就是“6軸、7廊、8通道”,是未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的主骨架。
此外,預計到2035年,除了4個“極”要建設4個國際性的樞紐集群外,我國還要建設20個左右國際性的樞紐城市和80個左右全國性的樞紐城市,進而構成大約100個綜合立體交通樞紐。
安全、便捷的道路出行環境是人民群眾對于交通運輸行業的美好期待。根據《規劃綱要》,未來我國綜合立體交通網,尤其是公路方面將有哪些新變化?
《規劃綱要》指出,未來將按照4個極、8個組群、9個組團之間的交通聯系強度,打造由主軸、走廊、通道組成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其實體線網里程為29萬公里左右。其中,國家高速公路6.1萬公里、普通國道7.2萬公里。
在路網方面,據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志清介紹,未來國家高速公路網規模規劃16萬公里左右,由7條首都放射線、11條縱線、18條橫線及若干條地區環線、都市圈環線、城市繞城環線、聯絡線、并行線組成;普通國道的網絡規模規劃在30萬公里左右,由12條首都放射線、47條縱線、60條橫線以及若干聯絡線組成。建成以后,國家高速公路將連接所有地級以上行政中心和城區人口超過10萬人的市縣,將直接服務全國90%的縣級行政區;普通國道將連接全國所有縣級以上的行政區以及沿邊公路口岸,服務覆蓋全國所有的人口,除部分邊遠地區以外,基本實現全國縣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國道、30分鐘上高速公路、60分鐘上鐵路。
推進各種運輸方式統籌融合發展
1.推動鐵路、公路等線性基礎設施的線位統籌和斷面空間整合;
2.加強城市周邊區域公路與城市道路高效對接;
3.加強鐵路、公路客運樞紐及機場與城市公交網絡系統有機整合。
推進區域交通運輸協調發展
1.完善城市群快速公路網絡;
2.統籌規劃地方高速公路網,加強與國道、農村公路以及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協調,構建功能明確、布局合理、規模適當的省道網;
3.加快推動鄉村交通基礎設施提檔升級,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實現城鄉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管護。
推進交通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完善公路沿線、服務區、客運樞紐、郵輪游輪游艇碼頭等旅游服務設施功能。
推進智慧發展
推動公路路網管理和出行信息服務智能化,完善道路交通監控設備及配套網絡。